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戴旭讲师,戴旭联系方式,戴旭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戴旭:戴旭:三战联发,应对日本战略挑衅
2016-01-20 4931

由日本挑起的钓鱼岛危机,中日外交对峙已有时日,日本的狡诈多变展露无遗,说明日本此次挑起钓鱼岛危机不是一时冲动的短期行为,中国试图通过告诫的言行劝日本回心转意的做法很难奏效,应该丢掉“友好”幻想面对现实,把维护国权、捍卫地区和平当成最高利益,把对抗进行到底,直至胜利。


  一、日本对华国策从友好转向对抗
  这一次的钓鱼岛危机,最值得国人警醒的,就是暴露了日本的对华战略真面目。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到二战结束期间的国家发展,主要是靠吞噬中国的鲜血和肢体长肥的,甲午战争一役日本从中国敲诈的金钱就相当于日本财政收入的7倍。
  日本从1872年吞并琉球一直到1945年战败,七十多年中都是日本在主动地猎杀宰割中国,但日本却没有遭受过中国致命性的打击。
  它也攻击过苏(俄)和美国,但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被苏联和美国狠狠痛击,所以它牢牢地记住了苏(俄)、美是凶猛的熊、狮,不能招惹;
  而中国却如同一头牛一样,要么是步步退让,要么只是和善的道德说教和天真的和平诚意。所以,只要一有机会,日本就会趁机向中国索取好处。
  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一直随着美国的战略鼓点起舞。美国以中国为潜在对手,日本就做急先锋。美国与中国建交,日本也跑在前头,生怕被美国和中国联合边缘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日本由于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交,获得了丰厚的报偿——被免除天文数字般的战争赔款;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今天,日本看到美国在冷战中压倒了苏联,又看到美国在近二十年的战争中基本上征服了中东地区,就认为美国正在进行的以围堵中国为重点的战略东移,也能够重演当年美国对苏联的故事,从而急于从中分得一杯羹。
  伴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和空海一体战的启动,日本又激活了其内心吞噬弱者的快感记忆,它想借助美国的力量,梦想重现明治维新以来入侵中国的荣光时刻。
  故而,日本转而扮演围堵中国的急先锋,想从美国手上分到它在二战中失去的利益——琉球群岛、钓鱼岛、台湾,以及更多有形无形的地区霸业资产。
  这就是日本突然强力引爆钓鱼岛危机根本动因。
  事实上,日本为今天的钓鱼岛危机已经进行了长期的舆论和军事准备。日本的国防白皮书,把中国列为头号假想敌,日本自卫队与美军早就在进行着呢对中国军队的各类演习;日本国内政客持续不断地在历史问题上挑衅中国,日本有关部门在领土、领海划界问题上连续杯葛中国……钓鱼岛危机只是日本对华政策从量变到质变的反映,它标志着日本已放弃对华友好,选择了第二次脱亚的政策,全身心地投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体系(日本称海洋国家体系),准备跟随美国征服全球,帮美国管理亚洲的同时,也成为日本战略学者所说的“战斗的东亚的家长”,以韬光养晦壮大日本国体争衡世界,或至少保持日本国力世界第二的位置。

