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淼清,魏淼清讲师,魏淼清联系方式,魏淼清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电力\能源\安全\法规\党建\演讲\营销\多媒体\软件开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2018-10-11 3212

一集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题展开,分三个段落。

第一:什么是为民?主要内容以总书记所引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曾在梁家河修建第一口沼气池的故事,阐释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实践。

第二:为什么为民?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弘扬焦裕禄精神,阐释如何做到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第三:怎么样为民?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为切入点,通过讲述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故事,阐释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如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整体阐述

主持人康辉:

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我是主持人康辉。

首先要欢迎今天来到节目现场的北京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们,欢迎各位。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的文化自信当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关联。总书记也曾经强调,在新时代要推动中华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方面,总书记本人率先垂范。我想大家都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在他一系列重要讲话,还有文章当中,无论是谈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际场合阐明中国的原则、观点、立场,抑或是在基层和干部群众倾心地交谈,总书记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而这些华章佳句,又和总书记朴素的大众化的语言,鲜活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让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

《百家讲坛》的这个系列节目,就是想邀请大家,来重温总书记重要的讲话和论述当中的那些用典。每一期节目我们会邀请一位思想解读人,一位经典释义人,和大家一起学习思想,领悟经典,感受平“语”近人。每一期的节目,都会有一个主题,这期节目的主题,就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同时它也充分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石。

那么在“为民”这个大的主题之下,总书记有过哪些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当中的那些用典体现着怎样的治国之道、文化精髓?总书记又是怎样身体力行、切实为百姓做实事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这期节目要解读的内容。

好,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本期的思想解读人,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宁教授。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大家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面,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与经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面,有许多关于“为民”的精彩论述,总书记不仅很熟悉也经常引用,而最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2012年11月15号,他当选为总书记之后,在会见媒体记者朋友时的深情表述。

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这个概念出现了203次。困难群众是他始终的牵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他执着的坚守。总书记一系列关于“为民”的论述,集中起来就是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思想的内容特别丰富,它的要点大概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什么是为民;第二,为什么要为民;第三,怎样为民。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总书记是怎么说的。

第一段落

微视频一:

清代郑板桥,以画家、文学家著称于世,长期在河南范县、山东潍县担任知县。他重视农桑、赈济灾民,案无留牍、室无贿赂、清正廉明,深得百姓拥戴,其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成为千古流传的爱民心声。

主持人康辉:

刚刚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在2014年的5月9号,他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时候,讲到的一段话。就是在这次讲话当中,总书记引用了清代的郑板桥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总书记特别喜欢的一首诗,所以他在很多场合都引用过。为什么这首诗会让总书记如此地重视,这首诗当中体现的是怎样的一种爱民和为民的心声呢?接下来我们请出本期节目的经典释义人,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为大家做讲解。经典释义人王立群:

郑板桥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学者、画家。总书记所引的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山东潍县担任知县的时候所写的。这个诗的题目比较长,题目叫《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潍县”是他工作的地方,就是今天山东的潍坊。“署中”就是在县令的县政府的办公地点。“画竹”是因为郑板桥本身就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而且特别喜欢画竹子,所以他画了一个《风竹图》。在这个《风竹图》上,他题了一首诗,这种诗古代叫题画诗。“呈”是呈送。“年伯”是当时的一个说法。什么叫年伯呢?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说,同一年科考考中的人,这些人的长辈叫年伯;第二种说法呢,就是说自己的父辈,当年考中进士了,那么自己的父辈同榜的进士也叫年伯。“包”是这个巡抚的姓,他姓包。这个“大”是个敬称。“中丞”是个职官,在清代是指巡抚一类的官。最后的“括”是他的名字,叫包括。所以郑板桥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包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在衙中,官府之中,听见外面的萧萧的竹声,萧萧形容竹声的。“疑是民间疾苦声”,“疑是”,用得非常妙。好像我听到的是民间的百姓的呻吟之声。“些小吾曹州县吏”,我们这些地方上的州县小吏。

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是说这个外面的这些竹子,无论哪一枝哪一叶,都关乎着我的感情。

郑板桥写这首诗的时候,潍县正在闹大灾。怎么解决当时灾民的生活问题呢?他搞基建、搞土建,让老百姓、灾民参加土建。你来这儿干活,我就给你钱,就管你饭,解决灾民的这个没有粮食吃的问题,所以郑板桥这首诗表达了他非常深切的爱民之情。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王立群教授的讲解,那王立群教授的讲解,让我们对于总书记引用的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书记浓厚的为民情怀,你从他的话语,从他的眼神当中都能够体会到。那这种深沉的为民情怀,又来自于哪里呢?总书记经常会回忆起,他在陕北梁家河那七年知青岁月,他曾经这样说,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那么总书记说的这个大学问到底是什么?教给他这些大学问的又是谁?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和梁家河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我们继续请思想解读人,郭建宁教授为大家解读。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什么是为民?为民就要把老百姓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以人民为中心。我看过一段关于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采访。他是这样说的,在我这一生中,我觉得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两种人:一种就是那革命老前辈。还有一种,就是我那陕北老乡。

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回到陕西延川梁家河看望父老乡亲,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那时候我离开了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我的心留在那里。那时候我就想,以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那是1974年,同志在梁家河修建了当时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后来呢,又陆续地修建了42个沼气池。这就为当地老百姓的照明做饭排忧解难,解决了大问题。这个沼气池反响很好、效果很好。这是同志为当地老百姓办的许多实事其中之一。那么总书记和梁家河到底有怎样的血脉联系?背后还有哪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和细节?这些问题应该说梁家河的老乡最有发言权。

主持人康辉:

那今天我们在节目现场,就特别请到了梁家河的一位村民,张卫庞张大爷。我们掌声欢迎他。

好,张大爷,您好,请。

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张卫庞张大爷呢,当年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时候,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是在张大爷家搭伙的,现在的年轻朋友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搭伙,搭伙就是把饭钱交到张大爷家里,然后每天一个锅里吃饭。那张大爷跟我们年轻的朋友讲一讲,当年总书记怎么开始到您家去搭伙的?

