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转型与《中国制造2025》
作者:张宇清
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于15年5月19号正式下发,正向通知中所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通知指明了中国未来的立国之本,明确了制造业在未来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通知从发展形势和环境、战略方针和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战略支撑与保障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下一个十年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可谓是目标清晰,细致周到。
作为银行网点转型的从业人员,我还是更关注战略任务和重点,因为它涉及到未来银行业的走向。这个部分从9个方面描述了重点领域。
1. 提高国家制造创新能力;
2.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3.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4.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5.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6.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7. 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8. 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9. 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根据战略任务和重点,笔者认为银行在未来的信贷投放、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创新类结算产品会向这些领域倾斜,比如在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中,原先银行的优质大户钢铁、水泥等企业,未来将不再是信贷扶植重点,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银行的一些投资理财产品(如贵金属、基金、保险等)、电子银行(如手机银行)和结算类产品也应该瞄准这些领域的从业人员进行研发和升级换代。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也会在国际结算、信用证营销、保理等业务发挥他们的优势,比如在帮助企业“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发挥自身在海外设有分支机构的优势,开展产业链金融业务,为这些领域的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产品,真正践行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理念,银行产品研发人员和客户经理一道进企业入厂房,与企业管理层共同解决由于资金带来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些财务方面的建议,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道路上助一臂之力。
商业银行的网点转型已经不在是停留在教员工三米六齿微笑、双手接递环节,而是需要更深层的网点流程、服务客户方式、产品种类、员工理念等方面的转变,以适应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化带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