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致星,郭致星讲师,郭致星联系方式,郭致星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知名实战派项目管理专家
49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郭致星:为什么所谓的成功人士(赚了大钱的人)低学历的人反而更多?
2016-01-20 10415

为什么所谓的成功人士(赚了大钱的人)低学历的人反而更多?

之前,我写了一篇文字《为什么当上了老板的都是当年的坏同学?》,不少朋友纷纷发表见解。今天,我试着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高学历并不能涵盖所有优势,并且高学历也耗费了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最重要的一点是,低学历的人离市场更近,而高学历可能并没有带给你市场需要你懂得的知识和技能。

市场险恶,从来富贵险中求。低学历的人多年在市场中拼杀的经验远比书本上的教条更生动。别人从书本上学知识,他们在社会上用血的教训长本事。现实的教训永远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也是让一个人快速成长的。”

 

为什么亿万富翁(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中低学历的人也很常见?

在现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但大多数人并不太理解经济学。对经济学的概念,常人大致的印象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1经济学是谈钱的,是一门专业,跟日常生活没太大关系;

2经济学可能比较复杂,我们不需要明白,也搞不明白;

3A经济学家说过的话,一定有B经济学家出来反对;

4经济学家说没有通货膨胀的时候,大家都已经非常小心和紧张了;

5】股市中评论家们常常是事后诸葛亮!

当然,这种印象大致是对的。


 

现代科学总是从一些基本原理出发,然后,从一个人类的生活领域或问题领域入手,开始一个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转变,主要通过:高等数学的引进、建立复杂的数学公式,发明很多的专业词语,使问题更加抽象化。

一句话,如果你看不懂,那就对了。

 

经济学大致也是如此。比如,很有可能你不了解这样的词语:成本、比较优势。但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或者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当然,国人对这些现象的总结常常成为一句句俗语,我对此的认识是:千万别把俗语当知识,你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从老祖宗的俗话说起——迟早被中国俗话玩死!》。

 

经济学的使用,一直限制在经济领域,这真是一种浪费。其实,其基本原理,也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每个人的生活。

 

经济学貌似在谈稀缺资源的配置。其实,也可以说是:在谈选择。

我对经济学的大致印象是这样的:经济学,就是研究在有限资源或条件下,人会怎么做?是什么样的动机决定了人会舍弃什么,保留什么?设计什么样的机制会导致一个基本可知的结果。

 

经济学,是一种梦想和人性的游戏。因此,了解一点经济学常识,生活可能会变得更美好。

 

经济学法则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大学生毕业后,就开始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考研。如果研究生毕业后,还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考博。

这种思路的逻辑是这样的:学历决定出路。学历高,读完书后,自然在社会上,比别人拥有更大的竞争力,更容易抢到一个可以获得高薪的体面位置。

所以,不难理解,我们的整个中小教育抽疯似地做题、考试,千军万马要过独木桥。

这种完全基于学历竞争的策略,有几个基本的常识错误:

 

1】如今的学历,已经跟能力不是一个概念。当今的企业,看重的是员工的能力和贡献,学历是次要的;

2】考研或考博,要看什么时候。大多数考研的人认为,延迟2年进入社会,自己有可能有更大的优势。

 

人总想准备的充分一点,再面对工作选择的机会。想法是听起来很有道理的,但读研的成本,不在花费的学费上面,而是2年的时间,还有很多的机会成本。试想两个人,一个人读研毕业,另外一个已经在某个行业有了2年的工作经验,这种机会差异,很少被人注意。

如今的大学已经今非昔比,我建议在你能保证没染上好吃难做的恶习前赶快离开,投入到生活的洪流中,好歹在残酷的生活面前,还能够迷途知返,一切都还来得及。越是怕离开的人,内心就越是挣扎,就越是不敢离开。

学校是个避风港,只要能花着父母愿意支付的钱,把工作能推多远就多远,直到你不好意思再推下去为止。

你会得到什么呢?你付出了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可能连自信都丢了。

一个读书人,最后把读书当成整个一个生活了,不知道该说是爱好呢,还是说逃避呢。

书不是这样读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今天的胆怯和犹豫,总有一天,生活会让你全部偿还。

与其将来痛苦,不如现在就痛苦。年轻时痛苦会很快过去,而未来痛苦,可能就是一生的痛苦。

 

经济学法则 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们每个人跟博尔特100米都没戏。因为他是世界第一。但说不定有一天他退役后,我们中会有人做他事业的代理人。跟着明星,某方面不一定比他强,但不一定比他赚钱少。我们在某方面比博尔特有比较优势。

按照我们教育思维的理解:A如果比B学习成绩好。那么,A就比B更有出息。这种竞争思维,并不能解释一些真实的社会现象:为什么低学历的人也能成为亿万富翁?

通过考试成绩筛选出来的人,大致基本上可以证明其自身的素质是不错的。但这不是经济社会运转的逻辑。

经济社会的运转逻辑是这样的:从给别人提供产品或价值的交换中获利

会读书的人,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占到了一个成功企业里面的一个高管的位置。他通过企业的获利,获得自己的报酬。他个人肯定是非常的能干。

而一个不太会读书的人,也有可能创立一个成功的企业:他可能不太会记住书本上的东西,但有可能对市场非常敏感,人们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他就去捣鼓什么。

不断试错是他的本性,他可能也不想是否符合MBA教材,或许MBA是啥也不知道。他们的脑袋里成天想的就是如何才能赚钱。自利的动机,总是使人对市场需求非常敏锐,他们找到了别人的利益所在,就找到了自己的利益所在。但是,他的很多行为却在实际中符合了经济学规律。

他自己懂得不多,但他知道哪些人懂,他目前需要什么。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在专业上不如别人,但是在整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控上,他可能拥有很大的比较优势。

更重要的是,有可能优秀学生还在大学里学着谈恋爱、散步的时候,他们已经灰头土脸地失败过很多次了。当优秀学生开始满大街为找工作而奔波的时候,过去的差等生,已经创业成功。然后,他们开始把优等生招聘进来,给他们打工。

 

正如并不是所有低学历的人都可能成功一样,学历高的人一样也会不成功。学历是一种经历,不是包票。

学历也可能是一种成本,你能不能担负的起,还需要仔细掂量

学历能证明你曾经学过些什么,但它不能说明的是:如果你要成功,还需要哪些东西。

会读书不一定是优势,不会读书也不一定就是劣势。

 

生活已经向我们展示过了读大学的客观现实:

1】很多人都可以读大学;

2】读大学需要4年时间,还要很多钱;

3】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是自己的事情,没学到知识,不是大学的责任;

 

一句话,无论干什么,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埋单。所以,是否读大学,不是一个人是否可以成功的理由。

读书是有用的,但是,读书也有成本。不计成本,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选择。

相反,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机会,可以勇敢去尝试,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思考别人的需求,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利益。

即使他没有读过大学,但他已经拥有了企业家的精神,他可以通过创造和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从经济社会的自然法则中,获得巨大的财富。

 

所以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说的是一个自我认知和定位的问题。

 

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很简单:如何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并合理利用经济的规则来创造财富

那种按部就班,习惯于占座和稳定的心态,可能并不是一个最有优势的竞争策略。我读过很多经济学书籍,这些书籍大多是大学里的教授们完成的,常让普通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着发晕;总给人一种感觉:经济学好像距离生活很遥远。

经历了很多痛苦的阅读后,我的建议:“经济学工作者们,你们最好能写一些通俗的书籍,告诉大家:经济学会怎样影响我的个人生活和行为。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