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寨”,很多人都会有一种不屑,但这并不能阻挡“山寨”大行其道,其实只要你留意,生活中“山寨”现象随时可见,比如汽车行业(BYD)、服装行业(多不胜数)、家电行业、手机行业、娱乐行业(山寨剧、山寨明星)……当然了,食品饮料行业亦然,在这次秋交会上,我们就能看到很多貌似“可口可乐”“雪碧”“鲜橙多”的东西,其中被“山寨”最厉害的恐怕就是“六个核桃”了,以数字命名的核桃露都在大肆宣传和推广自己。
“山寨”行为不单单是小企业的专利,许多大企业也精于此道,比如哇哈哈,很多人都认为哇哈哈是“山寨”的最成功的。
分析山寨行为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小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加上实力有限,前期靠“山寨”是其解决生存的有效途径,即使小企业能够在产品上做到创新,也很容易被大企业“山寨”而超越,最后成了为别人“养孩子”,所以,小企业走“山寨”路线很容易理解。至于大企业,尽管有创新能力和新品培育能力,但是如何规避风向才是大企业考虑的重点,“山寨”正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
所以,要客观的认识“山寨”,需要我们有一种正确的态度,不能鄙视之,也不能大肆鼓吹之,山寨只是企业参与竞争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山寨之后企业如何超越、如何重塑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何做出自己的差异化来。
对于大企业或欲以有所图谋的中小企业来讲,山寨的同时必须着眼于超越或差异化,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否则只能是低端的价格竞争。山寨企业要想获得差异化或超越对手,有三种有效途径:
一种是包装的差异化。比如何其正以PE包装形式区分王老吉易拉罐装;比如七个核桃用利乐砖装区分六个核桃的易拉罐装等等,简单的包装差异化不是目的,二是通过包装的差异化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和渠道。
一种是产品概念的超越。比如可口可乐的原叶茶,就是用“原叶泡制”从概念上超越对手的“茶粉冲泡”;果粒橙也是以看得见的果肉,强调产品品质。概念上的超越必须以实实在在的品质和工艺为支撑,以此放大产品的品质优势。
另一种是品牌重新定位。品牌重新定位的目的是为了切割原有的细分市场,找到最有价值的细分消费群体,以此获得某一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比如我们还拿核桃露饮料为例,虽然养元已经足够强大,但是后来者还可以通过精准定位于儿童市场或中老年市场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相应的只需要在产品概念或工艺上略作调整,以满足新的细分市场的诉求即可。
对于那些无法对山寨做出超越的纯粹靠混淆消费者过日子企业(一般都是靠山寨混饭吃的),我想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他们一定不能只是满足于靠模仿过日子,而是更应该着眼于如何创新和培育出属于自己的“孩子”,那样才是一个企业该有的思维,而不是混江湖的“山寨”明星。
温馨提示:
⑴摘自实战红色管理创始人孙军正老师培训课堂经典案例。孙老师是中国实战红色管理创始人、中国红色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红色管理学会会长,他根据多年的管理及培训经验,将红色精神与西方管理巧妙结合,将理论性、实践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讲解深入浅出,演绎通俗易懂。
⑵长期诚寻全国各地培训机构全面代理孙军正老师主讲的核心课程,以实战型管理培训助力本土企业快速成长。邀请孙军正老师授课或代理孙老师课程者可直接联系他的助理(登陆:“中华讲师网”,打开“联系方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