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态度:
精益求精
陈馨贤
成功的组织与失败的组织的差别往往是在细节上,优秀的员工与不称职的员工的差别往往是在职业化态度上。成功的组织总是告诉自己要不断的进取,追求一个又一个高峰。失败的组织总是告诉自己今天有钱今天赚,明天的事情明天再去考虑。优秀的员工总是告诉自己要精益求精,对工作、对客户、对同事、对自己。不称职的员工总是告诉自己差不多就行了,那么认真干吗,于是游戏于工作之间。
差不多,真得就是差不多了吗?在胡适先生笔下有这件一个差不多先生: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胡适先生幽默手法讽刺了对待工作不够精益求精的职业化态度。而同样的,我们也能看到由于对待工作、事业的精益求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成就。沃尔玛主要经营的是各种“百姓商品”,除了低价外,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这就是提供“可能的最佳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点,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管理规则。有的规则近乎达到了苛刻也是完美的程度。比如,要求职员保证做到,“当顾客走到距离你十英尺的范围内时,要温和地看着他的眼睛,向他打招呼并亲切地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对顾客微笑时“露出八颗牙齿”,因为露出八颗牙齿微笑让人感到最真诚、最亲切,也最好看。沃尔玛的“十英尺态度”和“八颗牙微笑”是建立在对顾客消费心理认真、细致、准确揣摩的基础上的,因而具有科学性,为顾客所称道。精细服务不能想当然,既要有成熟的经营理念,更要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孔子《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告诉我们都是一种职业化的态度——精益求精,面对工作,只有我们具备了精益求精的眼睛才能发现工作中的种种问题。面对困难,只有我们具备了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发展,只有我们持续不断的坚持精益求精,我们才可以走到最后。
文章来源于:https://www.zhiyehuapeixun.com/188588.htm
相关文章:
全员实干精神:https://www.zhiyehuapeixun.com/187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