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鹏,刘华鹏讲师,刘华鹏联系方式,刘华鹏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华鹏:移动互联时代媒体人怎么办?
2016-01-20 10606

我现在创业的这个事其实还没有到说的时候,但是我可以聊点因果。最近圈里媒体人创业的话题很火,各种活动很多。昨天还有杂志约我写一篇文章“移动互联时代媒体人怎么办?”,我就聊聊我的感受:

我跟大家主要聊3件事:

第一件事2010年我离开新华社。我在新华社做了13年,那时候还没有很多人知道移动互联网,安卓手机刚刚诞生,我算是传统媒体人转型,到后来又做了5年移动互联网公司,这5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第二跟大家分享的是这5年结束了,我在传媒界总共18年,从发行广告、内容采编到去国外做驻外记者,再到新媒体、投融资,从一线到管理都做过,现在除了新莓会和IdagCafe传媒圈咖啡馆和媒体有连接以外,我干的主业已经告别传媒了,我是怎么想起要做现在这个跨界事情?

第三是聊一点普遍的话题:今天是媒体人转型的好时代。

新华社期间摸索创业,做过老瓦的经纪人

直到2010年离开,我在新华社待了13年,待过很多部门,中间还去北欧做驻外记者,从国际部做采编,到新华社旗下一本杂志《环球》,还参与创刊一本《财经国家周刊》,在《瞭望》做运营,然后做数字媒体。

大学毕业进新华社的时候没有想到做了13年才离开,像我这样不安分的人,这13年里头折腾了很多事情,因为我们做媒体的人,接触到很多的资源,这些资源特别有利于你今后的转型。那期间我做过演唱会,第一场是跟行业大佬做的,赚钱;第二场独立做一个情人节晚会,赔钱;后来又做投融资的论坛。

被瑞典外交部邀请去瑞典考察时,意外结识世界乒坛传奇老瓦,回来之后把他的经纪约签了,成了中国最早做体育经纪的人,之后又在国内签了一大堆体育明星,可惜中国体育经纪大发展是在奥运会以后,我是先烈之一。后来又折腾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在线旅游。

2005年从瑞典回国之后开窍了,以前积累的事情,每一个CASE都觉得做的很牛,我喜欢做以前没有人做过的事情,但是不成系统。那时候看到了第一代互联网革命,才知道什么叫创投模式,才开始重新琢磨。后来和同学做了一个在当时是全国最大的翻译网站,去参加创业大赛,拿到第三名,李开复是我们的导师,当时我们的翻译网站已经聚集了6万多翻译,你可以Online提交需求,后台系统甩给我们的翻译来做,等于是一个电商模式。

后来发现非标准化的产品很难规模经济扩大,现在在全球领域翻译没有一家正式成规模的,这个项目最终也没有做下去,才觉得可能此时并不是适合自己独立创业的时候。等我在新华社创办完《财经国家周刊》,新华社又把我调回去搞数字媒体,但我发现这个机制实在没法搞新媒体。

在VIVA的创业感受:不是什么好事都轮到你做

2010年6月我离开新华社,去了VIVA这家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那时候一个哥们和我同时从新华社跳槽,去了当年最热的社交网站开心网做高管。但是若干年后,移动互联发展的速度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开心网陨落了,VIVA大发展。这5年帮助我从传媒人变成互联网人。感受很多。

第一个是创业要有分享精神。我们在传统媒体的时候,整体还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管理方式,记者写完稿给编辑,编辑完了之后再给值班编辑,总编辑再签稿,发行和广告都听总编的,整体不是公司的感觉。但新媒体就是个公司,并且是特殊的公司,管理机制完全不同。在这里头,首先就要懂分享。

为什么现在VC愿意投资默契的团队,哪怕你的合伙人不是这个岗位上最理想的,但是在一开始默契远胜于能力。这样才能走得长远。你要找到这样的合伙人,必须要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比如股权。