  日本今后对华只有虚与委蛇的外交敷衍,中国切不可单相思,长时间停留在劝诫日本回心转意上。而应该立即调整对日方略,以战略对抗的姿态,重塑中日关系。


  二、中国应对日本,须三战联发
  在前述背景下,中国要做的就是针锋相对的拿出有效的反制策略,以捍卫国权、维护区域和平。
  笔者认为,中国对日本首先要确立民族整体战和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日本既然是在国策层面上坚持与华为敌,就一定不会在短期内改弦更张,所以,期待日本“纠正当下错误,回到正确轨道上来”是不切实际的。日本只会步步为营,继续朝着恶化中日关系的方向发展。因此,中国必须确立全面、长期对抗的战略意识,才能阻遏日本右倾的进度。至于日本对中国伤害的程度,以及日本是否会停下反华的步伐,则完全取决于中国反制的方法和力度。
  在具体反制日本的策略层面,我认为有舆论战、经济战和军事战三种选择。以舆论战为表,以经济战为里,以军事战为备,三战联发,立体合力,最后达成国家心理战层面的胜利。
  当前应对日大打国际舆论战。舆论战,中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钓鱼岛问题的渊源固然在晚清,但国际法理的参证却紧连着二战。钓鱼岛危机揭开的正是“二战”的盖子,其本质是日本和美国违反《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的国际法问题。中国是二战战胜国,又是前述公告、宣言的重要参与者和当事国,理应以此为由头,在国际所有场合,放大这一话题。中国可以向国际法庭起诉美、日违反国际法问题。在钓鱼岛危机问题上,美国是主谋,日本是主犯,国际法面前,国国平等。伤口在中国身上,中国不能长期捂着自己疼,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谁是凶手。先不管国际法庭会如何宣判,至少,国际舆论会有一定的公论。
  中国还应该在学术上重新研讨日美遵守国际法的相关话题,在文化上复述相关话题。当年日本和德国犯下的是反人类罪,而不仅仅是战争罪;“二战”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对法西斯的胜利,不是哪一国自己的胜利。而今日中国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也不仅是中日两国的问题,而是值得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可惜中国最近涉及中日话题的电影大片,都只是满足于中日两国历史场景的机械再现,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反人类特质及其在现实中的复活很少涉及。这是不深刻、不全面的。今后中国文化界应加强这方面的文学、艺术创作,利用多媒体时代世界的互联性,以世界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重新认识日本当年的暴行和今天日本的危险倾向,在中国和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牢牢确定不许日本重演侵略历史的信念。
  不断有有识之士提出和俄罗斯、韩国“联合抗日”的问题。笔者认为,还可以在捍卫人类和平的共识下,和欧美乃至日本主持正义的人士,结成更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海外华侨有五千万,他们大都深爱着祖国,并且拥有着巨大的资源。这是中国进行国际舆论战的主力军之一。
  但是,仅仅舆论战是不可能让日本回心转意的。日本是一个缺乏哲学思维的民族,不会像德国一样,对自己的行为作深刻的反思;历史上日本也从来没有任何“守法”意识。任何纸质的东西,都不可能约束日本,而任何虚声恫喝甚至一般性的打击对日本都没有实际效果。因此有必要使日本为自己的言行,付出实质性的代价。所以,中国应有选择地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改革开放至今,中日经济胶着,而日本对中国的依赖更深。中国有欧洲的高科技产业,可以作为日本企业的替代;而日本却找不到第二个像中国一样的庞大国际市场。中国可以在稀土等战略物质方面,彻底切断对日本的输出,而日本并没有可以窒息中国经济和工业的战略王牌。诚然,经济战时一把双刃剑,但中国是战略自卫,迫不得已,因此,中国应有更大的决心使用这把剑。
  由于日本经常采取不可理喻、难以预测、十分固执的冒险做法,中国还必须随时做好军事准备,一旦遇到日本挑衅升级,中国就应该在判明性质和后果的情况下,果断实施自卫还击或者预防性打击。钓鱼岛危机爆发以来,美、俄都有军事专家推演中日钓鱼岛发展战争的情况,多以中方不利为最后结论。这是忽略中日钓鱼岛争端背后国家整体战略对抗实质的结果。中日之间如果爆发钓鱼岛战争,绝不会是平台对平台,也不会是系统对系统,而是国家对国家。中国绝不可能接受钓鱼岛战败的结局,而中国有着不止一张的最后抠底的王牌,日本却没有。中国可以以大战的部署,进行局部战争;以局部战争的准备,应对零星冲突。

  最大的可能是,当中国摆开了为捍卫神圣领土不惜全面大战的决心和意志,而一贯欺软怕硬的日本会换另一种“和平”姿态。二战前后的无数事实表明,在毁灭性的结局面前,它也是会恐惧、会求饶的。但中国不能被日本的缓兵之计所迷惑,意志要坚决。


  三、“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仍然适用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回击日本对抗,战争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还是为了和平。因此,在前述反制策略的背后,我们还应明确基本的斗争原则。新中国是在战争中诞生的,又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斗争中成长、成熟的。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留下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战略指导,今天我们仍可以用于对付日本。

  尽人皆知,中日斗争的背后是美国在操纵。在全球战略的棋盘上,日本只是美国的一颗棋子,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美国都是在指使、驱使日本为美国自己的战略目的服务。以眼下的钓鱼岛危机论,美国的长远动机,是让中日实力互相抵消,从而达到地区制衡,以利于美国控制、管理全球;从中期说,美国是要彻底粉碎排斥美国的“东亚共同体”,让亚洲无法团结;从近期说,美国是要激化、恶化中日关系,使中国实施中的货币互换,在中日之间无法实施。现在,中国已经与18国达成货币互换协议。美国最想阻止的是中日货币互换,以此巩固美元霸权地位;同时,美国还希望日本对中国实施战略牵制,以便于它集中力量军事解决叙利亚和伊朗问题。日本也想利用美国的战略东移,一是限制中国的发展,二是趁机实现自身松绑,进行全面武装。日本经济已经崛起,一旦完成军事转型,就将实现真正的独立,地区和平当然会受威胁,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在日本的地位将受到巨大冲击。故,只要不是中美直接战略摊牌,美国需要日本直接攻击中国,美国不会轻易给日本松绑。这既是中国需要把握的分寸,又是中国可以利用的因素。


  中日之争、中美之争都是百年之争,要有长远眼光和宽阔胸襟。且日、美都是十分强悍的老牌战略对手。中日虽然从友好转向敌对,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博弈的过程,距离双方全面决战特别是军事对决,时日尚远。中国的终极武器会让日本望洋兴叹,而中国整体的技术和工业形态又不足以让日本心服口服。除了随时准备全面威慑、局部痛击日本军事挑衅之外,中国仍应以发展自身真实实力为要务。中国应该将钓鱼岛危机作为磨刀石,在持久的博弈中,磨砺中华民族的心志,实现民族信仰的再塑造;海内外华人大团结局面的营造,国家经济结构的高技术化转型,等等国家现代化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建设工程。对于一个走向没落的国家和民族,与强敌对抗是覆灭的催化剂;对于一个走向复兴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敢于对抗并战胜强敌,则可以成为动力激发器和成功的新标杆。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