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多家长吐槽;说现在孩子越来越难教了,很多孩子不仅不听话,甚至还跟你反着来。我在做亲子教育讲座的时候,我问家长“孩子们好沟通吗?”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我说请觉得很好沟通的举手,皆可发现举手的聊聊无几。其实在亲子教育中,沟通时连接亲子双方的一个核心纽带,不管是相互欣赏表达喜爱,或者是家长需要对孩子不恰当的行为进行教育引导,都离不开恰当有效的沟通。
那么怎样才能称为恰当有效的沟通呢?大都数父母在亲子沟通中容易常犯的错误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将通过过去一线的教育实践及顾问经验为大家分享亲子沟通中一些实用性法则:
一、注意 场合、时机与对象
我们知道一次好的沟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那么亲子沟通也是一样的。首先要特别注意的是场合,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举例一个孩子偷了东西,当众批评他还是私下批评他?这是值得选择的。再举例一个小朋友很用心画了一幅画拿给你看,你感觉确实很欣赏,在小朋友同意的情况把它在一个较公众的场合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并让这个小朋友接受大家给他的认可与掌声,那么着也有可能将放大他的梦想与自信心。所以人在什么场合,就显出什么形态。场合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第二就是看时机。比如家长发现孩子身上一直以来有一个不爱卫生的坏毛病,如果刚好小孩回家脸色不好,可能是在学校跟同学吵架了或者考试没考好,这时候家长憋不住去说孩子卫生的问题。那么效果就适得其反了。孩子正气头上呢,哪有心情来听你教训,这不是雪上加霜吗?我想可能很多家长原本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有以下几点原因使得很多家长做不到:1.不尊重孩子。就是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说,认为孩子就是得大人来教来骂,大人没有看孩子脸色的必要。2.缺乏同理心和敏锐度。换句话说就是家长本人的情商不高,不善于感知他人的感受,更别谈敏锐捕捉孩子的心理变化了。3.没学会闭嘴。很多家长只要看待一件事物或者行为不符合自己期待,马上就忍不住喋喋不休,自控能力很差。不管在什么情况,也无视孩子是否吸收,只图自己骂个痛快。建议这种类型家长应当首先提升自我情绪管理和自控能力。稍微有点智慧的家长,就是不管孩子发生什么,首先自己沉住气冷静一下,然后判断自己有没有“出手”或者“动口”的必要性,接下来很快就问自己这是不是合适的沟通教育时机。往往能做到这一步的家长,亲子教育方面都加分不少。
第三就是看对象。沟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象的反馈。那么家长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选择跟谁来沟通也是可能取得不一样的效果的。比如,在我们家里,2岁的宝宝会有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是不符合大人期望的。就像有一次宝宝希望吃地下捡起来的零食,实际上已经脏了,对孩子的卫生安全不不好的。那么他妈妈不同意他吃地上的,他有些不情愿。这时候妈妈就做了一个沟通对象切换,妈妈说“爸爸,宝宝希望吃地上的东西,可是已经脏了,怎么办?” 爸爸回答说“嗯,我知道了,宝宝想吃东西。地上的那个已经脏了,不可以吃。叫妈妈拿一个干净的水果给你吃。”宝宝听了爸爸很认真的回答,是很愿意听爸爸的建议的。这是他望向妈妈,“妈妈”。妈妈马上很自然地接上话”宝宝是要水果吗?宝宝“是”,这时候妈妈立刻爽快回答“好的,妈妈爱你,妈妈现在就去给你拿水果。你把地上的丢垃圾桶好吗?”宝宝开心地丢垃圾去了,妈妈也开心给宝宝拿了干净的水果。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妈妈并没有只是强硬地告诉孩子不可以,而是切换对象询问了爸爸的意见,而这种间接影响也把一个很小的事件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家庭参与分享,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连接。另外要注意的是,在本案例中,拒绝了孩子的爸爸很快建议妈妈给予一个“干净的水果”作为替代,这是很重要的拒绝艺术,比起只是生硬地“不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更多接受性的能量,他的需要也得到满足。值得一提的是,最后妈妈的那句“妈妈爱你”是对孩子心理的一个明确肯定。孩子在一生的成长中可能都或多或少有过疑虑“爸爸妈妈真的爱我吗” 特别是年纪小没有分析能力的孩子,他们在自己的要求被拒绝的时候是很容易理所当然地认为”你不满足我就是不爱我“。家长要是不明白这一点,也是要吃不少苦头的。
当然,如果家长判断孩子只是在安全范围内自己尝试一种新鲜的味觉体验,那就完全没有引导沟通的必要性了。所以希望大家不要简单地照搬案例中的沟通方法。重要的是,透过这样的一些理论上的沟通原则及实际案例,能够触发各位家长在准备进行亲子沟通的时候多一些冷静思考,明确一些方向,从而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效果,也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最后,用一句经典的沟通智慧来总结本篇分享”沟通不在于对错,而在于效果“!
( 下一篇:沟通中的几个核心关键:中篇,将探讨如何称赞孩子,如何批评孩子,如何有效引导)
吉安非凡教育 陈厚强
教育咨询请加QQ:2264739899 分享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