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笙,张靖笙讲师,张靖笙联系方式,张靖笙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张靖笙 2019年度中国50强讲师
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工业4.0、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张靖笙:大数据思维与第五项修炼
2017-08-03 3033

大数据思维到底是什么?怎样才算有大数据思维呢?是不是有了大数据才有大数据思维?是不是必须有大数据思维才有大数据呢?这些问题好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一样绕。今天,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企业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也越来越数据化,缺少数据思维无以言未来,这些问题是我们做企业的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

      先说什么是大数据思维,大数据研究专家舍恩伯格指出,大数据时代,人们对待数据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如下三个变化:第一,人们处理的数据从样本数据变成全部数据;第二,既然要全样本数据,人们不得不接受一些数据的混杂性,而放弃对精确性的追求;第三,人类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放弃对导致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更加关注相关关系的运用。

      舍恩伯格的观点对笔者也多次在自己培训课堂上引述过,不过对于这些观点如何落地也给人(包括我)带来困惑,比如现实中,所有关于存在事物的新数据总是层出不穷,怎么界定是不是全体数据呢?数据的价值也是呈80—20分布的,只有小部分数据的价值是巨大的,很多数据目前看来价值很低,甚至是噪声,如果放弃对这部分关键少数的精确性要求,得到的全样本数据又能又多大价值呢?如果我们像传统一样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的小数据而难以顾及其他,明显又违背了要全部数据的初衷,而我们要全部数据又不得不承受采集和维护其他大量目前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大”数据的成本,在商言商对很多企业很不现实和划算,这方面如何取舍?相关关系就当下来说仿佛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远远比不上因果关系令人信服,当前国内一些先行先试的企业也付出了不少的资源,而挖出来的一些相关关系也并未带来商业上预期中的大用,这种对试错的包容要求对于很多家底本身就不是特别雄厚的中国企业来说,有些折腾不起的感觉。

      我们说,思维并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式,任何绝对化的盲从只能带来迷信的错误,而事实上,我们不能说2011年以前的人就没有大数据思维,BAT里面的人脑子都有大数据,这一方面明显不符合历史,另外一方面也不符合现实。我们翻看一下涂子沛先生的书《大数据》,今天所说的大数据思维应用案例在美国的二百多年的建国历史中就屡见不鲜;马云不遗余力地在阿里巴巴鼓吹数据驱动,可见现在很多阿里人脑子里也不见得有大数据。而且,大数据时代带给人们的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应该是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而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更强调要有中国特色的,当前笔者也努力在这些方面,在学习代表西方主流的舍氏大数据思维理论基础上做一些探讨和拓展。

      靖笙在前面的文章已经论述过,思维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大数据思维的出发点应该还是为了解决企业面临的众多发展中的问题,为企业赢得生存空间和业务发展机会。 传统市场经济的条件,企业必须根据从市场反馈的需求信息组织自身的生产活动,最终通过交易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所以传统企业的思维是面向交易的B2C价值链思维,这种思维的出发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把交易看成是一种利益的博弈,企业的所有资源和能力都是围绕达成交易来展开的。互联网时代的精神是开放、共享、共赢,这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享经济时代,新生代的消费者对产品、品牌提出了更多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投契的心理需求,这时企业就不能仅仅从利益交易的角度对待消费者了,传统基于交易买卖而形成的产消博弈关系被基于互联网的、密切的产消互助关系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企业谋求和消费者建立一种长期而稳定的朋友圈关系,让顾客转换成粉丝社群,建立一种用户情感上对本企业品牌的持续粘性,为了保有和增加粉丝数目,企业也必须做公众眼中的“好企业",正如《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Peter Senge)所言,企业是当今最有力量改变世界,创造公平正义社会的组织力量,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都有一种利群济世的情怀,对待自己的消费者和供应商必须表现出与传统唯利是图的交易思维截然相反的利他心,才能赢得信任和尊重,并凭借正面的影响力多方面整合资源,全方位围绕用户的需求组织各项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构筑用户价值网络平台。以利他心为出发点来建构大数据思维才能真正帮助企业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更敏捷地根据每个用户的需求定制产品和服务,持续赢得用户和市场的青睐。

     综上所述,企业要培养的大数据思维必须结合从B2C向C2B进行生产关系和经营模式的深层次变革要求,变革在先、创新驱动,这是企业培养大数据思维的前提和背景,结合这个,我们对舍恩伯格的三条思维法则做具体的补充:第一,全方位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用户的数据,并整合成一个360度全面的用户画像,对用户和他们需求的了解和分析从从样本数据变成手上拥有的全部用户的数据;第二,既然要全部用户数据,不得不接受从多个外部来源获取用户数据的反复性和复杂性,而数据质量要求放弃一步到位;第三,让数据倒逼创新,打破思维定式,善用相关分析扩大想象空间,从用户各项数据的蛛丝马迹中发掘更多有价值的新关联,鼓励敢于在试错中不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尝试。

     针对我国目前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鼓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学习和应用大数据思维更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 虽然我们要肯定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仍然严重。在张五常、张维迎、陈志斌等一批经济学家看来,“国企的主要困难是:使用不是自己的钱不会像使用自己的那样小心谨慎(被称为经济的黄金定律)”,同样国企也很难建立有效公司治理,我们分析国企存在上面的问题,是在易变的市场环境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这份工作公认为国企改革难点。

