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便玩弄采购提前期
程晓华
2014-11-14
我下半年连续审核、培训了几家制造业客户(含包装、电子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重工等行业),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大家对采购提前期(L/T – purchase lead time)的认识普遍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有的简直就是在玩弄采购提前期。
大概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采购提前期不是来自于供应商的RFQ(报价单),而是由采购方自己估计的;
2. 强迫供应商缩短采购提前期;
3. ERP系统尽管采用了供应商RFQ里面的采购提前期,但被随意修改,供应商修改了采购提前期,但采购方也不更新系统;
4. 价格与采购提前期分离。
以上问题的共同特点就是,不尊重供应商的采购提前期。
理由往往就是,买个“这个东西”还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或者压根儿就不明白,价格与采购提前期是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我们说,采购提前期不是凭空产生的,山东人有句话,“吃碗面条儿还有个先来后到呢”,说的就是个采购提前期问题。
正常的采购提前期是指从采购下单(PO)到某地交货的时间,具体取决于交付条款(Delivery term),到底是EXW、FOB还是DDU、DDP,同样是20天,各有所指,中间是有差异的,详细细节大家可以参考相关国际贸易术语,这里不再赘述。
从下单到交付到某地的时间,一般包括供应商的生产及物流时间,有的还包括供应商的采购提前期,这要看你跟供应商的采购业务模式是什么。
总之,采购提前期是一个“客观存在”,并非是采购方说是多长就是多长,更不是你想多长就是多长。
很多企业一直在想方设法缩短供应商的采购提前期,这个想法没有错,但你应该清楚,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更不能强迫。
采购提前期还受该类商品需求淡旺季的影响,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特殊的商品,在旺季的时候,供应商往往会主动提出延长采购提前期,这是供应商负责任的一种表现,说明你在他们那里还算是个客户。但很多采购方往往是“给脸不要脸”,这就是自己找事了。
不尊重采购提前期的后果往往是,要不就是物料短缺,要不就是呆滞库存的产生,最后是大家算不清责任,相信大家都有这个体会。
当然,这并不是说,采购提前期就一定是供应商说的算,作为采购方,这里面还有个对采购提前期确认(Verify)的过程,“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作为采购方,不要被卖方当成傻子给耍了,这也很关键,这也是采购管理流程的一部分。
最后,给大家出个题目,你自己看看是否是“买的便宜,用的贵”?
某元器件,年用量预测为1,000,000个,A供应商报价 US$5.00,采购提前期30天;B供应商报价US$4.98,采购提前期40天,问,你最终决定买谁的?或者你给谁的采购份额应该更多一些?
作者程晓华先生,《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CMO-首席物料官》著作者;《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 ;“TIM-全面库存管理”首席咨询师Web: www.chengxiao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