嘉宾张卫庞:

他每个月拿40斤粮,粮食都搁我们家,就跟我们家一块儿吃饭。将近吃了一年,吃到1975年上清华大学为止。

主持人康辉:

总书记当时去上大学的时候,村里的人特别舍不得他。

嘉宾张卫庞:

舍不得他。

主持人康辉:

全村人都去送他。您是那几个送他到县城的年轻后生之一。

嘉宾张卫庞:

因为总书记在梁家河当党支部书记的时候,他对梁家河做了很多的好事,给农民带来了很多幸福的事情,所以的话,农民都不想叫他走。就在照相馆,延川县一个照相馆照张相。14个人,是你三毛、他五毛。

主持人康辉:

大家凑钱拍的这么张照片。

嘉宾张卫庞:

凑的五块多钱,照这个相。

主持人康辉:那时候真年轻。

嘉宾张卫庞:

27岁。

主持人康辉:

四十几年过去了,大爷,后来您和总书记又见过面吗?

嘉宾张卫庞:

后来的话见过,总书记1993年回来过一回。

主持人康辉:

后来又见过一次。

嘉宾张卫庞:

2015年,他又回来了一次。

主持人康辉:

他跟您都聊什么了?

嘉宾张卫庞:

张卫庞,你收入在哪儿?关心收入,我现在有十亩果园,我的果园就是收入。张卫庞,那你发了吧,那就去看你的果园吧。

他跟过去比没有变,再糙的饭他都能咽得下,再穷的老百姓他都看得起。现在还是这个样。

主持人康辉:

再糙的饭他都咽得下,再穷的人他都看得起,一直都没变。

嘉宾张卫庞:

一直就没变。

主持人康辉:

所以总书记和梁家河,这样一种深厚的渊源,也就奠定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直到今天,还和梁家河的乡亲、梁家河的人民,有着这样的一种血肉联系。所以我们也衷心地祝愿我们梁家河,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所有梁家河的乡亲,也能像总书记希望的那样,和您一样都能发了。

嘉宾张卫庞:

一个发不行,要大家发了才算发了,才算共同致富。

主持人康辉:

没错没错。谢谢您,谢谢!

确实,四十多年过去了。无论是做梁家河的支书,还是做党的总书记、国家领导人,同志都没有变,他始终是黄土地的儿子。那么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有哪些重要的论述呢?我们再一起来看一段短片。

第二段落

微视频二: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主持人康辉:

这段论述是2014年的9月21号,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所讲的。在这段讲话里,他也有一处用典,那就是“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那这句话又出自哪一部经史典籍,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我们现在请经典释义人王立群教授给大家做讲解。经典释义人王立群:

这两句话出自《管子·牧民》,《管子》是先秦时期的管子的有关的言论跟文章的一个总集,《四顺》是其中的一章,在这一章中间讲到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关键讲这个政权的兴废,最终的决定因素都是民心。

这个管子讲这个道理,在中国古代很多文人都懂,特别是一些基层的官员,都懂得这个道理。我可以跟大家说一个《后汉书·童恢传》记载的一个官员,来说明这个观点。这个官员叫童恢,他生活在东汉末年,童恢受命担任不其县县令。《童恢传》写了这么两句话,说“一境清静,牢狱连年无囚。”这很少见啊!一个县里的监狱中间能有连续很多年不关押囚犯。这说明童恢已经把社会的治安掌握住了。

不仅如此,童恢在任期间,不其县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老虎成灾。童恢上任以后,想办法把老虎赶走,赶到山里去。这个县很快稳定下来了。那么《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写了一段赞语,说“一夫得情,千室鸣弦”。什么叫“一夫得情”呢?有一个好官员,能够得到老百姓的喜爱,千家万户的人都高兴死了。政权的兴废在于民心,而民心的去向在于官员的作为。

主持人康辉:

谢谢王立群教授的讲解。

古代的官员可以做到的,那么今天我们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做到。所以总书记对各级党委政府,都提出了要求,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的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那接下来我们继续请思想解读人郭建宁教授,来解读总书记的人民观。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为什么要为民?因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心连心,焦裕禄的事迹最感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焦裕禄的事迹,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总书记,在谈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政为民、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时候,多次提到焦裕禄。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这是1990年,当时同志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写的这首词,大家都很熟悉。“生也沙丘,死也沙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966年2月7号,新华社播发了穆青等人撰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当时在读初中一年级,是初一的学生,思政课的老师就在班上读这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个老师读的时候是几度哽咽,泣不成声。班上的同学也都流下了眼泪。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比如他在浙江工作的期间,他就以“哲欣”为笔名,发表了232篇短论短评,回答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总书记还说过,他说,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大家看,这里总书记说得很清楚,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就是我们新时代中国人的政绩观、人民观、价值观。

讲到这里,我想与现场的观众进行一下交流,听听我们的观众朋友对民生这个问题有些什么样的想法?

好,这位观众,您请。

观众:

郭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学生。因为我今年也是毕业生,我们最关注的问题,可能就是就业,就是青年学子的就业。您有什么指导,或者对我们有什么一些新的希望或者是要求吗?谢谢老师。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好,这个问题是一个好大的问题。我想可能不只是你关注,很多在座的同学,以后都要毕业,肯定都会关注。时间关系,我就讲一句话,那就是我们要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担当起我们强国一代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

要做好民生工作,就必须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比如说,有的部门提出,马上就办。有的地方提出,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让老百姓少跑腿,干部多办事,让人民安心、放心、舒心。

2018年3月7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大家看,一个是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一个是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这就是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就是我们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那么这样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怎么具体贯彻落实到我们实际工作中呢?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总书记是怎么说的?

第三段落

微视频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就是说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主持人康辉:

在这段讲话当中,总书记也有一处用典,就是“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两个利(厉)字不一样,那么接下来做的也就截然不同。那这句话又出自哪里?又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我们请我们的经典释义人王立群教授为大家讲解。

经典释义人王立群:

这两句话出自清代著名的经学家万斯大。万斯大有一本书叫《周官辨非》。其中《周官辨非·天官》讲到了这两句话。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就是说一个要兴,一个要去!