      在传统国有体制下,经营者缺乏责任心、积极性,导致司空见惯的惊人浪费和持续的低效率、低回报,还有层出不穷的腐败案件。一些干部习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然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屁股烂账,最后官照当照升,不负任何责任。“三拍干部”闭门造车、贪多求大,头脑一热就搞工程、上项目,拍脑门决策;心中无数、情况不明,眼睛一眨就打包票、说瞎话,拍胸脯保证;有始无终、败家毁业,大事不妙就推责任、甩包袱,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祸国殃民的“烂摊子”。凡此种种“三拍干部”的表现,都是违背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做工作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在传统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的情况下,领导要了解具体的情况需要安排去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形成自己的推断和决策意见,这是一个观察、思考、推理、决策的过程,其中需要大量的学习、培训与实践,代价是非常巨大的,由于短时间内不能获取决策相关的充分的信息,也可能会给决策带来巨大的偏差。数据记录了很多过去事实的信息,而且数据比较容易复制传播和分享,表达上也会比较确定和精准,通过数据的沟通,大家对于事实会有一个比较容易达成的共识意见,从而避免了人为的原因导致对事实经过的莫衷一是,这些都是新工业时代的全球化大规模协同创新和生产的基本要求。今天大数据成为一种相对比较容易获取的资源,只要运用合适的技术手段,人们可以大大降低传统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沟通成本和导致各种矛盾和分歧的传递失真,对于事实的认定也更加简单直接了,所以运用大数据无疑是大大提升了“实事求是”的有效性和可验证性,按常理,心中有数的人一般也是做人做事更可靠的人。

     新的形势下,我国已经全方位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精细化转型,企业各项工作都要深耕细作和量化管理,提质增效更需要及时的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精准的调整和变化。从外部环境来说,互联网已经让消费者端越来越数据化,传统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格局已经被完全颠覆,消费者掌握话语权后更多地通过互联网社交数据表达他们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和私人定制的创意,可以说在万事万物皆已数据化的今天,如果说获取大数据已经不是问题了,问题是企业如何从海量的复杂的“大”数据中快速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由此,中国特色的大数据思维还必须包含了企业领导人决策和思维方式的转换,通过数据来支撑各项决策是现代企业治理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数据让决策人能更加公开、透明、民主、实事求是地履行决策的职责,这和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总体要求也是高度吻合的。诚如习主席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句话一起讲才完整”。所以,我们可以给大数据思维补上如下中国特色的第四条。

     第四,在新形势下,运用新信息技术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用大数据弘扬正能量,积累历史经验,更加开放、透明、实事求是地服务人民。

      早在二十年前,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揭示,企业也是一种"系统“,企业的各部分各环节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所牵连和彼此影响,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其中的员工也越来越容易固守其一亩三分地的本职观念,当组织中的人只专注在扫自身部门的门前雪,他们便不会对企业不同部门互动所产生的结果有责任感,而现代企业组织功能导向的组织结构设计,将企业根据功能切割分工为不同的部门,恰恰导致了这种思考的局部性。我们从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孤岛问题就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每个部门都根据自己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标准来建设本部门的信息系统,却不关心和其他部门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和接口关系,这种局部化的思考,人为地给本企业设置了很多的数据鸿沟,形成一个个的数据孤岛,每个系统都仿佛什么功能都有一点点,但是都不全,相同的业务信息在不同系统重复用不同的数据格式进行表达,导致了很多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而分析这些问题,每个部门都认为自己没有过错,自己的系统用得好好的,是别的部门没有配合好自己,《第五项修炼》指出,由于我们片段而局部的思考方式,及由其所产生的行动,造成了目前切割而破碎的世界,使我们丧失了与企业整体发展命运的一体感,很多企业的战略很难分解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事务安排,正源于这种系统性思考能力的缺失。 党中央近些年来一直强调顶层设计,正是为了破解本位主义的陋习,自上而下从统筹全局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各项改革措施的互相配套、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把自下而上的各种动力潜能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往一处使,以此来破解改革中遇到的结构性矛盾问题。现代化企业治理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完成这种整体性的深化改革是不可能的,企业信息化就是一个粘合剂,把企业的各项能力和资源通过信息化形成一个高度协同的体系,深化改革才能最终落地,这就是大数据思维和深化改革的深层次必然联系。

       大数据思维联系第五项修炼给我们的启发是,大数据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次重大挑战,也是一起重大机遇,大数据能给企业带来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恰恰是源于企业过往一直或明或暗遵循的信息不对称的潜规则造成的,大数据犹如一把明镜,把通过信息不对称所遮掩的暴利或者质量问题亮堂堂地袒露了出来,时代逼迫企业真正向利人利己的定位做彻底转型,透明的时代老实人生意才能做得更长久,所以,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对诚信有更高要求的时代,这也可能恰恰是让商业回归诚信本质的最好的时代,好企业才能获得稳定的发展和回报。


本文节选自靖笙个人专著《企业大数据资产管理业务顶层设计参考手册》,本专著其他内容敬请继续关注。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