学习力
中华讲师网提供 讲师大数据 | 独家
关键词 学习力
平均课酬 24843
讲师 37
视频 9
课程 39
授课见证 105

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个人的学习力,不仅包含它的知识总量,即个人学习内容的宽广程度和组织与个人的开放程度;也包含它的知识质量,即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还包含它的学习流量,即学习的速度及吸纳和扩充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它的知识增量,即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程度。

  组织学习力是人们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能直接转化为创新成果。它倡导团队学习比个人学习更重要,团队具有整体搭配的学习能力,团体内信息和知识自由流动,高度共享,团队学习既是团队成员 相互沟通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也是团队成员寻求共识和统一行动的过程,从而也是产生团队的“创造性张力”的过程。

学习力是本质

  学习力是本质的竞争力。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上个世纪60年代,被《财富》杂志列为世界500强的大公司,堪称全球竞争力最强的企业。然而,1970年的500强到80年代三分之一销声匿迹,到上世纪末更是所剩无几了。这一方面反映了风起云涌的新科技革命和新经济的产生迅速切换或淘汰传统产业的大趋势,但同时也反映出这些大企业不善于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的节拍而被时代抛弃的必然。实践证明,企业凡通过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团体学习等提高学习的修炼,都能在原有基础上重焕活力,再铸辉煌。

  美国的微软、日本的松下是这样,我国山东的莱钢、青岛的海尔也是这样。

  其成功奥秘在于:一是能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学到新知识,获得新信息;二是组织的员工尤其是领导层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三是加强"组织学习",形成具有特色的组织文化,集思广益,获得最大成效;四是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把学习到的新知识、新信息用于企业变革与创新,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要。

管理学领域的学习力

  “学习力”一词,是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中的核心理念,最早源于彼德·圣吉的导师——美国人弗瑞斯特于196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描述未来组织的理想形态,这也是圣吉五项修炼模型的重要思想雏形。

  其实,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提出时间早于企业再造理论,但是,它的应用却要晚一些。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推广是因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企业再造理论在实践中纷纷失败。与它们相反的是,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使当今很多著名企业重新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比如,在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80%都采用了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

  所以,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作用来看,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都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国家管理中。新加坡和欧盟都是这方面的典型。

  新加坡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与它的国家管理理论是分不开的。新加坡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学习型的国家,将自己的政府建设成学习型的政府;而欧盟在1998年就已经提倡将欧盟各国都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社会。新加坡的200多个企业经常各自组织起来,通过阅读和讨论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而欧盟则明文要求一个合格的欧盟公民至少要懂三国语言。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同样能为企业的成功提供动力。

  美国微软公司的股票市值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股票市值的总和,这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创建学习型企业理论的实施。

  如今学习型组织理论已经延伸到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学校等各个领域,学习型组织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教育学领域的学习力

  学习力自1965年随着学习型组织的提出缘起于管理领域,后被迁移到教育领域,主要研究教学中如何构建学习者的学习力以促其有效终身学习。因为学习力理论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领域,国外植根教育领域的学习力研究并不多,从全球范围来看,教育领域的学习力教育研究都尚处于初级阶段。

  国内最早在教育领域进行学习力教育系统研究的是著名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目前已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系统的教育领域学习力教育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他创立的学习力“六要素说”,认学习力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动力、时间管理、学习习惯、学习心智(情商管理)、学习意志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善,都会促进学习能力的改善和提升。学习力“六要素说”相较于原先的“四要素说”和“七要素说”理论,更倾向于实践性和可实施性,把学习力教育理论朝应用领域大大推进了一步。

  根据调查,刚入学的五六岁儿童,约有82%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有自信,而当他们16岁时,这一百分比急降为18%。五分之四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在重新面对学习时会有无力感。为什么呢?——是没有学会学习!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埃德加•沙因(世界著名未来学家)

  复旦大学生原校长杨家福教授曾说,一个大学生在毕业离开大学的那天里,他在这四年里所学的知识有50%已经过时。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知识创造与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类知识总量翻番所需要的时间已从过去的100年、20年、10年缩短到目前的3年左右。有人预计,在50年后人类所拥有的知识总量中,现存知识只占其中的1%。换句话说,在未来的50年中我们所用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新知识。因此,个人社会竞争力的高底不仅仅取决于你现在掌握了多少知识,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和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今天知识折旧速度加快。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使知识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变得很快。大部分的知识可以复制。拥有某种知识的优势会迅速失去。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所以未来个人学习力将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

学习能力的特征

  学习能力有几个重要特征:

  (1)自主性,是指个体生命自觉、自愿地去学习,而不是被迫去学习;

  (2)能动性,是生命主体积极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而不是对知识、信息简单地吸收。同时还要会消化,要善于转化成生命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能量。

  (3)创造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推陈出新、吐故纳新、融会贯通,是为了创新和创造,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那种现状。

学习力的构成要素

  因研究的视角不一,导致各学者对其构成要素的说法不一,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1.“四要素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Guy Claxton教授(2002)首先提出了学习力构建的四个要素,即通过四种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四种力量“4R”:顺应/顺应力(resilient/resilience)、策应/策应力(resourceful/Resourcefulness)、反省/反省力(Reflective/Reflection)、互惠/互惠力(reciprocal/Relationships)。

  2.“七要素说”。英国 ELLI项目以Guy Claxton教授的开拓性研究为基础,后经过深层次研究丰富了学习力的构建要素,并在语言表达上做了精确定义,它们分别是:变化和学习(Changing and Learning)、关键好奇心(Critical Curiosity)、意义形成(Meaning Making)、创造性(Creativity)、学习互惠(Learning Relationships)、策略意识(Strategic Awareness)、顺应力(Resilience);该项目认为七个要素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属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其中一个或者两个要素获得发展,其他要素及个体的学习力水平亦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3.“综合体说”。美国哈佛大学W. C. Kirby教授(2005)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丰富了学习力的内涵,并出版专著《学习力》,他认为学习力应该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一个综合体。此外,他提出:学习力还包括兴趣、好奇心和创造等非智力因素。

  4.“六要素说”。著名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提出了“六要素说”,他认学习力主要包括学习方法、学习动力、时间管理、学习习惯、学习心智(情商管理)、学习意志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善,都会促进学习能力的改善和提升。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