下面呢,我们可以举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来说明这个观点。这个人号称“一钱太守”,叫刘宠。刘宠也是一个官员,他做官的时候,非常爱民啊。所有利民的事都去办,所有害民的事,他都要把它废掉。所以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做会稽太守的任上,由于他干得很出色,升官到中央政府去任官。听说他要走,有五六个头发胡须都花白的老人,一个人拿了一百钱来送他。

这老人见到刘宠以后就说,他说我们过去的那些官员来到这儿以后,你只听见半夜,甚至于通宵狗叫。为什么呢?官员专等着晚上老百姓在家休息的时候,到你家逮住你,找你要钱,找你收租。他说我们过去的官员,在这儿为官期间,整夜都是狗叫,现在你在这儿为官几年,天天晚上听不到狗叫,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了,所以你现在走了,我们太感谢你了,又留不住你,那么表一表心意吧。刘宠很受感动,他说我要不收吧,你们一片心意,我要收了吧,我又很难收那么多。这样吧,我取一文钱,收一钱。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钱太守”刘宠。这一钱,殚精竭虑,为百姓造福;这一钱,呕心沥血,堵住了恶吏搜刮民财;这一钱,富可敌国,这一钱可值家财万贯。

主持人康辉:

谢谢王立群教授给我们的解读。那郭老师,您觉得我们经常说以史为鉴,又从刚刚王立群老师的经典释义当中,我们从过去历史这面镜子当中,我们看到的又是什么?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所以我们广大群众,包括我们青年学生,尤其是党员干部,应该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了解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了解我们的党史、国史。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给社会、给国家做出更好的、更多的、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康辉:确实,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

那今天我们要为人民谋更多的幸福,在当前我们又有哪些主要的任务呢?接下来我们继续请思想解读人,郭建宁教授为大家讲解。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怎样为民?那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多做利民之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怎样来适应这个主要矛盾的转化?当前,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书记有许多重要的论述。比如说“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精准扶贫”这个概念,就是总书记在考察十八洞村的时候,首次正式提出来的。他在十八洞村还提出,十八洞村的这个扶贫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是不能没有变化。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要可复制,可推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提到,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我们的庄严承诺。讲完这段话以后,他又特别加重语气说了四个字“一诺千金”。到2020年,几千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完成这样一个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小康,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显著特征。它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其中还不乏很多金句。比如说“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指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我们改革开放、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永远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谱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主持人康辉:

谢谢我们的思想解读人、经典释义人。“一枝一叶总关情”,在这期节目的最后,让我们再重温总书记曾经引用过的那些经典,我们再度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特魅力!经典诵读环节

经典诵读人方亮: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二集

本集旨在阐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选取了总书记在讲话中使用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典故,从重民生、兴民德、得民心三个角度阐释总书记的思想,解读了“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实惠,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教民以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等重要论述,展现了总书记对古代仁政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整体阐述

主持人康辉:

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我是主持人康辉。

首先欢迎今天来到节目现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同学们,欢迎大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特别是儒家文化当中,一直强调“仁”这个字。仁就是爱人,由此推导出为政者对于百姓的关切,进而再推导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这样一种关切。所以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当中的这种仁的思想、仁政的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当中的优秀基因。

一直到今天,在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当中,对于传统的仁政思想,有很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以今天我们这期节目的主题,就围绕着“仁政”这两个字展开。

现在让我们掌声欢迎本期节目的思想解读人——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

思想解读人王杰: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过学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结合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想谈三个问题:

第一,重民生。

第二,兴民德。

第三,得民心。

下面我谈第一个问题,重民生。

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当然,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绝不是一句空话,要体现在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实际的民生问题上;体现在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地、落实上。一句话,就是让老百姓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多更多的实惠,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那么关于民生,下面我们请看总书记是怎么说的。

第一段落

微视频一: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主持人康辉:

刚刚总书记的这段话是2016年的1月18号,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的。

在这段讲话当中,总书记也有一处用典,就是“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不难理解。但它典出何处?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当中,这句话又有怎样重要的地位呢?现在我们请出本期节目的经典释义人,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给大家做讲解。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大家好!“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淮南子·氾论训》。这句话的意思是非常明白、非常简单的,很容易懂。也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利民呢,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说,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史记》和《战国策》,在谈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故事的时候,就用到了这句话,“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我们知道,赵国其实是在华夏诸国当中比较靠北边的,靠北边就意味着它是和游牧民族杂错而居的。游牧民族是骑马的,所以他们的军队行动起来机动性是非常强的、非常灵活。所以赵国在跟游牧民族杂错而居的时候,就常常吃亏。在屡战屡败之后呢,赵武灵王就决定要引进骑射技术,要建设自己国家的骑兵队伍。

我们今天说要引进骑射技术,就是他的士兵要学会骑马。我们今天说起来好像觉得,这好像很简单吧?但是在当时,这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引进。

它要改变这个骑兵的整个服饰系统都要改变。这对于华夏民族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挑战、巨大的心理挑战。

但是赵武灵王想了又想,还是下定决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既然胡服骑射是一件可以保护赵国人民生产生活的事情,它是一件利民的事情,那么排除万难也要搞下去。由此带动了整个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运动才轰轰烈烈地开展,赵国的国力才达到了最强盛。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赵冬梅教授的讲解。赵老师刚才说了,“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个道理特别地简单。但是从历史上来看,真正地把它实现好并不容易。像刚刚您谈到的这个胡服骑射,确实是利民之事。但是当时施行是要冒一定风险的。这就想到了今天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一直说,是要啃硬骨头、涉险滩,说明真正行利民之事确实不容易。

刚刚王杰教授也谈到,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绝不是一句抽象的空话。那王老师,您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样真正能够把这些利民之事落到实处?

