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伟,廖志伟讲师,廖志伟联系方式,廖志伟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阿里系互联网电商实战专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廖志伟:京东刘强东:京东为什么要开放?
2016-01-20 3937
??

新浪微博:@电商培训师廖志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jackielzw

eMarketer预测,今年美国智能手机用户将达到1.905亿,占网民的73.4%,总人口的59.3%。到2019年美国智能手机用户将接近2.368亿,占网民的85.5%,人口的71.4%。

京东刘强东

根据最近的调查,这些用户也许比我们想的更对智能手机上瘾。2015年5月Gallup调查了美国智能手机用户,52%的受访者表示一个小时检查手机好几次,11%的受访者几分钟就检查一次手机。1/5的受访者每小时看一次手机,约1/4的受访者表示一天看几次。

但是,深入调查显示这些用户否认他们有多依赖手机,不足半数受访者(46%)表示不能想象没有手机的生活。这么表示的女性受访者比例比男性受访者高10个百分点,而且年轻用户更可能这么表示。

iOS用户更依赖智能手机。这部分用户也是有吸引力的群体,因为他们热衷于升级系统。51%的iPhone用户表示一提供更新他们就升级,相比之下,40%的Android users会这么做。同时,近6/10的Android用户只有在不工作或无聊时才会玩手机,相比之下47%的iPhones用户这么表示。

受访者在没有手机是否能生活方面有些分裂,42%的受访者表示即使想到手机丢一天也会感到恐惧,考虑到他们频繁使用手机这一点就合理了。年轻女性更可能这么表示,30到49岁女性用户排第二。在男性受访者中,30到49岁的用户丢手机最可能会焦虑,紧随其后的是18到29岁。

今年美国广告商将在移动广告方面投入287.2亿美元,年增幅50.0%,站网络广告支出的

几年前,我曾赴京东商城总部专访刘强东。那时京东商城虽是“小霸王”,但并未如今天这般牛气。访谈结束后,朋友问对刘强东的印象,我说:柔和中霸气侧漏,已有大佬气象。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篇文章并未能在杂志公开发表。今天细细读来,依然有其独到见地。

近日,京东重磅投资43亿元入股永辉超市,在开放平台的建构上又迈进了一大步。那么对于开放平台,刘强东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这篇访谈像是沧海遗珠,今夜首次对外发布。

Q&A

潘东燕:京东商城当前的平台开放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跑马圈地先于运营效率?

刘强东:交易额不是公司价值的体现,京东增长的快慢是由整个大的市场环境决定的。我们从来没有追求过销售额和发展速度,我们追求的是卖出的每一个包裹都能为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带来价值。

平台开放与否和公司战略相关。京东选择开放的原因在于:经过这么多年持续的物流投资,有了大量富余的物流能力,能够服务于其他商家,所以选择开放。此外,研发方面也都跟得上。京东开放主要基于两个出发点:一是大量商家可以分摊京东高额的物流成本;二是平台的产品越多,用户访问的频率就越高,滞留的时间就越长,平台粘性就越大。

对于品牌直销频道,我们没有任何明确的数字要求,一切以客户体验为准。因为一旦有了数字上的期望,就会降低对品质要求。多少卖家,多少销售额,多少利润,这些都不是我们的追求。哪怕五年后只有一个卖家,我们也要确保这个卖家是合格的。

Q&A

潘东燕:京东的开放模式类似于“网上苏美”,这种模式与合作企业在资金结算、物流供应和自营业务等方面都会产生一些冲突。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模式?

刘强东:电子商务在互联网应用里相对来说是比较另类的。许多互联网企业是从技术上做应用接口的开放,而电子商务更多是对物流仓储和IT系统的开放共享和连接。一个是前端,一个是后端,二者有本质区别。

电子商务公司的用户粘性比较低,持续优质的购物体验非常重要。我在京东反复强调,注重客户体验就是京东这么多年高速增长的法宝。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客户都满意,但一定要保证绝大多数用户满意。京东商城之所以能生存这么多年,这是最核心的一点。

品牌直销频道的最大难点是对商家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的控制。如果要求非常严格,商家的数量就会非常少;如果降低对商家的要求,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又会跟不上。这就有个思路问题。京东的做法不是让商家一下子涌入,鱼龙混杂。

我们准备用5到8年时间分批次、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做这个事。确保第一批成功了,才会引入第二批。各个入驻批次对厂商的要求是一样的,只是数量上要循序渐进。我们没有能力短期内去甄别海量商家的品质,这是甄别能力上的限制。京东和淘宝不是一个概念,我们是为了更好的客户体验,而他们是为了交易额。

京东不是淘宝那样的集贸市场,我们要确保商家一定是品牌所有者,这是最重要的。对于入驻品牌,我们要求它们都是知名品牌。品牌所有者就不可能去卖水货和假货,产品品质就得到保证。

京东将物流、支付、IT系统、售后客服等打包为商家服务,以确保服务质量的整齐一致。这样,产品品质通过品牌所有者获得保障,服务品质通过京东一整套的服务体系也获得保障。电子商务行业的洗牌,最后能胜出的一定是购物体验做得最好的公司。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反复强调入驻商家的质量,以及要自己控制服务体系的原因。

Q&A

潘东燕:有分析认为,平台型企业要具备三种能力——开放网络的服务能力;资本、技术、网络的路口控制;游戏规则的制定和监管,如商户的管理和促销活动的整体协同等。目前京东在这三方面做得如何,挑战和难点在哪里?

