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赵亮讲师,赵亮联系方式,赵亮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小企业管理转型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赵亮: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及竞争力提升   
2016-01-20 3406


  体制瓶颈

  我国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体制方面问题:

  (1)许多政府部门都在管中小企业,但都没管好,形成多龙治水局面

  中小企业是国际通行的提法,但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提的是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国家工商总局用私营企业个体户来表达等,我认为用中小企业这个概念是符合我国法律的。今后应当统一称谓为中小企业。现在国务院、发改委、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单位都在抓,但政府没有进行统一管理。

  (2)法律不健全

  我国还没有中小企业基本法,而国务院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比较原则,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实质性措施,急需配套完善具体的政策措施,非公经济36条也是比较原则性的,也急需配套具体政策措施。

  (3)建议建立国务院直属的中小企业管理及服务机构

  目前发改委下属中小企业司,难以完成对全国中小企业行政管理、制定政策、协调各部门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项工作。

  (4)建议建立民间的统一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行业协会、中小企业家协会及商会等中介组织及社会服务体系,这些非盈利组织应当得到政府的支持,并起到政府与中小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会员提供信息、人员培训等服务,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组织反倾销讼诉活动,组织建立信息、技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观念的瓶颈

  大多数中小企业现在正处于第二次创业的阶段,但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观念仍停留在第一次创业阶段,注重眼前利益,缺乏战略眼光,仍停留在家族管理、经验管理阶段。

  我认为中小企业在第二次创业中应当树立5个观念:

  (1)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重要;(2)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更重要;(3)潜在市场比显在市场更重要;(4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5)外部资源整合比内部资源整合更重要。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瓶颈

  中小企业也应当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组成的要素有4个:(1)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2)企业的技术体系;(3)企业的管理体系;(4)企业文化

  从上述四个组成要素看,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形成。

  经验表明,我国民营企业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竞争力来自企业成本优势及体制优势,成本优势主要是指内部生产成本,同时包括外部环境成本,作为一种创新,通过成本外部化,包括治污成本外化等。大幅度降低了民营企业的产品成本,但是企业成本外化是有限度的,随着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终结,企业低成本格局必然会发生变化,过去的成本优势必将随之消失。体制优势是指其产权关系的优势,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是自担的,当然其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民营企业原有的体制优势也会逐渐消失,在这种情况下,要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就必然要创新,即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有四条,即:(1)先培育起技术核心竞争力,再培育起管理核心竞争力,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2)先培育起管理核心竞争力,再培育起技术核心竞争力,如联想集团;(3)只培育起技术核心竞争力,这就是一些高新技术中小型企业,如清华紫光、清华同方。(4)只培育起管理核心竞争力,创造出独特的商业模式,如沃尔玛、麦当劳。

  我认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第12条道路是行不通的,没有那么大实力,我国中小型企业只能走第34条道路,要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

  融资渠道的瓶颈

  资金短缺,造成经营困难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普遍状况,2005年全国工商联的一项调查,有58.8%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当前最大的问题,由于体制等各方面原因,中小企业无法享受到国有大企业同等的贷款方式和金融服务。

  可以说,没有中小企业就没有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因此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应当突破所有制的界限,建议针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设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服务窗口和机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提供系统性担保,解决中小企业信贷担保难问题,完善农村信用社的职能,建立社区性中小型银行,为中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等。

  治理结构的瓶颈

  中国中小企业多实行家族治理,家族治理具有一些特殊的效率。企业凝聚力强、管理的稳定性高、决策迅速;但家族治理也有其不规范之处:家族意志边际无约束地扩大;企业运作缺乏透明度;企业财产权利集中于家族少数成员中;家族企业具有极强烈迅速致富的心理倾向。

  家族式组织是当前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采取的组织形态,它是社会文化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当前大规模推动中小企业上市并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在当前外部环境条件下,中小型企业治理模式呈缓慢渐进式和多元化特征。首先政府要在减少制度不确定性、完善信用制度及制订实施监督公平高效的法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对私有权和合约的保护。中小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已为世界100多年企业发展历史所证明,政府要研究公布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理评价体系,使中小企业尽快理顺治理模式和产权结构,构建中小企业治理监管的平台,使企业能自己控制其治理水平,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变革其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瓶颈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仍面临挑战。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瓶颈在于:(1)我国中小出口企业恶性竞争,导致整体贸易环境恶化;(2)体制环境制约了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3)中小企业缺乏出口信息、国际贸易的知识和经验;(4市场营销力量不足;(5)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

  因此,我建议:

  (1)我国中小企业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品牌、技术和营销为重点,着力提高中国出口核心竞争力。

  (2)应逐步规范出口产品的成本构成,提高出口社会效益。

  (3)要鼓励中小企业与外商开展合资合作,加速技术研发领域的国际化进程,更好地学习和消化外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积极融入跨国公司全球制造网格。

  (4)积极发展中小型跨国公司,中小企业集群式地在国外建立工业贸易服务区,推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

  (5)政府要创造公平的宏观政策环境,帮助民营企业提高出口能力,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服务,在开拓国际市场政策方面,政府应一视同仁,为民营企业创造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同等待遇的公平竞争环境。

