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红润,湿燥适度,肠胃健康。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是疾病进入人体的门户。由不洁食物引起的各种传染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肥胖和贫血等都是与食物经口而入分不开的。病不但从“口入”,而且病也可以从口唇、口腔的形态、色泽变化反应出来。
口唇,民间称为嘴唇皮,它由上下两片唇组成,围成了嘴巴,医学上叫口唇,唇有美容作用,尤其是嘴周围一圈发红的区域,解剖学名称为唇红。唇红部的血管比较接近粘膜表面,所含毛细血管丰富,正常人唇红红润,干湿适度,且润滑有光。而口唇形态色泽异常,常表示体内有病。观察的方法有:
望口腔的形态
正常口腔是平整光洁的,如果口腔黏膜红肿、起水疱、发生溃疡或者出现黄白色斑点,有时伴有发烧、疼痛、不能进食,这是患了口腔炎。平时,口腔内有无数的细菌,一旦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便繁殖起来,引起口腔黏膜、齿龈、舌体发炎,有时也可由病毒或过敏引起。
烟酒过度、身体疲劳或假牙、龋齿刺激时也可引起口腔炎。有的妇女每逢月经来潮时,会出现周期性口腔发炎。
望口唇的形态
口唇干燥:患者嘴唇发干,常用舌尖去舐,甚至发生唇裂,多见于高烧、气候干燥、缺水和爱蒙头睡觉的人;缺乏维生素B和很少吃新鲜蔬菜、水果、杂粮的人也多有发生唇干现象。唇炎也是引起唇干的一个重要因素。唇炎的主要表现是口唇干燥、脱屑、皲裂、进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时会感到疼痛,说话或大笑时口唇会皲裂出血。重者口唇发生肿胀、水疱、糜烂、结痂等,由于剧烈的灼痛,会妨碍进食和说话。唇炎最常见的病因是使用口唇化妆品后过敏。另外,口唇干燥还见于经常大量饮酒者和慢性胃病患者。
口唇糜烂:多是脾胃有热,常见于慢性肠胃病。初生儿口唇溃烂要警惕是否得了遗传性梅毒。如果口角嘴唇处发生糜烂,并有红斑、水肿、渗液、皲裂、脱屑等,口角处可见向外辐射状的皱纹,多为双侧口角同时发生,也有个别发生于单侧的,这是得了口角炎,俗称烂嘴角,是口角部位皮肤和黏膜的炎症。
望口唇的颜色
泛白的唇色,为血虚的特征,血液循环弱,冬天四肢冰冷发紫,若营养失调,起居不良,容易导致贫血。
唇色发白:若双唇淡白,多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常见于贫血和失血症;若上唇苍白泛青,多为大肠虚寒、泄泻、胀气、腹绞痛、畏寒、冷热交加等症状间而出现;若下唇变苍白,为胃虚寒,会出现上吐下泻、胃部发冷、胃阵痛等现象。
唇内黄色,有肝炎迹象,若黯浊,肝胆一定不佳。
双唇变黄而燥,脾脏分泌工作有碍,削弱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及辅助造血功能,很容易受感染。
唇色淡红:多属血虚或气血两虚。体质虚弱而无疾患之人可见此唇色。
唇色火红如赤,发烧,心火旺,呼吸道有炎症。
唇色深红:唇色火红如赤,常见于发热。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伴心力衰竭者,当缺氧时呈绛紫红色,临床上称为发绀。唇色如樱桃红者,常见于煤气中毒。
唇内红赤或紫绛,肝火旺,脾气急躁,肋下胀痛,吃食不下。
上唇颜色焦枯发焦或黯红,为大肠病变,并伴有肩膀不松爽,口臭口疹、喉咙不畅、耳鼻不通等症状。
下唇绛红色,为胃热,并见胃痛、肢体重滞、噎呃、腹胀等症。
唇皲裂,是指口唇出现裂隙或裂沟,古称“唇裂肿”、“唇燥裂”,是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或脾胃热盛及阴虚火旺的征象。
唇色泛青:为气滞血淤,多是血液不流畅,易罹患急性病,特别是血管性病变,如血管栓塞、中风等急暴之症。
唇青紫,现代医学称为“紫绀”,这是机体缺氧或药物中毒的征象。常伴有面色暗红或淡青,胸闷不舒或时有刺痛,心慌气短,舌有淤斑淤点等症状。
唇色发黑:环口黑色是肾绝、口唇干焦紫黑更是恶候。若唇色暗黑而浊者,多为消化系统有病,时见便秘、腹泻、下腹胀痛、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若唇上出现黑色斑块。口唇边缘有色素沉着,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若在唇部、口角,特别是下唇及口腔黏膜上有褐、黑色斑点,有时很密集,没有不适的感觉,则可能在患者的胃肠道中发生多发性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