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来,接了4起个案,几乎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是极度的掌控型家长,导致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停滞,孩子的行为表现为,厌学,和父母几乎零交流,懒散,精神萎靡不振,热衷于上网打游戏等等。父母一个个愁眉不展,情绪几乎失控,真的是束手无策。一番交流下来,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父母大包大揽型;
这种父母,尽自己所能的帮助孩子做一切事情, 小到吃饭穿衣,大到学习、做人,什么都替孩子做好规划,孩子只是按父母的意愿去执行罢了。大家想一想,这样的孩子会有学习动力吗?会对学习感兴趣吗?当然不会了,因为在孩子的意识里面,他做的事情都是为父母做的,没有一样是为自己做的,那动力从哪来呢?当孩子有一天厌倦的时候,成绩下降,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做父母的这才慌了神,不知道如何是好,孩子也被麻痹的不知道原因在哪。于是新一轮的“规划”就出来了,上辅导班,转学等等能想的方法一个不落的去试,劳民伤财,却不见奏效,于是才想到做一下心理咨询,看看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最终留下来的往往是家长,因为家长的观念和做法不改变,孩子永远时候不会改变的;
给这样的父母一些建议:
1、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从我们的老祖先那里就遗传了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所以一切顺应孩子的生理发展,适时适当的满足孩子爱的需求就可以;信任孩子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
2、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孩子是一份职业,做父母的也是一份职业,而且这个职业大家都是第一次,所以难免会有成长中的紧张不安和恐惧情绪,但是做父母的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大人没有安全感,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就更容易出现过多的干涉和规划孩子的人生,这样只是为了减轻做父母的焦虑。因为人对所有不确定性的因素才会有焦虑,当我们自己掌控孩子的一切的时候,我们才有安全感,因为“一切在我的掌控之中”。尊重孩子,应该从这一刻开始!
总结:给孩子尊重,信任,是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开始。
(二)过渡关注型的
就是做父母的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过分的关注,生怕孩子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养成,生怕错过了孩子每一个细节。这类父母往往自己就是完美型的,所以对孩子严格要求。他们关注的不是孩子积极的方面,更多的是孩子负面的一些东西。因此在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互动中,指责,批评之声不绝于耳,试想,这样的父母孩子会接受吗? 此类型的父母,最后带给孩子的性格方面的,对什么事情都不满意,总爱挑刺,对自己就更不满意了,因为父母这种极度严格的教育,很容易让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自卑,低自尊的人格就是这样形成的。
给这样的父母一些建议:
1、了解孩子,从性格到思维习惯。一个外向型的父母要求一个抑郁质孩子和自己 思维同步,认同自己的行为,无疑是让鱼学爬树。苦了孩子,累了父母,却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2、父母有自己的空间,也留给孩子空间。理清父母和孩子的界限,明白孩子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一个人。不要过多的越界关怀,给孩子成长经历所需要的足够空间。
(三)完全不信任孩子的
父母完全不相信的孩子的言行和思维,觉得孩子离开自己的管理将无法生存,无法学习,无法思考。以己之念完全投射给孩子。想想,父母的经历肯定不会完全和孩子相同,更何况社会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换。父母不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这点,将是对孩子一生是毁灭性的教育。我们时常在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父母的言行,教育模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整个家族的教育导向。所以,做父母,肩上责任重大。我们不想要一个复制的自己吧,其实我们都希望孩子比我们强,过的比我们好,但是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导有时候却是严重的要孩子复制我们的行为模式,如果您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请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这样做的最初目的和目前的实际是否偏离。
一个孩子的学习成长,其实不是一个孩子的事情,而是整个家族系统的问题。先天遗传的素质再好,也要考虑后天的影响。后天的环境,家庭氛围,才是孩子一生人格奠定的基础。放手吧,做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