  中小企业地区分布不均衡

  2003年统计,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三大区域的分布是:在东部地区占70%,在中部地区占18.8%,西部地区占11.2%,中小企业数量居前5位的省市是:浙江、广东、江苏、山东、上海,这5个省市中小企业都超过万家,五个省市加起来占全国中小企业数量达51.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04年进行的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得出中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为,东部地区为75.24,中部地区为39.23,西部地区为35.21,说明我国在东部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实力提高的基础上更需要提高中西部地区中小型企业整体竞争力。

  我认为政府应加强引导,使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及企业集群向中西部投资迁移,2005年浙商在外投资3000多亿,2005年春节前10天,外地通过银行汇到温州的钱平均每天就有20多亿。温州奥康集团在重庆市壁山县投资四亿元,建设占地2600亩,建立西部鞋都工业园区,引进温州知名鞋机、鞋材等相关企业,形成了原材料生产与批发、到成品生产的上下游厂商的共同体,谋求整个产业链的整合与创新,就是一个很好范例。既解决了浙江土地匮乏、地价昂贵、能源缺乏、劳动力资源不足、商务成本高,行业内过度竞争问题,又支持了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

  管理落后的瓶颈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落后表现在五个方面:

  (1)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意识不强,在第二次创业时,就必须要进行战略管理。正是由于缺乏战略管理,在当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时中小企业感觉无所适从。

  (2)难以摆脱家族管理,家族管理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当前不少中小企业处于既想摆脱家族管理,又难以招聘到合格的职业经理人的两难境地。

  (3)人才及人力资源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004年中国第二次私营企业调查,私营企业参加医保的仅为调查企业的33.4%,养老保险为38.7%,失业保险为16.6%.实际上保险的情况还要低。

  (4)资源消耗高和环境污染严重。表现在80%以上的中小企业在不同程度上有环境污染现象,排发的污染物占我国污染物比重的60%.

  (5)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消费者对此反映比较强烈,2003年立案查处的经济案件中个体、私营企业占所有经济案件的50%.

  因此我建议,我国中小企业要转变观念,努力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在第二次创业阶段,家族企业中家族的人越少越好管理,要培养企业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加强价值链各环节的管理,使企业从经验管理转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轨道上来。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集群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存在7方面问题:

  (1)集群内组织度不高、企业同质产品过度竞争、经常造成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等恶性竞争,最终导致集群的毁灭。

  (2)集群低水平重复构建现象严重。

  (3)集群内企业质量、品牌意识淡薄。

  (4) 经营者素质和家族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群的发展。

  (5)锁定效应和单一产品结构使集群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6)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

  因为中小企业本身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群只能依附于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但由于缺乏良好机制,这种合作机制远未达到人们理想阶段。

  (7)政府鼓励支持政策不力,使企业集群成长环境不理想。

  因此我建议,政府要制订相应法律、法规政策,尽量清除中小企业集群的体制障碍,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集群发展规划;完善集群内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提高企业集群创新能力;加强发展流通体系,搞好各类专业市场建设;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增强集群内中小企业投融资能力,推动企业集群快速健康发展。

  10 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组织发展的瓶颈

  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协会及商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我国行业协会发展严重不足,于是政府和企业之间就出现了真空,需要政府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组织去做,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1)政府应尽快出台统一的有利于行业协会发展的法律法规、给行业协会正确定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2)理顺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目前国内行业协会基本上都是官办的,由于体制机制原因,这些行业协会发挥作用有限。应加快推进政府与行业协会脱钩,改变行业协会人事管理制度,规范重组各类行业协会,提高行业协会的权威性。

  (3)政府要提供必要的帮助,积极支持行业协会的建设。作为第三方治理机制,商会具有建立市场行为规范,监督和实施规划,减少冲突,促进成员的选择能力等重要治理职能。尽管商会的裁决不具有强制的执行力,但商会代表小企业主的声音,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商会也能提供服务,促进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温州先后在眼镜、打火机、低压电器等20多种产品遭到国际贸易壁垒,温州民间商会和行业协会以代言人身份,主动应对国际纠纷,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

  商会治理绩效与企业集群中企业间合作状况关系密切,商会制度化程度越高,实现所制订的规划和决策能力越强。温州把主要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都纳入商会中,使商会拥有较高的社会合法性。

  商会合作收益为会员所分享,提供类似俱乐部或者公共品使企业集群的关系型契约走向制度化合作。

  最后,我认为21世纪初是我国中小企业大发展的时代,希望中小企业加强战略管理,加强现代化管理,加强和谐管理,人和诚可贵,家和万事兴、企和延百年,政和通天下,中国中小企业应当实现四个转变:

  (1) 从小狗经济向虎狼经济转变;

  (2) 从草根经济向树林经济转变;

  (3) 从小作坊向大中型企业转变;

  (4) 从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

  希望各位中小企业家,转变观念,克服瓶颈,努力成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推动者;自觉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参加者;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素质,把自身企业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经济法则与发展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作社会主义文化的模范实践者。

  最有希望成为中国未来发展引擎的是众多的私有公司,因为它们更有进取心,生产效率更高,更富有创新精神。希望各位企业家自强自立,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兴业报国,抓住这大好的企业发展有利战略机遇期,赶快把自己的企业做好、做强、做大、做久!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