思想解读人王杰: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要落地,的确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具体的要落地,那么这一点,我想在我们今天来说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只有这样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那么老百姓才能拥护你、支持你。

主持人康辉:

其实知易行难,但是如果真正有了知,再难也要行。

这个《淮南子·氾论训》后边还有一句,“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其实说的是不是也是我们一定要落地,要有行动力?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对,一定要落地,一定要有行动。但实际上它前提就是说,政府的每一个命令出来之前,都要充分地考虑到利民,而且要做充分的调研。这个命令出来,就是可以推行的、是符合实际的、是能够推行得下去的。那么这样出来一个命令,就能行使一个命令,这个政府它就会是一个有信誉的政府。

主持人康辉:

其实今天我们讲传统文化当中的这些精髓,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仍然有这种推动力、仍然有教益。也就是要让它常用常新。但是前提一定是“用”字在先。

那总书记,他在从政的实践当中,又是怎样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地来行这些利民之事的呢?接下来,我们继续请思想解读人王杰教授,来给大家做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杰: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为官、为政的经验和智慧的总结,那么也是当今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思想,对咱们今天的治国理政,对我们今天的实际工作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看,几十年来,总书记投入精力最多,他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民生问题。我们通过总书记身上发生的小故事,可以窥见一斑。

2012年12月29号,离2013年元旦还有两天,中共中央总书记驱车300多公里,来到了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连夜就听取了省市县主要领导同志的工作汇报。第二天一大早,总书记便冒着严寒来到了几个贫困村,走访贫困群众。他走进贫困群众的家,盘腿坐在炕头上,仔细地询问群众,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过冬的棉被有没有?一年的粮食够不够吃?取暖的煤炭够不够用?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难不难?总书记问得非常地仔细。

随后总书记又来到了村委会,同村干部、村民及驻村干部一道,共同协商加快脱贫致富的好办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点。脱贫攻坚工程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利民、惠民、富民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刚才谈了重民生,下面我谈兴民德。

说到兴民德,我想起了两千多年以前中国有一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叫管子。他说过的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物质财富对一个人的重要。你饿着肚子讲道德、讲文明、讲礼仪,不现实。但是追求物质财富绝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唯一的目标追求,不应该是个终极目标,因为对老百姓来说,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什么事情?对老百姓进行人伦、道德教化,提高老百姓的整体道德文明素养。这个思想来自于儒家,来自于孔夫子。

其实孟子也有类似的思想。孟子他说,老百姓富裕起来以后,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什么意思?就是老百姓富裕起来以后,要兴办各种各样的学校,把人伦道德、人伦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让老百姓能够去实行。孟子还说,好的政令与好的教育相比,好的教育更容易赢得民心。

那么教民教什么?就是教民以德、教民以善、教民以廉耻、教民以诚信、教民以自律、教民以人伦。关于民德,下面我们请看总书记又是怎么说的。

第二段落

微视频二:

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主持人康辉:

大家知道,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当我们的发展到了这样的一个阶段,当中国需要在国际上,承担起更多大国责任的时候,兴民德就变得更加地重要。那在今天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新时代教民以德的具体表现。

刚刚我们听到总书记的这段话是2014年的5月4号,他在北京大学和师生座谈的时候讲的。总书记有一处用典,“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那这八个字典出何处?又有怎样的含义呢?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出自《周易》,是《周易》六十四别卦当中的第四十二卦,它的原文是说,“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说的其实就是做人修身的道理:我们怎么样才能做一个更好的人。今天来讲是说,怎么样做一个更好的公民?那就是,你要看见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看见别人比自己更好的这些地方,那你就要向他学习。你向那些更好的东西靠拢,这叫“见善则迁”。那么当你发现自己有些事情做错了,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怎么样呢?一定要改正,要不怕改正错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你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做一个君子。那放到今天就是我们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更好的公民。

在这八个字当中,其实我们可以把它分解出三层意思来:

第一层呢,就是我们要抱持着一颗永远向上、永不满足的心,要不断进步的要有一颗向上的心。不管是“见善则迁”还是“有过则改”,它说的都是要进步,我要更好,我要让我自己变得更美好起来。

那么它的第二层意思呢?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苦练内省的功夫,儒家提倡“吾日三省吾身”。“省”其实就是自我检查。不断地内省才能够不断地进步。

那么这句话还有第三重的意思,就是说“见善则迁”,当你发现比自己更好的人和事的时候,你究竟应该抱持着怎样的态度,做到见贤思齐。所以我们看到的古代那些最优秀的读书人,他们是能够把书读进生命里、读进血液里来,把读到的道理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并且作用于社会。古代那些最优秀的读书人,是非常善于自省的,是勇于改过的,是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当中不断地磨砺自己不断取得进步的。那么在科学技术上、在物质上、在知识上,我们可以傲视古人,我们也应当傲视古人,我们应当比古人强。但是在精神上,古人所指示的这些进步的路径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是永远都不过时的。

主持人康辉:

如果我们善于内省、勇于改过的话,就会成为一个有德之人。人们向往、追求美好的生活、有道德的生活是古今一致的。正所谓道不远人、德必有邻。那总书记关于兴民德还有哪些重要的论述。

思想解读人王杰:

“兴民德”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有大德,也有小德,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社会的德、国家的德。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最持久、最广泛、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民共同认同、遵循和恪守的核心价值观。

2014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了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就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与师生们进行座谈和交流。在座谈和交流过程中,他提出了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记住16个字。这16个字就是“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总书记最后还说,养小德可以成大德,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铭刻在头脑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总书记说这些话,是非常地接地气。

第三个问题,我谈得民心。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一定要赢得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向背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关于得民心,我们请看总书记,又是如何论述的。

第三段落

微视频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主持人康辉:

刚刚我们听到的总书记的这段话是2016年10月21号,他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的。当年长征胜利,依靠人民;今天我们走在新的长征路上,依然要依靠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都在人民。

总书记在这段讲话当中,引用了一句古人的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大家都特别地熟悉吧?但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哪儿呢?我想问问今天在现场的同学们,有谁知道?这位女同学,好。

观众:

我记得这句话应该是唐太宗李世民说的。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这位同学。其实你的水平跟我差不多。当时我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回答也是:不是唐太宗说的就是魏徵说的。但其实告诉大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八个字最早的出处,比唐代要早得多。那它典出何处呢?我们现在请经典释义人赵冬梅教授,来为大家做讲解。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荀子·王制》,它的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

