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马骏讲师,马骏联系方式,马骏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马骏:马骏:决胜讲坛之上的军人
2016-01-20 16325
 马骏穿着军装已有27年,军衔大校。作为和平时期的军人,他从未上过战场,作为国防大学的教授也不需要亲身去穿越炮火。但在讲坛之上,他却能将古今中外的经典战役剖析得一清二楚,将那些勇将名帅描绘得活灵活现。


    通过央视的《百家讲坛》和北京电视台的《中华文明大讲堂》等节目,这位“运筹书房之中,决胜讲坛之上”的军队学者为人们所熟知。


    马骏说,他清晰得记得自己第一次面对摄像机的情景。那是2001年,北京电视台教科频道要录制一个讲感冒的节目,邀请他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由于感冒流行而影响战斗力的故事。


面对摄像机,马骏口干舌燥。他说:“手脚不知道该放哪里。”


    度过了第一次的紧张,马骏开始从军营走向了电视屏幕。随后,中央电视台的《国际观察》栏目找他录制军事节目。然而,真正让这位说话抑扬顿挫的军队学者为许多军事迷所熟悉的,还是大名鼎鼎的《百家讲坛》。


走红


    2004年,马骏突然接到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一个电话。对方说:“马骏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找人来讲二战史,算你一个吧。”当时马骏一头雾水,他对《百家讲坛》没概念,这档节目还不像今天这样妇孺皆知。


    马骏接受对方的邀请去开会,当时与会的有十多个人,都是研究二战历史的大腕儿,他的发言是倒数第二个。马骏的发言以希特勒为例,他说:“比如研究希特勒吧,讲希特勒的女人们有什么意思啊,要想抓住观众,可以从希特勒的身世之谜讲起。我讲希特勒是乱伦的产物,因为西方有人从医学上研究过希特勒的遗传基因,确实有问题,其实希特勒他妈妈是他爸爸的外甥女……”


    当时马骏并不知道自己的演讲如何,第二天接到对方的电话:“你就讲希特勒吧。”制片人万卫说:“虽然具备演讲才能,但马骏一开始用长官对士兵讲话的态度讲了几集,我们跟他反复磨合,马骏慢慢变得心平气和,用悬疑贯穿始终,结果反响非常好。”后来的数据调查,马骏讲的“二战”收视率平均达到了0.20,对《百家讲坛》来说,这个成绩已经是相当高了。


    节目录制完成后,对方显得“不依不饶”,又让他接着讲巴顿。马骏很奇怪,巴顿不是已经安排让别人讲吗?可对方说:“就你一个人讲吧。”


    这对马骏而言是最高兴不过的事,战争人物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巴顿。他说:“巴顿和我的性格有某种相似之处,作风硬朗,性情中人,直率坦诚,我喜欢。”


    讲完了巴顿,节目出来后一下子就火了。据统计,最高收视率0.44,本来制片人说能有0.15就不错了,这下简直喜出望外。


    马骏也很高兴,虽然是不经意间登上了电视这个传播平台,但他认为:“知识分子把自己所学,通过某种方式让老百姓知道,何乐而不为?”


苦读书


    《百家讲坛》让一批处于“深闺”中的学者成为明星,马骏感同身受。2007年,马骏去东北讲学,受到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同学隆重招待,还把当年插队那个村的大队书记带来了。马骏喜出望外,这位大队支书当年像兄长一般照顾他们这些知青,对方也为马骏今日的成就欣喜:“你是我们村的骄傲呀,成大军官了,还是看大书的人!”


    1970年,17岁的马骏去沈阳郊区的一个小山村插队,一呆就是4年。马骏说:“下乡第一天,我记得清清楚楚,午饭吃的是猪肉炖粉条,因为农民们要欢迎送我们知青下乡的工人代表,这顿饭吃得太香了。等工人代表一走,农民们也各回各家,我们这群知青就傻了,没有生活经验啊。十多个知青杀了仅有的一头猪,二百多斤肉,吃了五顿就没了,往后只能干啃窝窝头。”


    东北农村的厕所是用苞米秆围起来的,头一天马骏去上厕所,刚蹲下,就只见一阵北风呼啸,下起了“大烟泡”(东北方言,指暴风雪)。吓得他提裤子就跑回屋,可屋里也不好过,太潮湿了,夏天竟然炕上长草,抬头透过房顶还能看到星星。


