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汉时,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和穿斗两大结构体系日趋于成熟,梁架结构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室内空间,增强了室内采光,这也是建筑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两汉砖石画像及部分画像石墓的结构来看,独立承重结构的支柱在当时已被广泛采用,墙内柱及半附墙壁的附壁柱仍是支承屋顶整个荷载的主体。
二、唐代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三、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明清建筑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其间,中国普遍出现的无梁殿就是这种进步的具体体现。区别在于
1,汉代大规模使用木质结构,宫殿庞大,对支柱的要求高,但在砖石的使用上还不够。风格大气。
2,唐代虽然木质结构使用众多,但寺院开始大规模使用砖石材料。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较小,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多用门板和直窗,风格庄重朴实。
3,明朝由于制砖的工艺发展迅速,普通民居开始使用砖结构,随着琉璃瓦的产生,官方建筑已经标准化,定型化。但民族建筑发展迅速,特别是园林建筑。风格呈现多元化,地方特色显著。
4,清代建筑发展迅速,工艺娴熟,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普遍出现了无梁殿,节省了大量木材。风格呈现简单化,比较简洁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