刘强东:和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开放相比,电子商务企业的开放更复杂,难度更大。我们没有应用型技术的开放,而是前后端(物流、IT系统)的整套技术体系向商家开放和对接使用。

电子商务是一套严肃的系统,它不可能也不用玩花哨,客户来这里就是购物的,不需要眼花缭乱的东西。

开放网络的服务能力、资本和技术的路口,这方面我们没有问题。我们几批次数十亿美金的融资,重点投入的方向都是物流和IT系统的研发,研发队伍超过4000人(近期数据)。所以,资本和技术都没有问题。

至于平台的游戏规则。举个例子,进入京东平台是有门槛的,有门槛才有动力。对于商家,我们有一整套考核体系。有底线,但不苛刻。如销量、投诉率、时效率、回复率、好评率、服务好评度等。我们的考核不是整体的加分,而是每一个小项的底线分数。月度考核,达不到要求就要撤出京东商城。这也是我上面说的,要花5到8年来做好品牌直销频道的原因。

又如,入驻商家产品的定价我们不干涉,但有个基本要求:不能比其他平台的东西贵,只能更便宜。事实上,一般都会便宜一些,因为我们收取的佣金少一些,没有广告和排名。我们的佣金只按照总的销售额提成。

对于自营商品和平台商户商品的“左右手互博”问题,在京东平台上,同样产品默认的是以价格为基准,谁的更便宜就先看到谁的。当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其他标准来找寻商品。平台一定要允许充分竞争,促销活动之类完全是商家自己来做决定,我们不会干涉,京东自营商品只玩自己的。

最大困扰是整个电子商务的环境目前还比较差。假货、水货太多,导致网民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度太低。新的卖家要花巨大的成本来获得第一个订单,转换成本比较高,这是京东商城和入驻商家要一起突破的地方。

Q&A

潘东燕:对于平台开放可能形成的模式创新,京东是如何考虑的?

刘强东:京东开放平台的优势在于,开放模式会给商家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和交易效率的提升,同时将这种优势带来的价值让利给合作伙伴。和苏宁、国美相比,京东会让与我们合作的厂家多挣1到3个点的利润,同时我们的账期也比较短。

而苏宁做了网上商城后,没有改变和原有供货商的所有条件。新的模式要给公司带来价值才有意义。沃尔玛线上增长很快,但整体业绩每年都在下滑,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看好沃尔玛线上业务的根本原因。

相对于可能形成的商业模式创新,我们更强调的是执行过程中的微创新。我认为电子商务是可以长期维持其价值的,模式非常简单,但做电子商务需要大量微创新和细节创新。

所以未来我们也不会从模式角度去推倒重来。京东做了大量的微创新,如“211限时达”、“售后100分”、“可视化配送跟踪系统”、“面向全国的实物团购”等等,这些创新可能不会给人以震撼和冲击,但会给消费者创造越来越好的购物体验。

Q&A

潘东燕:谈谈你理想中的京东开放平台?

刘强东:现在京东考虑竞争对手是从产品角度,与模式无关。书籍方面,当当是对手;家电方面,国美和苏宁是对手;淘宝什么都卖,它一定是我们的对手。我们是从流通这个商业形态对标竞争对手,而不是经营模式。

京东的经营模式和理念是最简单的,没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就是品牌产品、价格便宜、速度更快。三岁小孩都明白的道理,但不一定都能做好。

比如注册流程是否顺畅、支付是否便利、包裹的处理是否足够快、售后服务是否足够贴心等。我们只强调执行,一定要执行得最好。品牌产品不用说了,价格便宜,因为我们的扣点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背后的原因是我们自建物流。

至于理想中的京东开放平台,在保证客户购物体验的情况下,它做成什么样都可以——占总体销售规模的10%还是90%,都无所谓。它到底未来还是京东物流成本的分摊者,或者已经转变成京东物流扩张的动力,也都无所谓。一切顺其自然。

Q&A

潘东燕:你如何理解“开放”这个词?

刘强东:“开放”只是一个相对的形容词。男人为什么叫男人?是相对于女人而言。不同公司、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不同模式,在开放上都有不同。你找不到任何一家公司绝对封闭或开放,朝鲜的外交官还要满世界跑呢!最终只是一个比例问题。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