荀子的这个比喻当中其实包含着民本思想,就是老百姓是重要的,老百姓是一个国家统治的根基,荀子的这个比喻,用水和舟来比喻老百姓和君主之间的关系,这个比喻非常地形象。朝代更替的历史当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水是怎样载舟的,水又是怎样覆舟的。比如说隋朝,隋炀帝做的很多的事情,我们站得极远的时候,站在历史的高度,当我们站在鹰的高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它是积极的,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但是历史不能只有这一个维度,看历史的时候,不能只站在鹰的高度,站在两千年、一千年的尺度上去看历史。其实看历史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你要看当时,看人的生命的尺度。如果站在人的生命的尺度,去看历史的话,那么隋炀帝做的这些事情,对于隋朝治下的老百姓来说,那么快的节奏、那么高的速度、那么高的频率的战争和劳役,对于当时隋朝的老百姓来说,就意味着非常现实的苦难。

那么老百姓没有办法。在这时候愤怒的老百姓,一滴一滴的水就汇成了一个愤怒的巨浪,这种愤怒的巨浪,最终推翻了隋朝的政权。这就是我们在隋朝灭亡当中看到的非常形象的,水是怎样覆舟的这个过程。

隋朝灭亡的过程,唐太宗他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隋朝“水则覆舟”的那个教训,在他的心里边仍然是非常之鲜活的。他知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而这番道理,他是从自己的生命经历当中体验出来的,所以他信,所以他能够接受批评。

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唐太宗是能够接受批评的,所以才有了我们大家都学过的“贞观之治”。

关于“贞观之治”,其实我想可能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个误解,就是觉得好像到了“贞观之治”的时候,唐朝就非常地强盛,已经超过了隋朝。其实唐朝的强盛还在后边,要到“开元盛世”的时候。在“贞观之治”的时候,如果论到唐朝的国力的话,不管是谈人口的数量,还是说仓库里边仓储的物资。其实这个时候的唐朝,都比隋朝末年还要差得远得多。那么为什么人们如此怀念、如此称颂“贞观之治”呢?那个“贞观之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看《贞观政要》的描述。它说道路行旅十分安全。旅行是安全的,路上没有打劫的,没有拦路的。监狱里头也常常是空的,没有犯人,没有人犯罪。田野里边放牧着牛羊。人们离开家的时候是不用关大门的。因为连着几年都是大丰收,所以粮食便宜极了,一斗只要三四个铜钱。出门旅行的时候呢,从长安到岭南,从山东到大海,都不用随身背着粮食,路上都可以买到粮食,是可以置办到你要吃的、要用的东西的。而客人、行旅之人,从山东的村子里边路过的时候,村民一定会好好地款待,而且临走的时候还有送干粮的,这就是唐朝人描述当中的“贞观之治”。如果论国家的力量来讲,它不是特别强大,它不如隋朝末年的时候,但是这个“贞观之治”它和谐、安静、美好。这个时候的老百姓,就像是蓝天之下平静的海水,它托载着唐王朝的大船向前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一两个的老百姓微不足道。但是当他们聚集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是国家兴亡的决定力量。

主持人康辉: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的力量是如此地庞大,那么作为为政者来说就要施仁政,要善用这种力量。

那今天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要善解民心之忧,要善谋民生之利。怎么样才能得民心呢?关于得民心,总书记还有哪些重要的论述呢?我们接下来继续请思想解读人王杰教授为大家做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杰:

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你才能够赢得民心。这是一个辩证法。所以总书记指出,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就是说,要用真情的付出、切实的行动来赢得民心。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最高褒奖,人民群众的信任是最大支持。

观众举手示意了,请问你有什么问题?请讲。

观众:

王老师您好,刚刚您讲到有关于民生的问题,说我们要重民生,然后要实行惠民政策,让我们得到一些幸福感,但同时我们也很看重国家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但是也有人说,这些国家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它除了给我们带来一些自豪感的同时,它与我们的民生又有什么关系呢?

思想解读人王杰:

这是一个科技和民生的关系问题,前些年在发射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的时候,说这些卫星发射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讲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咱们谁都离不开高科技了,对不对,咱们的智能手机、咱们的人脸识别、咱们的共享单车、咱们的电动汽车、咱们的高速火车,这都是靠高科技的结果。我们都已经在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所以高科技,不能够只看到自己眼前的这点事情,把这个事情把它放大,就是高科技与我们的民生,可能暂时它看不到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呢,随着它的发展,它一定和我们的民生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我的一个简单的回答。

观众:

谢谢老师。

思想解读人王杰:

刚才谈到了民生。要赢得民生,就必须不断地改善民生。同志早年在基层工作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赞誉。同志在梁家河村插队时,中间有八个月的时间,在另外一个村——赵家河村驻点。在赵家河村的这八个月时间里,同志主要负责村里的一些日常的行政工作,同时还和村里的老百姓一起打土坝、修梯田、植树造林,同志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主持人康辉:

是的正像王杰老师讲的那样,同志当年在陕北的赵家河村,那八个月工作的时间,给村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在节目现场,特别请到了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赵家河村的一位村民高生智高大爷。我们掌声欢迎他。

高大爷您好。

嘉宾高生智:

您好。

主持人康辉:

您好您好。

主持人康辉:

当年那些北京知青里面,同志是给村民们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我听说一直到现在赵家河村的老百姓们还经常会说起当年这个北京后生的故事。还有个“好后生”的故事是不是?

