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都有两种员工,一种像老鹰,一种像鸭子。老鹰能在高空盘旋注视四面八方,能捕捉到地面上的猎物;而鸭子却只能在水面上生活,整天只会嘎嘎叫,什么都不会做。所以,任何企业都愿意拥有老鹰式的员工,因为他们不喜欢张扬却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不愿意拥有鸭子式的员工,因为他们只会坐而论道却不付诸行动。
我曾经问过许多公司的管理者:什么是他们评价员工的标准?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业绩。
考核员工能力的标准,是你的业绩,惟有你的业绩才能体现你的价值,得到你应得到的报酬;考核领导能力的,是领导的业绩;考核企业综合实力的准绳,是企业所取得的业绩,股东、公众、国家都是通过察看企业年终收益来判断企业成功与否。
如今,百年老店为数不多,而一些存活了两三百年仍保持旺盛生命力,并不断赢得佳绩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大多企业仅有三五年的存活期,随即就光华尽失,“香消玉殒”了。生命力之脆弱,生命周期之短暂,无不令人扼腕痛惜。这些企业的死因或许有多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忽视了每一项投资、每一次并购、每一个计划、每一步行动所要产生的业绩。
在职场中,优秀的员工在公司中一切以业绩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完成的工作更有价值。
业绩是行动的落实、目标的实现、任务的达成,是赢得胜利、取得成功的标志!一次没有业绩的工作是无效的,是没有价值的;而一次与目标结果相反的结果,则是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可能会毁掉一个企业!以业绩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才能确保每一次任务、每一个行动都具有实际效用和价值!
有些企业管理者雄心勃勃,制定了一些非常宏伟的战略计划,然而却在实际运作中屡屡受挫,不仅战略计划无法实现,员工的自信心也大受打击,使企业陷入了市场和财务的双重窘境,难以自拔。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将行动与结果分离,将结果抛至一边。
20世纪90年代初期,IBM信用公司推出了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项目。其具体做法共分五步,而要完成这一流程则需要长达两周的时间,在漫长的等待中,销售代表和客户根本不知此项申请公文旅行到了哪个驿站,电话询问也不得而知。于是,那些没有耐心的顾客,纷纷弃IBM而去……后来,IBM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并大刀阔斧地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使这项历时漫长的审批工作,仅需4个小时即可完成,从而赢回了客户的心,保持了市场优势。毫无疑问,行动仅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客户满意才是所追求的结果。
许多人说:“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但如果怀着这种所谓的“超然”的心态去做事,其结果往往是失败。可以说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见仁见智,而对于失败却往往只有一种解释,即失败就是一个人没能达到他所设定的目标,而不论这些目标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不论你在过程中做得多么出色,如果拿不出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一切都是白费。的确,没有结果的付出只是在做无用功。竞争就是这么残酷无情,不论你曾经付出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少努力,只要你拿不出业绩,那么老板和上司就会觉得他付给你薪水是在浪费金钱。相反,只要你有傲人的业绩,老板们就会重视你、认同你,而不管你的过程是否完美、漂亮。
在今天,你是因为成就而获得报酬,而不是行动的过程;你是因产出而获得报酬,而不是投入或者你工作的钟点数。你的报酬是取决于你在自己的责任领域里所取得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这个世界不会在乎你的自尊,这个世界期望你先作出成绩,再去强调自己的感受。”是的,在现代社会中,令人满意的业绩才是你挺胸做人,傲视群雄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