    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马骏白天干活,晚上收工回来就到一个泉眼旁边偷偷看书。


    国防大学将校如云,马骏更偏爱与年轻的研究生交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当初的经历。他说:“我太羡慕今天年轻人的读书条件了,当初我在插队时偷偷看书都被人说是‘窝头翻个——显大眼’,还被人批判思想有问题,现在年轻人的读书环境实在是太优越了。还有,我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知道他们的许多想法,对他们而言,哪怕有一句话能给他们教育或者启发,在以后的成长都是很了不起的。”


    1974年,马骏回到沈阳城里做工。四年的劳动只挣了一块半钢的宝石花手表,但马骏坚持看了大量的书。


马骏回忆说:“几千万知青,其实最后参加高考的并不多,大部分人劳动完了就是睡觉,我还在看书。人这一辈子不会有太多机会,可是一旦有一次机会,就应该抓住。抓住机会的前提就是要有所准备,否则只能扼腕兴叹。”


    1978年,马骏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因为插队时只学到初中,数学只考了17.5分,可他的历史考到96分,最终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录取。


思考


    1982年,大学毕业的马骏面临着分配工作,他之前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军人。


当时和他一起在长春读书的沈阳学生有5个,按照规定应该回到原籍。可一位同学的父母是“文革”后解放的干部,他想回到在沈阳的父母身边,义气的马骏就将自己的名额让给了对方,自己服从组织分配。


眼看着同学毕业都有了去处,马骏的工作却一直没有着落。一天,系里的书记告诉他:“总政现在还有一个名额。”机缘巧合,马骏穿上了军装。


    初入部队的兴奋劲过去之后,马骏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工作。他说:“作为一个教员所应做到的,就是讲好课,不能误人子弟。我就开始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来看书,先看我喜欢的名将,比如巴顿、隆美尔、山本五十六这些人的传记,读的过程中注意抓细节。”


    对大部分研究军事历史的学者而言,更喜欢从宏观战略上来抓,很少人会注意细节。但马骏对军史的态度更像个军事发烧友,巴顿为什么怕老婆,隆美尔为什么对妻子这么专一……这些专家不研究的小细节他反而更关注。


    马骏没想过这些知识将来会在讲坛上成为吸引观众的秘密武器,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去仔细阅读。而此时,已步入成年的马骏对读书有了更多的思考,他说:“读书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寂寞。人这一生不可能永远精彩,特别是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已经对身边的生活环境比较了解了,你就会感到那种青年人的朝气和冲动,已经慢慢刹车了。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你还是天天骑脚踏车上班,中午吃个盒饭,就这样工作和生活。所以,人生很寂寞,而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寂寞时的所作所为。历史上的成功者,在失意、寂寞的时候,积累了未来冲刺所必需的能量。”


    毫无疑问,马骏正是依靠多年的积淀才能在讲坛之上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平淡


    成为明星学者之后,马骏的生活并没有太多改变。除了接受邀请去讲课,他的生活还是平淡无奇。一杯清茶,一个面包,他就能坐一天。他说:“我是个没有生活情趣的人,人家玩的东西我都不会,最大特点就是懒,只喜欢坐着看书。”在大学读书时,他体育选修课是排球裁判。按照马骏的理解,既能参加体育活动,又不用动弹,就去考了个国家三级排球裁判。


    马骏现在北京电视台“中华大讲堂”栏目讲《孙子兵法》,他将《孙子兵法》与著名战役结合,把古今中外的许多案例融会贯通地介绍给观众。这对军事迷来说吸引力不言而喻,不仅是男性,很多女性也是马骏迷。


    一位天津的妈妈专门来北京表示感谢,原因是她的喜欢超女与网游的9岁女儿,看了马骏的节目后,从此喜欢上了历史,并且自觉地开始学习,不再看那些无聊的选秀节目了。这让马骏非常高兴。


    马骏说自己信守中庸之道,牢牢记住三句话:军人服从命令,党员遵守党纪,教员要有职业道德。这三句话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而在给学生讲课时,他也不断灌输:“在大学里就是一心读书,不要想别的。至于为什么读书,我也有三句话:第一,为了将来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第二,为了将来自己有一份良好的薪水;第三,大家现在是向社会索取,将来应该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