嘉宾高生智:

嗯。

主持人康辉:

您跟大家讲一讲。

嘉宾高生智:

事情是这样,这个冯俊德老大爷,他在自己的地里头种了一点旱烟,把这个旱烟都搬了一架子车。

主持人康辉:

种旱烟。

嘉宾高生智:

旱烟。他往回拉,自己运回来。拉着拉着他就有点累了。70多岁的人了。这时候呢,后面来了个小伙子。小伙子就说,来,大爷我帮你拉一会儿。顺手就从大爷手里把这个车把就拿过去,他自己拉。

两个人就这样拉着车子慢慢地往前走。这个冯大爷说,我还不知道你是谁?这时候,小伙子就说,我姓习,我叫,是插队青年。这时候冯大爷说了,姓习的这个姓很少,一般都不这样叫。只有在陕北那时候跟刘志丹闹革命的习仲勋姓习。小伙子就说了一句,习仲勋是我爸,我是他儿子。这时候呢,这冯大爷就说,你是个好后生。

主持人康辉:

所以大家就知道了,同志不论走到哪儿,都是有很多的百姓特别支持他、特别拥护他,特别愿意和他一起干事。就是因为他自始至终心里想的就是老百姓的事,自始至终是在帮老百姓做事,所以这就是得民心。这就是好后生的这个故事。一直到今天,总书记仍然坚持着为百姓一直在做实事。

今天特别感谢高大爷来给我们讲了这个故事,好,谢谢您,谢谢。

中国的老百姓是最最朴实的,只要你真心真意地为百姓做事,就能够得到百姓最高的评价。而有的时候这个最高的评价,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好!而要得到这个最高评价,又非常地不容易。总书记说,我们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那我们今天应该怎么样让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能够经得起这样的检验呢?我们继续请思想解读人王杰教授来为大家做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杰:

刚才听了这位村民的介绍:好后生。其实好后生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对同志的一个质朴的评价。当然,也是最高的评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老百姓的夸奖。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所向往的就是的奋斗目标。政府所要做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主持人康辉:

谢谢今天的思想解读人和经典释义人给我们带来的深入浅出又生动的讲解。今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仍然在吸吮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奋斗积累起的这些文化养分。在总书记的讲话、文章、论述当中,像“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样的中国古代的利民思想,经常被提及。人民始终是总书记心中的牵挂。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人民被提到了203次,可见“人民”这两个字的分量,在总书记的心中,是重于千钧的。在这次节目的最后呢,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些经典的篇章,我们再次来感受“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思想和情怀。

经典诵读环节

经典诵读人朱卫东:

《老子》节选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咏煤炭》·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三集

