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艺,李文艺讲师,李文艺联系方式,李文艺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医养生、压力管理、心理励志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李文艺:再议三伏灸
2016-01-20 4830
初伏:7月13日-7月22日 
中伏:7月23日-8月1日
闰中伏 : 8月2日-8月11日 
末伏:8月12日-8月21日。 

三伏天,是天地和人体的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期间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非常适合调动旺盛的阳气将寒湿邪气排出体外。三伏灸是中医学里最具特色的伏天疗法,属于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因为治疗的时间是每年的三伏天,所以称为三伏灸。“天灸”是中医传统灸法中的一种,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这种方法是选用一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潮红充血,甚至起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间来做灸法呢?它的原理就是我们中医理论中的“冬病夏治”。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大都由于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加上冬天寒冷气候的刺激而发作。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充沛,热能温阳,阳能祛寒,另外,天气热,人体毛孔大开,药性容易渗透进去,三伏灸借助天时, 能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防止冬季复发。

三伏灸适应症:

  很多疾病都能用三伏灸的方法治疗,除了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外,还包括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阳虚寒凝范围的疾病。所谓的阳虚寒凝,主要是指有怕冷、鼻涕或痰液白而清稀、受寒后症状会明显加重等表现。

  三伏灸主要是在人体穴位上贴敷药物,因为很多药物都有刺激性,所以贴敷的穴位一般都是选择在背部。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的药物和穴位也不尽相同,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要“辨证”选穴、选药。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病的三伏灸法。

1、慢性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咳痰或气喘的症状出现在两年以上,每次发作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发作,春夏缓解。

  穴位:初伏取天突穴、大椎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育俞穴;

  中伏取双侧定喘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

  末伏取膻中穴、双侧百劳穴、命门穴、双侧肾俞穴。

  药物:白芥子、生甘遂、延胡各一份,细辛半份,烘干磨粉,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饼状,备用。

  具体操作:把做好的药饼放在上述穴位上,用30×30mm橡皮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病情轻重而定,15周岁以下和病情较轻的贴4~6小时,其他的贴6~8小时。从初伏的第1天开始贴,然后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各贴药1次。

2、哮喘:

  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表现。最典型的症状是呼气的时候很难受,发作性的时候有哮鸣音出现。严重的需要坐起来才能正常呼吸,经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哮喘容易在夜间及凌晨发作,秋冬寒冷的季节常常会病情加重。

  穴位:取大椎穴、双侧肺俞穴。

  药物: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等研末,治疗前1天用姜汁及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施灸。在穴位上放约2.5×3cm、厚约0.3cm的鲜生姜片,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调好的膏药贴到穴位上,一般贴4~24小时以后撕掉即可。

3、过敏性鼻炎:

  症状: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堵是最常见的四大症状。通常是突然和剧烈的打喷嚏;鼻痒,鼻涕多,但是经常是清鼻涕;鼻子不通气,还常伴眼睛发红、发痒以及流泪,甚至头晕、头痛等症状。

  穴位:初伏取双侧百劳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肓俞;

  中伏取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

  末伏取双侧大杼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肾腧穴。

  药物:甘遂、麻黄、细辛、半夏、麝香,各等分研成粉末,加新鲜的姜汁调匀,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膏药饼,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贴药,穴位按照上面的次序,每次贴药保留4h左右。

4、预防感冒:

  症状:平常体质虚弱,气候稍微变化或到寒冷季节极易感冒的人。

  穴位: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肺俞穴、双侧定喘穴、双侧膏肓俞穴。

  药物:生白芥子、细辛各1份,甘遂、玄胡各半份,烘干研成粉末,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0 cm,厚约0.5 cm大小的药饼,正中放少许麝香,备用。

  具体操作:将新鲜生姜切成5分硬币厚,2 cm×2 cm大小的姜片,放在大椎、风门穴上,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做好的药饼放在穴位上,用风湿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而定,15岁以下者贴4~6 小时,15岁以上者贴6~24小时,从初伏的第一天开始贴,中伏、末伏各贴药1次。

  以上这几种疾病是三伏灸中最常见的,其实,凡属于阳虚或者寒凝的疾病,都可以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来治疗。

三伏灸禁忌症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提醒大家,三伏灸虽然是解除“冬病”的捷径,可不是所有的病都适合用三伏灸的方法。现在很多医院和诊所都开展了三伏灸,吸引了大批的患者前来治疗,我们看到,有一些身体很壮、或是患有热性疾病的人也来“凑热闹”,作为一名医生,我有义务告诫大家,三伏灸不能包治百病,是有禁忌症的,不能盲目跟“贴”。

  那什么样的疾病不适合做三伏灸呢?应该说,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夏治”的方法,因为夏天是火热的季节,三伏灸选择的中药都属辛温大热的,热天用热药,无异于“火上浇油”。例如咳喘但是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法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或者阳盛,或者阴虚,总之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还有,皮肤娇嫩或有破损,以及少数极易过敏的患者也禁止用“三伏灸”,“三伏灸”又称“发泡灸”,药物贴敷之后会使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泡,就是皮肤正常的也要细心护理,否则容易引起局部感染。所有“三伏灸”虽然对小儿支气管炎、免疫力低引起的感冒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两岁以下的小儿由于皮肤娇嫩,为了您的孩子,还是“忍痛”放弃吧。

  另外,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人,也不能用“三伏灸”来治疗。因为药物贴敷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如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等,这些反应会加重心肺的负担,引起水肿、心慌、气急,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见,所以建议老年朋友们在选择冬病夏治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三伏灸的注意事项

  因为三伏灸使用的药物大多有刺激性,贴敷后常常会使皮肤起泡,所以在灸后的护理上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了。

  1、敷药前应先洗澡或清洗干净要贴敷的穴位;

  2、贴敷当天避免吹电风扇、空调,禁止洗澡;

  3、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患处,防止抓拍后感染;

  4、贴敷4~24小时后,局部如果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如果疼痛难忍,皮肤有水泡,涂烫伤膏或紫药水;如果水泡超过0.5cm,最好去贴敷的医院,让医生处理;

  5、贴敷24小时内不能晒太阳,要注意休息;

  6、贴敷后1个月内忌烟、酒,禁食生冷腥味及辛辣的食物。

  三伏来临,如果有上述阳虚寒凝疾病的人,不妨趁着这大好时机做做三伏灸,等到寒冬的时候就不必再受病痛的折磨了。但要注意,三伏灸不能包治百病,一定要经过医生的“辨证”之后,才能做药物贴敷啊。


喜欢我请关注我并分享给更多朋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