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碎片化学习,愚弄了我们
文/钱科宇
因为,线下的很多事都被互联网革掉了命。
首先说“互联网+”好的方面,出租车行业就不用说了;旅行、交通、酒店行业的价格透明化了,也算是利好;零售业和服务业因为有了“差评”机制,也变得规范起来。
然而互联网上的碎片化知识,对“学习”这件事的负面影响之大,却是让人始料未及。
前段时间,我和一位好朋友相隔十年后见了面,听他聊了很多新事物、新概念、新理念,顿时让我无地自容啊。相比之下我这个讲课的人显得很跟不上时代。欣喜之下,我们达成了一项合作,共同开始创业。然而,几天过后当我们的团队开始工作时,却发现他对于那些概念只知其一却不知二和三,更谈不上实际应用了。
这种情况绝不是个案,也不仅限于屌丝们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是在各个领域小有建树却又不上不下的那一群人,也许是他们记忆力超强、或许是口才惊人,他们更愿意对高大上的理念津津乐道,在饭局和茶桌上作为谈资,以表明自己并不落伍,但其实经不起一问。
掌握信息量的多少,一度被误认为评价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标准。真正在某方面开展系统化学习,反而显得不合时宜。
知识就是力量,但碎片化知识并不是知识,只能说是信息。信息不代表力量,信息只能说明“你听说过的”,而不代表“你已经懂了”。信息更需要有效的处理才能有用。所以重点不在信息量多少,而在于接受信息的那个人是谁。他是怎样的一台“信息处理器”。
碎片化知识很多,除了商业领域,同样也充斥着文化领域,比如茶道、养生。
碎片化内容本身并不是不对,但每一个碎片知识都关联着其他很多领域。如果是让这些有相关知识储备的人读到碎片,则可以是锦上添花。反之,则反而成为一个人脑子没用的“垃圾”。
垃圾多了的人,相对脑子空空的人更多了一份骄傲自满,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反而成为其学习之路的障碍了。
那些无处不在地兜售碎片知识的人,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么做意味着什么。但是快节奏的生活夺去了人们静静读书的大好时光。所以投大众所好的各种网络文章、音频视频也就粉墨登场了。
碎片越多,空余时间越少,时间越少,碎片越受追捧。对于今天的神一般的网络知识大咖们,未来不知会如何评说他们对学习的影响。
那我们如何应对碎片化知识?如果某段文字确实引起了你的兴趣,那么就找到其相关的典籍从头到尾的学习。这样做的好处则是显而易见的。
与其用一生时间读过无数的知识碎片,不如静下心来每天用一个小时读某本书的一段,连续两周把这本书看完。因为毕竟这样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然后再用一段时间去实践和验证他,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碎片化学习,真的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