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睿,张高睿讲师,张高睿联系方式,张高睿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高睿:教练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2016-01-20 54571

    在中国,教练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短短十几年间企业教练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初步的引进和推广,并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有上万家企业管理者接受过企业教练技术训练。企业教练技术在国内的兴起与发展引起了国内企业界、培训界及媒体舆论界的广泛关注。2001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与汇才人力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首次将教练技术引入EMBA的教学与培训中。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都举办过相关培训和专题演讲,教练技术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传播。2001年“21世纪企业教练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标志着企业教练技术在中国己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和发展。
教练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许多在华跨国企业,如3M公司、摩托罗拉公司、U公司,将其在北美或者欧洲的教练技术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这些企业都是较早使用教练技术的企业,它们重视将企业教练与绩效评估、企业重大决策和变化(如厂址迁移、公司重大改革)等联系起来。绩效考评采用360度反馈方式有助于上级主管实现从“法官”向“教练”的转变。第二条途径是以汇才人力技术荷限公司、国际人才决策咨询公司、英国库比克斯管理咨询公司、新加坡教练联结、教练公司等为代表的外国管理咨询公司⑥及其在大陆的子公司或者办事处在企业中推广教练技术,其中包括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国际教练证书认证、九型人格分析、MBTI、360度绩效评估等。
    首先,户外拓展训练率先在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发展,现已在全国推广和流行起来。教练可借助户外拓展训练帮助学员热身、培养自信和团队精神,理解和掌握学习、态度改变的理念和方法。其次,教练技术经常与心理测试结合起来,  目的在于帮助受教练者了解自己,发展自我和提高绩效。教练技术的推广离不开人格分析的工具,,如九型人格分析⑦。2004年及以后多年时间里,美国九型人格的提倡者和研究者D断R和R新村H博士在中国香港巷和内地,设的九型人格专业导师课程,都对推进九型入格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国内尚未开发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中文版的教练技术的分析型工具,如九型人格工具。开发适合中国人特点的中文版的教练技术的分析型工具,应是今后教练撇术在中国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最后舌,教练技术经常与绩效评估特别是360度评估结合起来。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教练技术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员工个人乃至整个企业的业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汇才人力技术有限公司在聯结多年企业教练实践的基础上,出版了汇才企业教练丛书,提出“人本教练模式”。’在这发展过程中,汇才人力技的术有限公司的培训模式和方法亦曾受到社会媒体的关注和质疑,对教练技术的推进和理解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为适应市场对企业教练人才的需求,中国香港和大陆的一些咨询机构⑨开始引进和提供教练技术课程,并颁发相应的证书。香港圣雅各福群会延续教育中心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定期举办
    练专业课程”,香港圣雅各福群会延续教育中心自1997年起还举办有“九型人格学与个人成长”和“九种性格进阶课程”。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提供有“员工教练及辅导证书课程”。2004年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员开设了教练技术证书课程。万浬国际培训顾问有限公司开设有“九型人格团队建设工作坊”。坤烨国际培训机构提供有“注册企业教练证书”培训。可喜的是,香港在教练技术的培训和运用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这些经验可望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得到进一步推广。
    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以广州、深圳、海口为基地的本土教练技术培训1已经初步完成了市场的导入期,正在开始由南向北逐步推进。南粤地区目前从事教练技术培训与推广的专业机构已达数十家,专业教练队伍也在迅速成长和壮大。中国企业教练技术相关网站的建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教练技术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迄今为止,在教练技术的研究方面,国内翻译出版有二三十种书籍,共发表五十多篇论文,主要都是以介绍和引入国外企业教练技术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为主,内容涉及教练技术的新技术和理念、实施教练技术的必要性、如何做好下属的教练、领导的教练职能等。[4-17]实证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目前主要有刘妙玲、张丽艳、姜梅芳和唐裕文等人的学位论文研究及其成果,内容涉及管理教练行牙为、员工可教练性、人本管理与企业教练、企业教练与企业文化的孥系等方面的研究。这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关企业教练技术的大量书籍和一些实证研究成果形成鲜明对比。
    在中国推广教练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滋生推广过程中的非理性认识和行为。教练技术的作用可能会被无限夸大,变成个人成功和治理企业管理的灵丹妙药。(2)只注重教练技术而忽视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训练。(3)企业实施教练技术的成本通常比较高,可能是传统培训所需花费的几倍甚至更多,因此不管是聘请外部企业教练,还是培养企业内部自己的教练,都要花费高额的代价。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企业和个人在引入企业教练技术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即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企业引入教练技术是否妥当。(4)由于企业对教练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受到良好训练的教练人数又很少,已有的教》练满足不了需求,由此,便有一批未受到很好训练的人转入了教练的行列,产生了许多“快餐教练”,使教练队伍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局面,因此,企业在运用教练技术时要学会甄别和选择教练。
    虽然中国大陆仅有少数企业己接受和实施企业教练技术,但随着人们对教练技术的日益了解,企业对教练技术的需要在近年有可能出现强劲的势头。企业教练作为一个新的职业可能在中国逐步发展、规范和建立起来。因应这寥种发展,在中国应逐步建立起相应的教练组织机构和协会,对教练进行培训量和认证,规范教练的行为,总结教练个案,开展教练技术的研究,提高教练的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为了推动我国企业教练职业的规范发展,树立健康的职业形象,让合格的企业教练获得国家权威的职业资格,2006年国家启动了“注册企业教练”资格认证,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于发认证。企业教练资格鉴定采用平时成绩、;案例报告、论文评审等综合评估譬的方法,学员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级别的证书,包括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唯一的国家权威企业教练职业资格证书《中国注册企业教练资格证书》以59<參亨人事部高级公务员培训中b颁发的《中国注册企业教练培训合格证书》。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