为人需要品德,从政需要官德,治国需要每一个人都有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核心价值观。本集《国无德不兴》以立德为主题,主要阐释了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选取了总书记常用的“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典故,从崇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明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修德——勤学、明辨、笃实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整体阐述主持人康辉: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总书记用典》。我是主持人康辉。首先欢迎来到今天节目现场的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同学们,欢迎你们。我们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是“立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视立德修身。您看,我们说到选人、用人,一定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那我们说到个人也好、家庭也好、国家也好,一定是“德不孤,必有邻”。那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就围绕着“立德”这个主题,通过深入地解读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当中的用典,来深入地学习和领会他的关于新时代立德、修身的讲话。好,现在让我们掌声欢迎,本期节目的思想解读人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思想解读人艾四林: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关于为什么立德,总书记讲“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个什么德?总书记讲过,“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该怎样立德呢?总书记讲过,“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给大家简单地讲讲。先说第一个方面,为什么要立德,我们所说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是什么意思呢?“国无德不兴”讲的是,道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知道,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里面它都会有各种不同的、多种多样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有的甚至相互之间还是矛盾、冲突的。比如说爱情观、钱财观等等。但是一个社会要稳定、要和谐、要发展,它一定是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对此,总书记讲过,“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那“人无德不立”又讲的是什么呢?它讲的是道德对每一个个人的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早在2004年,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对这个问题就有了十分深刻的论述。他说:“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我们古人讲有“三不朽”,这三不朽是立德、立功、立言。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立德是居于首位的,它强调的就是德对于做事、做学问的基础性的前提性的作用。而关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总书记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段落微视频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提出来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主持人康辉:我们刚刚听到的这段话是2014年的5月4号,青年节的那一天,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和师生座谈的时候他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讲话里总书记引用了一句古语“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句话出自哪里?现在让我们请出本期节目的经典释义人,中南大学杨雨教授为大家做讲解。经典释义人杨雨:刚才习总书记引用了我们古代典籍当中的两句经典名言“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两句话,出自于我们古代的一个著名的典籍叫《管子》,原文是这样的:“国有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那“维”的本义是指系东西的大绳子,也引申为一切事物赖以固定的东西。而“国有四维”,也就是说治国有“礼义廉耻”这四大纲纪,而这四大纲纪一旦有所缺失,国家就会陷入比较危险的境地。而一旦这四大纲纪全部废弛了,国家就有可能面临灭亡的绝境。所以,这就是“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本义了。那么大家可能会进一步地追问,礼、义、廉、耻分别又该如何做具体的解释呢?“礼”就是社会群体当中的人,应该共同遵循的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而“义”呢?简单地说就是公平、正义,这是伦理的原则,也是品德的根本。而且在《管子》当中,这个“义”还有推让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抑制个人的欲望,把更多的机会要让给别人。“廉”,那就是公正、廉洁,不骄奢、不贪婪,不掩盖一切丑恶和罪恶的东西,光明正大。“耻”,顾名思义,那就是要有羞耻之心,不要纵容邪恶、罪恶。“国有四维”,也就是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奉行的价值观。礼义廉耻,就是那个时代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遵守社会规范、奉行公平正义、知耻行善、廉洁奉公,这是国家富强、社会太平的基本保障。主持人康辉:今天我们在讲为什么立德,因为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现在我们每一年都会评选全国道德模范,会评选感动中国人物,就是想把这种德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注入社会,注入人心。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其实也可以从很多人的身上感受到、学习到这种强大的力量。接下来我们继续请艾四林教授为大家解读。思想解读人艾四林:我想在解读之前问一下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心目当中的道德楷模是个什么样子?哪位观众来回答这个问题?观众:我认为道德模范,应该不仅仅是我们以前学习中,还有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些伟人。它更多情况可能是,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普通人和平凡人,因为这样的一些平凡人身上也有我们可以去学习的一些道德闪光点。思想解读人艾四林:谢谢。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回答?观众:说到楷模,我想楷模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说我们学校都会有志愿者服务团,他们每年都会给生活比较艰难的地区的孩子们送去学习和生活的物资,我想点点烛光可以照亮一切。思想解读人艾四林:好,谢谢两位观众。回答得非常棒!的确,每人心中对道德楷模都有自己的理解。下面我想再给大家举一个师德方面的例子。这个名字我想大家也许都熟悉,他叫李保国。李保国同志是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李教授是学术“大牛”。他牛在哪里?我想牛在他始终坚守为人民做学问的学术本色、学术方向。他常年深入太行山区,把农民的需求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把论文写在太行山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的家里。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李保国教授帮助太行山区增加农业产值达35亿元之高,带领大家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协同提升的脱贫新路。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的事迹高度称赞,赞誉他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我想,通过这上面的例子,大家对道德楷模是个什么样子也许会有新的认识。上面我们从个人和国家两个维度了解了为什么立德。而在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中国,立什么样的德呢?总书记对此又有什么深刻的阐述呢?第二段落微视频二:《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学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持人康辉:这一段讲话是2018年5月2号总书记又一次到了北京大学,他和师生座谈时候讲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请杨雨老师,为大家讲一讲这句话里包含着怎样的大学问。经典释义人杨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礼记·大学》篇的基本纲领,或者说也是“大人之学”追求的最高的境界。所谓“明德”就是指光明美好的德行,而“明明德”,前面那个“明”字是动词,是彰显的意思。所以“明明德”是指的彰显光明美好的德行。而“亲民”,指的是要将这种光明、美好的德行推及到民众身上去,要革除蒙昧,开发民智,然后共同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止于至善”。中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曾经承担过培养本国青年人才的这样一个任务,他担任过的三闾大夫这个官职,就部分地类似于今天的教育部的有关职能。我们现在不是经常把老师比作是辛勤的园丁,而把青少年学生比作是花园里的花朵吗?那这样一个比喻的形式,最早就是由屈原开创的。他曾经把他培养的青年学生比喻成是花园里面盛开的香花、香草,像兰花、杜衡、芳芷等等等等,这都是楚国特产的香花香草。而屈原他自己,则是辛勤的园丁,在花园里面不辞辛劳地耕作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意思就是说,希望这些香花、香草,等它们能够茁壮成长,能够长到枝叶繁茂的时候,他希望能够将它们收割下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那么有了这样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又何愁国家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呢?北宋的理学家周敦颐在他的经典散文名篇《爱莲说》当中也提出来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对于道德、修养的一种培养,其实和屈原的这样一种培养香花、香草的人才理念,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这是从国家,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层面而言,那么具体到每一个家庭,从家庭培养优秀人才的层面而言,我也想举一个比较经典的小故事。在苏轼小的时候,他的母亲程夫人就经常亲自教苏轼兄弟两个读书。有一天,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在读到东汉的历史的时候,突然情不自禁地长叹了几声。然后苏轼当时正好站在母亲的身边,就问他的母亲程夫人,假如轼儿也立志,想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母亲,你愿意吗?当时程夫人就合上书说,假如你能够立志,做范滂那样的人,那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根据《后汉书·范滂传》的记载,范滂是东汉时期非常清正廉洁的一位名臣,可是他所生活的东汉汉灵帝时期,政治非常黑暗,而且正直的读书人遭到了大肆的屠杀。范滂为了不牵累旁人,决定投案自首。他在和母亲诀别的时候,跟他的母亲这么说,他说儿子不孝,虽然是为了大义去死,死得其所,儿子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但是儿子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从此不能再在母亲的身边奉养母亲了。当时范滂的母亲大义凛然地说,你选择的是和那些历史上真正的名士一样齐名的事情,你的做法是值得尊敬的,哪怕是死,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所以根据范滂和他的母亲的这一段对话,我们可以推之,苏轼和他的母亲程夫人的一番对答,不仅显示了苏轼从小的志向,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母亲程夫人的气节和智慧。所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不仅是古代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今天,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风气依然呼唤着这样一种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君子。