除此以外,现在互联网思维管理模式很重要的一点,要忘记员工概念,要扁平化管理。在我们移动互联网公司做一个事很快,开一个会,这个会有总监,总裁,普通员工,如果一个会能解决问题,没有行文签字,不用再等一天,以最快的速度全力推进。以前,我们多数时候觉得我是领导,你得听我的。但在互联网公司结构里头,你得让每一个人觉得这个事是他的事。

这是我在这5年里头学到蛮重要的东西。分享这个词说着容易,做着难。但它其实是建立在互联网精神上最本质的平等,真正以人为本,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在创业过程中你会碰到很多诱惑,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不清楚。现在很多上市公司,你会发现上市的时候讲的故事和他创业的时候A轮和天使完全不是一个故事,在过程当中变化会非常多,在这一点上转型的时候不要特别去想我现在做的这个事对不对,不用想,关键是要先做,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对或者不对,对或不对是在一个变动当中才能实现的。有时候碰到这个项目很好,但好的时候未必是适合你的。

在VIVA时我曾经特别全力推动一件事情,能不能坐地铁的时候,每个人打开手机就可以畅通阅读。这个技术是可以的,我们在车厢装一个盒子,布一个局域网就可以,我们跟深圳地铁、上海地铁来谈这个无线地铁报。但失败了。后来又探索过大巴车和火车,全都没有做成。我们做成是在飞机上,为什么这个能成呢?因为铺wifi这个事不是我们基因做的。后来想其实我们不适合做这个项目。它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政府资源,需要你用现在没有的团队来运营,但那时老觉得能克服。所以,我们在转型过程当中,不要轻易判断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走着走着就改变了。

第三,不要怕失败。很多人很纠结,万一创业失败了怎么办?你会发现你这事做完了就认识一群人,认识了投资人,认识了合作伙伴,你立马又有下一个。在这几年的平台创业中,这些东西还是我蛮受益的。还有公司董事会治理方式,以及投融资。


媒体人转型需要注意这些事

关于媒体人转型创业的这个话题,媒体人在转型的那一天,其实是要确定一个方向,你究竟是继续做和媒体有关的内容,还是说忘却内容,去做商业,这是两个大的方向,一般来说我会鼓励媒体人继续做他的内容。

当报纸杂志纷纷关门的时候,原来的记者编辑这帮人怎么办?还是得有生产原创内容的,精品内容还是有人看,生产精品的内容,这是非常好的方向。我非常坚持媒体人假如你对自己有自信,坚持不懈的做内容,一定卖的出价格。只是也得转型做内容,要去适应新的传播环境。

但如果你想换一种生活方式,想做点别的,就要找一个好的垂直领域。

现在互联网+,就是讲互联网加上垂直领域。现在是一个所谓去中心化的时代,垂直型的内容,垂直型的商业,这些是媒体人我们自己最懂的,最能找到人脉关系的,最能搭建团队的,把这个领域找到,找到和你互补的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型。

创业之后,很多朋友都聊到一个话题,关于融资,尤其是启动时的天使投资。天使投资人这个词很有意思,不同的人,天使的面貌多一些还是投资的面貌多一些,需要你判断。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投资价值观,需要我们来对标,而不仅仅说给你多少钱占你多少股份。

我们一定在融资的时候除了估值以外,要把所有条款都搞清楚。你永远不知道和你说的特别好的投资人他真的是天使吗?追逐商业是他们的工作之一,这是他们本能,这些地方有很多的经验,也有教训。

现在这个时代真的是一个转型的好的时代,因为不仅仅有那么多人愿意给你钱,在退出机制上,以前只有去美国上市这条路,现在可以在A股上市,还会有大量的公司来并购你的公司。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传统产业,确实机会很多。虽说大讲万众创新创业搞得有点浮躁,但对于中国来说,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以前做媒体人,我们多数是为别人而活,为体制而活。我们需要为自己而活。

