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伐魏?
按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己的表白,是为了完成先帝的遗愿,必须统一中原,匡扶汉室。去年在《读书》杂志上读到一篇分析《后出师表》的文章,指出诸葛亮伐魏另有隐衷,是为了躲避阿斗将要加害于自己而采取的韬晦之计。这种说法新奇又时髦,但经不起历史资料的推敲。阿斗虽然是扶不起的君主,但绝无加害诸葛亮的念头。《三国志·后主传》评价道:“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一张白纸,看怎么写,怎么画。先帝托孤于诸葛亮,阿斗事之如父,不要说诸葛亮在世时尊重有加,言听计从,就是其死后,对所推荐的干部也一律照常使用,没有加害过一个。只是到末期,听信阉竖黄皓谗言,怀疑姜维,使姜维不敢回成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阿斗与诸葛亮是历史上配合最好的一对君臣。以君必暴虐,臣自畏缩的公式,套用历朝历代的君臣,显然过于武断。既然躲避迫害说不能成立,那么诸葛亮伐魏到底是什么目的呢?统一中原,匡扶汉室,在《隆中对》的时候可谓雄心万丈,但是到了蜀汉偏居蜀中的时候,曹魏占据大半个中国,实力悬殊,统一谈何容易?以诸葛亮的才智,明知不可为,又为什么为之呢?孟子曰:“国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蜀汉小且势力弱,长期偏安一隅,必有亡国的危险。以攻为守,以不间断的战争告诫国人提高警惕,才是长治久安的策略。诸葛亮深谙此道,所以在有生之年发动了5次对魏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