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大批的O2O倒闭破产,于是,业界纷纷:O2O就是一个骗局、、、当然了,就某一个事件就正确和错误、好或者不好下一个结论,这是最普遍的,也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平常人这样说也就罢了,可如果业界的专业人士也这样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话,那就只能说这个行业的认知理解太低太低,以至于像乌合之众一般毫无思考的盲从。
O2O是一种商业形式,既然是商业形式,就得遵循商业基本规律和原则。众所周知,但凡不遵循商业基本规律和原则的,基本上会被市场所慢慢淘汰,而猝死,是在正常不过的结局了;那么,O2O这种商业形式,是如何让普罗大众纷纷认为是“骗局”的呢?我想这个问题,还得从“死亡”谈起。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真相,看穿O2O的迷局,我们尝试从一个一个的事实上面抽丝剥茧,还原一个个的真相。
一,顺丰嘿客
有一段时间我白天经常失眠。原因是顺丰搞出了“嘿客”这么一个投资巨大的“020”,当时无论投资界还是创业界,纷纷认为这是O2O的主流,而且O2O创业再没机会了、、、于是,我失眠了。
我搞不懂顺丰嘿客哪里称得上是O2O了?就因为开了实体店?照这么说的话,满大街卖包子油条的不早就O2O了么?哦对了,还线上购买了直接到顺丰嘿客去提取就好了、、等等,这不是一个快递提取点吗?也就是说顺丰专门开实体店让用户去提取快递?是这个意思吗?据我所知,用户喜欢快递是因为可以送上门,这节省了用户很多时间;如果按照顺丰嘿客这样的设计,这用户还得多花时间去顺丰嘿客晃悠才行,这是增加了用户的额外成本,纯属无事找事型,严重违背了商业基本规律,这用户能认可吗?
再有,我们来点专业论述:顺丰嘿客给人感觉是做什么的?(定位诉求)可能,项目的设计方会给大堆的说辞,可是,最后核心意思还不是到顺丰嘿客实体店拿快递,或者在实体店购物?那么,它有什么可以吸引用户的地方?拿快递我们就不多说了,在实体店购物?用户不知道自己去网上购物,还得去这个地方去花时间,还没任何性价比?这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吗?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顺丰嘿客是没前提的。这在诞生之初的“速途论道”里面本人就评论过这个问题,我认为顺丰嘿客只是简单的商业模式相加,无论从定位诉求、给用户省事等多方面来说,都不具有核心竞争力,自然无法获得市场认可,倒下只是一个早晚问题。
有人说,人家王卫可是花了十几亿投资的、、、我想说的是,商业项目的成功,从来都不是资本起着决定作用的。那只是外因,内因是:项目必须具备独创的核心竞争力。内因支撑发展动力,外因推波助澜,这样的项目才能最终成功。
二,团购
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人们普遍认为:团购就是O2O的标准形式。好吧,既然算作O2O,那么我们就仔细的来分析一下团购这种商业模式。
团购这种商业模式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大笔的采购带来价格的相对便宜,从而让用户获益;本质来说,这种商业形式是遵循商业基本原则的,方便用户嘛;但问题在于,这种东西基本上没什么壁垒,无法形成市场区隔,谁都可以做,那么,谁的机会更大更多呢?
像这种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东西,用户可选择的机会空前的多,自然用户的留存性非常的低;要想吸引用户,就得拼“声音大”,也就是说,得不断的砸钱广告宣传来换取用户持续的关注,这也是团购这个行业重资金投入的原因,更是无数的团购烧了无数的钱却赚不了钱的根本原因。这个模式先天就是不足的,自身的血液循环就算添加外力也始终不足以支撑整个系统的运转的;如果要想玩起来,那就得主要靠资本运作。
这个世界,选择和思考,因为需要更多的成本和精力,所以,历来不为人所喜欢,所以,很多人都愿意选择看起来低成本的跟随。所以,才有了“百团大战”,烧掉了数以万亿的资本之后,仅存寥寥几家、、、、
三,到家服务
到家服务这个领域,属于O2O垂直细分领域;既然是垂直细分,就有着明显的诉求,也就是一听就明白的那种,比如:上门理发的,上门美甲的,上门做家政的,上门洗车的、、、所以呢,这个行业的人就臆造出了“刚需”“痛点”这些词儿;是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上厕所的人没了手纸,通过APP预约上门送手纸,这也算是切中了“痛点”吧?别呵呵,“分歧终端机”不是也切中了用户的“痛点”吗?
可能很多人说到这里就会引经据典的说“定位”,说到“定位”对于商业运营的影响。是的,我不否认“定位理论”的重要性,一个项目,有着明显的诉求是非常重要的(切中痛点),但有了诉求项目就一定成立吗?
在这里我们需要说到商业基本规律中的用户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就拿“分歧终端机”这个项目来说吧,定位诉求是很明显的,但是:人们会真的随身携带着这么一个玩意儿去解决问题?你会背着这么一个东东上街或者去公司上班?不会对吧?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这个简单的用户调查答案告诉了我们一条商业运作的标准,就是所有的商业项目都不能脱离用户的实际生活。一旦脱离了生活实际,项目就是一个“伪项目”,就像上面说的“分歧终端机”以及我说的那个通过手机APP预约送手纸的一样、、、
毫不客气地说,很多到家服务项目只是拍脑袋臆想出来的,脱离了用户的实际,所以,很多到家服务项目死掉,是相当的正常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到家服务项目都是“伪项目”,比如家政、美甲、美容这些、、、但这又有一个问题了,这个细分领域如此狭窄,大家都往里面冲的话,谁能够站在里面不被挤出来?只有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或者一开始就站在里面的,对不对?那后面进入的不具备一技之长的那些呢?凑热闹而已!生死早就已经注定,只是看具体在哪一天的区别而已。
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多,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文章的标题是“如何看穿O2O的迷局?”通过上面几段文字的论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些结论:O2O是一个好商业模式,我们要从精准的定位诉求(利于宣传)、商业模式的健康程度(是否重资金、赚钱)、是否符合用户生活实际(存在基础)、是否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区隔,便于发展)、独特的表现形式等这几个方面对O2O项目进行分析和判断,这样子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投入并不多但能够赚取最大回报的项目。
您准备好了吗?
写在后面:
当出现某种观点且比较多的人附和的时候,这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跟随;因为其一,如果进行分析并进行选择所耗的成本太高,很多人没这个耐心;其二,就算有人理智选择,这时候就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就会承受很多的压力和质疑、、所以,大多数人选择跟随和盲从;而往往跟随和盲从所付出的代价是最大的。
---------------《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