为什么选择做时尚智能首饰

为什么最后又要离开VIVA呢?我在2010年的时候,没有赶上那一波互联网浪潮,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我赶上了,刚开始做VIVA的时候,客户端在所有的手机预装,后来上亿的下载量都是这么来的,发展非常快,当时抢先机是很重要的。

在2013年底的时候,发现周边忽然谈智能硬件的多了起来,我一直在想,我肯定还是要独立创业的,你在独立创业的时候究竟做什么,有几点:第一点找风口,虽说这个词现在被人批判,但换句话说,你做这个事情是不是有一个极具爆发力的市场,首先要找到这个事。找到了大市场之后,你要想这个大市场里的痛点是什么,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第三为什么是你?为什么你就能干成,有没有别人在干这个事,为什么别人就不能干成?如果这些问题想透了,这事你就可以干了。

我做了18年媒体,媒体全是虚的。很多时候人生在于体验,咱们以前做这些事,找到一个媒体产品,把它流量做大,然后变现,报纸、杂志、新媒体都是这样的。

一个APP,就算这个产品特别牛,让你一夜流行(这个几率很少),或者就算你有钱去推广它,甚至不管推广成本越来越高,这么多钱砸下去,量推起来了,但突然一看数字报表,进来的新用户和流失的老用户是一样的,奔溃吧!

OK,这关也过了,通过精细运营和产品迭代提升了活跃用户量,下一步又来了,流量怎么变现?要么卖广告,要么在里头搁游戏,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做的事情。

当然,整个这个链条一直有得做。但我觉得有点累。我于是就想到卖一个好东西,这个东西给消费者的时候,他立马掏出人民币,这个事很爽,你也知道怎么推广它,关键你能不能找到这个东西。

以后是万物互联时代,O2O这个事情有很多人在玩了,我就做智能产品吧。用周鸿祎的话来说,所有跟互联网有关的东西,大的入口BAT全占完了,但是和传统产业的结合,这个蓝海程度比当年的创业机会多上几千倍几万倍,我想我要干这个事,更何况干这个时尚的事我还挺喜欢。

现在所有的智能硬件绝大部分还停在概念,智能家居、无人机,谷歌都不知道怎么挣钱,周边也没有多少人用。既然你要做,你就不能干一个自己都不愿意买的东西。

在整个智能生活领域里头,可穿戴设备是最接地气的,因为之前已经有人做运动手环卖了很多量,今年苹果手表的问世更是推进这一步。可怎么做呢?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用运动手环,美国的数据是三分之一的人在六周之后就不用了,中国绝对更多。上周全球第一家可穿戴设备公司FITBIT在美国递交了他的上市申请,他的销量2014年是7亿美金,它的利润是近2亿美金,卖出那么多的量,是因为运动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我们觉得时髦而已。

所以,我会觉得在中国,可穿戴设备以运动手环来介入,目前还难成规模消费品。再看运动手环里的功能性,比如说测心率,测你昨天晚上睡觉怎么睡的,这对你真的有用吗?我知道我每天深睡眠2小时,除了给我添堵以外带来什么呢?我知道我心率跳成这样,医院又不认。北京空气成这样,有多少人有心思户外跑步啊?所以,你会发现它对你的生活没有更多价值。当小米公司拿79块钱做这个东西的时候,其他都关门。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当你觉得它的功能没有办法支持它成为一个独立产品的时候,你就不会有购买的欲望,怎么办?如果可穿戴设备是一个方向,现在又有很多人觉得它不实用,你怎么找到这个痛点和消费者的需求?于是我最终选定了,从没有人做过的智能珠宝首饰这个方向,并做了大量实验。在一个人们已经习惯“可穿戴”的东西里,放进一个芯片,提供某些功能,锦上添花,这事是靠谱的!想明白后,我正式离开了VIVA,现在不到50天。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