主持人康辉:我们知道很多学校的校训里面都有关于德的内容。像艾教授是清华大学的,清华大学的校训大家都很熟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那我们请艾教授给大家讲讲清华大学校训中的这个“德”字,好不好?思想解读人艾四林:好。清华大学校训这两句话其实还都含有这样的含义在里面。“自强不息”讲的是每一个人应该像天空一样地辽远,像天一样地刚毅。我们讲“厚德载物”,就强调你的德要像大地一样地厚实。主持人康辉:刚刚艾教授给大家讲的清华大学的这个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大家知道出自中国的哪部典籍吧?《周易》,对不对?那杨雨教授刚刚给大家讲的是《礼记·大学》当中的名言,这是儒家文化的经典,那我们知道中国还有其他一些传统文化的学说当中也会强调“德”字。那杨雨老师,为什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我们看到不同的学说、不同的流派,但是在“德”字上面会有这种不约而同。经典释义人杨雨:其实在先秦的时候,诸子百家虽然他们的各自的核心纲领可能在表述上面是有不同,但不约而同都以道德修养作为一个基本的前提和保障。刚才康辉老师也讲到,比如说道家的这样一个代表著作《道德经》,其实明确地标榜了道和德这两大它们的核心的纲领,包括儒家的思想,其实一直都还在强调立德和修身。那墨子的“兼爱”、“非攻”,还有法家通过外在的一些行为规范来约束社会共同体的人,希望这些外在的行为规范通过长期的这样一种令行禁止,能够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修养。主持人康辉:是的,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化当中一直强调“德”这个字,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一个个人来说有多么多么地重要,这种影响一直到今天。总书记曾经说,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那么如何能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呢?思想解读人艾四林:大德讲的是国家之德。明大德对每一个个人来讲就是要立志报效祖国。黄大发长期担任贵州遵义一个小山村叫草王坝村的党支部书记。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乡亲们历经30多年,硬是在一条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天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黄大发身上这种爱国为民的情怀就是大德。我想讲第二个方面,守公德。公德,顾名思义,就是公共领域的道德。对人来讲,守公德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所讲的这个道德模范,时代的楷模是我的一个同行,他就是大连海事大学曲建武教授。2013年,曲建武同志出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毅然辞去正厅级的职务,回到大连海事大学,当起了一名普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一名大学本科生的辅导员。主持人康辉:2017年的12月29号,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推广公布曲建武同志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8年的3月1号,教育部也授予了曲建武老师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今天我们非常荣幸,把曲建武老师请到了节目的现场,掌声欢迎他。曲老师好!您请。刚刚艾老师跟同学们介绍您的时候说到了,您放弃了那么高级别的一个职位,选择重新回到学校去当老师,就意味着退休以后那些待遇就都没了。当时为什么会那么坚决地做出这个选择?嘉宾曲建武:我1982年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是一名辅导员,给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我多少年和学生在一起,和学生之间这种感情真是难舍难分。所以我非常渴望有那么一天,我再回到学生中跟他们在一起。主持人康辉:是对学生的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让您做了这样一个选择。在大学里面做辅导员,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您是怎么做的?嘉宾曲建武:我想,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辅导员,仅仅讲道理也是不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这就是你要以自身的一些践行来引领孩子们,你教育孩子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一定要成为这样的人。主持人康辉:今天我们特别感谢曲建武教授来到我们节目现场,给大家上了一堂特别生动的立德课,谢谢您!谢谢!刚刚艾四林教授给大家讲到了明大德、守公德,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听他来讲一讲,我们如何严私德。思想解读人艾四林:在了解了守公德之后,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严私德。私德简单来讲,就是私人领域的道德,就是私人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品质和习惯。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严把“私”字。要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在私德问题上,党员干部丝毫不能懈怠,要始终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这种警醒意识,要自觉地去净化自己的朋友圈、微信圈、生活圈、交友圈、娱乐圈,要做到慎独、慎微。总书记对广大干部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除了工作需要之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大家也许会问,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日理万机,为什么会去关心党员干部的私事、私德呢?其实对党员干部来讲,私德不是私事,它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私德也不是小事,它事关个人的荣誉和他的发展进步。上面我从为什么要立德、立什么德两个方面讲了一些看法。那么关于立德的问题,总书记又有哪些深刻的论述呢?第三段落微视频三: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主持人康辉:这一段话也是2014年的5月4号,总书记在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的时候他讲到的。在这段话里,他又引用了儒家文化当中的一段经典名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这段话又出自儒家的哪部典籍?接下来我们请杨雨教授给大家做讲解。经典释义人杨雨:这几句同样是出自《礼记·大学》。当然,这几句是经过了精简的、比较精炼的说法,原文其实挺长的。如果说前面引用的那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的明明德、亲民、至善,指的是道德修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礼记·大学》当中的三大基本纲领的话,那么这几句所提出来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实现那三大基本纲领的八条具体的途径,也就是所谓的“八目”。那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说起来,好像这八大途径是一个非常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我想要说的这个具体的人就是北宋的名臣范仲淹,在五年的学习生涯当中,他是所有的学生当中最刻苦、最勤奋的那个。27岁的范仲淹进士及第,正式进入了仕途。而且他当官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把他的母亲接到身边来奉养。在公元1040年,这个时候范仲淹已经年过半百了,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从富庶秀丽的江南被调到当时气候严寒,条件非常艰苦的西北边疆。就在他在庆州驻扎的这个期间,他还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渔家傲》,将他制敌报国的慷慨激情熔铸成这首千古绝唱。其实我们只有读懂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面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这个核心精神的话,我们才能够读懂《渔家傲》里面的这一句“将军白发征夫泪”,不是范仲淹为了个人的命运前途揪心,无奈的泪水,而是为天下苍生命运忧心的仁爱、情意之泪。作为北宋的一代名臣,其实范仲淹身兼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多重身份。在他去世之后,宋仁宗赐给他的谥号是这两个字“文正”。“文”是宋朝对一个人的学识的最高评价,而“正”,是公众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最高评价。那范仲淹的这样一种人生经历,我觉得是非常典型地诠释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格修养和能力的培养,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的意义。主持人康辉: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人影响至深,儒家有一颗入世心,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常被概括为家国情怀。这家国情怀也是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要承担的责任。所以,为什么我们强调每一个人都要从修德开始,如何修德呢?接下来我们继续请艾四林教授为大家解读。思想解读人艾四林:关于修德,我想从以下几点来给大家讲一讲。第一点,勤学。勤学是修炼道德的基本方法。那怎么样做到勤学?我想每一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在我看来,要向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我下面要给大家讲的这位道德模范很不简单。总书记曾经两次接见过她,并且亲切地称她为老阿姨。我想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她是谁,她就是龚全珍。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她随她的丈夫一起回到了他的家乡,当起了农民。在几十年的岁月中,她不计报酬地给当地的老百姓讲革命传统,讲理想信念,她非常节俭,从来都舍不得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裳,但她却甘心拿出自己大部分的收入,去资助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和需要帮助的群众。如今她已经90多岁了,仍然是在关心着社会,帮助着他人。向道德模范学习,就要向龚全珍这样的道德模范学习。勤学就要向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中华传统文化,否则我们就是无根。第二点,明辨。明辨就是要善于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善于做出选择。对此总书记讲过,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掌握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掌握了这把钥匙。接下来我想讲第三点,笃实。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修德就要落到实处,我想首先要从小做起。总书记讲过,“人民”二字的理解就来自于他十六七岁在陕北插队时候的感受。因此总书记讲,青少年要从小就要学会做人、学习做人,每天都可以想一想我爱国了吗?我热爱集体了吗?我在家孝敬父母了吗?在学校爱护同学了吗?在社会上遵守公德了吗?这样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每天多做一点。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就能养成大德。道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何?因为下面还有一句,“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也引用这句话,来告诫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善小要常为,恶小不可为。道德的养成贵在坚持。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要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就要始终牢记道德的养成永远在路上,要始终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谢谢大家。主持人康辉:谢谢今天的思想解读人、经典释义人为我们带来的讲解。勤学、明辨、笃实,以此修德,何愁国之不兴,人之不立呢?今天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今天的一种大德。立此大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就有了一种最持久,最深层的强大力量。在今天节目的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有关立德的一些经典篇章。经典诵读环节《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