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在这本书的前言说过的,迄今为止,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非常缓慢。
分析原因,有太多太多。但有一点很明显的原因,是可以首先指出来的:
这和我们的社会格局有关。
互联网讲究的是大格局,讲究的是跨越时空。
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在大格局里,我们还不具备跨越时空的条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但扪心自问:你跟别人共同的中国梦有很多吗?
不管你是怎样的忧国忧民,也无论你是怎样的地位显赫,你还是在自己的格局里。
换句时尚的语言:其实你很宅。
你听了一定不舒服。
别着急,我们分三步做个简单分析:
第一步,按照马克思的“二元论”来分,你是有房阶层还是无房阶层?
答案你知道,可以不说,说了也没事。
那再问你,你是有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
你怎么回答?估计你心里正在考虑是否要低调一点。
这就是心理上的宅。
当然这不算真正的宅。
第二步,按照马科斯韦伯的“三元论”再来分,你有名、有钱、还是有权?
哦,你都没有?
那么大城市里出门费就五十块钱,不宅在家里能行吗?你好意思出门吗?
当然,出门到楼下遛弯可以。
哦,你有。什么,名、钱、权你都有?
那就赞啦。你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自己去逛商场、独自去旅游吗?亲,给个回答先。
你说你敢?OKOK,就假装你敢吧。
中国人可以说不,但你不好意思说不。
第三步,按照老仲的“四元论”,我们的社会是分四个阶段一溜烟进化过来的,而且这四个阶段仍在烟雾缭绕并存着:
炊烟阶段,估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叫农业社会。
煤烟阶段,打工也好、上大学也罢,进了城你才知道,这叫工业社会。
硝烟阶段,你可能没参加过海湾战争,但金融危机的生死存亡总该有所感受吧?拆迁工地上的搏杀总算知道吧?这叫产业社会。
无烟阶段,人们坐在一台台电脑前,听着音乐、吹着空调,就能为这个社会创造财富。这叫信息社会。
这四种社会形态,跟大家有什么关系?
每人的情况谁也不愿明说,那就悄悄给自己归个类吧:
在如今的社会格局里,中国人分为四类:宅朝、宅司、宅家、宅野。
简单举例:
宅朝的,有公务员吧?现在还敢大张旗鼓聚众吃喝吗?还是宅在食堂里、用并不高的工资来点粗茶淡饭比较妥善,对吧?
宅司的,有优秀员工吧?老板再黑、公司再烂,总有一大批死皮赖脸的优秀员工就是呆着不走,对吧?不仅不走、工作还挺卖力,对吧?不仅卖力、下了班还宅在公司里仿佛无家可归似的,对吧?
宅家的,这个还用说吗?有人找你去面试,但你没有多余的出门费。
宅野的,住在井里的个别人显然不算,亿万的农民才算。不管进城与否,农民都要宅在这片旷野之上。
其实不管怎么归类,都会发现自己很宅。
宅的出路,在于网络化。
(以上来自仲昭川老师《互联网黑洞》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