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所主持的行政会议听不到嘈杂的讨论时,当你提出的任何意见只换来一致的赞成时,当你宣布自由发言后发言总从你旁边的副总开始时,当你环顾四周却很少有人主动和你对视时,恐怕你要当心了,你的周围有可能充斥着虚假共识,而你却还以为这是你执行力的优势。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马斯洛的金字塔,而每个人在坐上金字塔的顶端时就难免忘了别人也需要能够一层一层的向上爬。在组织里,作为带头人的你也许并不能感受到太多的“幸福感”,但自我实现的满足却总是会在你置身于员工之中时得以显现,滋养着你的“权威感”。在引领中,权威是你必要的“宝座”,而“宝座”本身却也否定了“个人智慧的平等性”。
当你拥有“宝座”而真的“君临天下”时,你也同时把组织的“天下”重重的压在了你一个人的肩上。于是,支撑这“天下”的,便是你思维中倾斜的那一块秤砣,是你的欣赏减去你的忽略,是你“选择性的求证”与你的假设的吻合,是你对自身之“正确性”的那“殊途同归”的执着。而当这一切在你的组织文化中蔓延开来,“群体思维”也便有了“坚实的依托”。
你也许还会因此而自豪说:只要我说了,他们就无条件的去做。而无条件换来的结果,却未必是你想要的结果。
于是你开始埋怨是执行力出了问题,孰不知,其实是执行力的定义出了错。
执行力并不是执行命令的蛮力,而是完成目标的能力。
执行力并不是贯彻一个人的智慧,而是要激发每一个人的智慧。
执行力的基础并不是统一思维,而只是统一的理念。思维的差异,和个性的灵感才是执行力真正的“燃料”。
所以,当你听不到踊跃的发言,当你听不到不同的声音,你得到的“共识”便或许只是“虚假共识”,你得到的思维或许只是“群体思维”,而这些都恰恰不能让你得到日思夜想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