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刘小明讲师,刘小明联系方式,刘小明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实战派生产质量采购管理讲师
24
鲜花排名
20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小明:鬼故事里看管理 (采购管理必读)
2016-01-20 51052
天堂门坏了,上帝招标重修。印度人说:3千块弄好,理由是材料费1千,人工费1千,我自己赚1千;德国人说:要6千,材料费2千,人工2千,自己赚2千;最后中国人淡定地说:这个要9千元,3千给你,3千我的,剩下3千包给那个印度人干。上帝拍案:中标!
       后来地狱的门也坏了,招标时吸取教训,制定控制价3000。德国人看了一眼走了,印度人报价3000。中国人给了评标的小鬼500,报价3000,中标。德国人印度人都纳闷。之后,中国人花了500材料500人工,修了一半宣布停工。拖了半年,天国追加投资3000,完
工!
       再后来天堂连接地狱的电梯坏了,也要重修,经过前面两次教训后。控制定价3000而且规定要一次性修好。德国人又来,看了一下走了,印度人报价3000。中国人也报价3000并称完工后有茅台送,中标。拿到钱后中国人开工。材料500人工500。完工后。上帝叫人验收。验收员(事先收了中国人红包500)说“合格”。不久又坏了,安监、质检(都收了钱)等部门说超载所致,要重建。于是天国追加资金9000重建!
        再再后来,通往人间的大门也坏了,死的上不来,投胎的下不去,众鬼很着急。问题很严重。经过前几次的
教训之后,天国严格定价3000,监理,审计现场跟踪!并且免费保修1亿年,德国人吓跑了,印度人报价3000,中国人来了,报无偿修理,且免费保修2亿年,但要1亿年的管理权,上帝同意了。于是中国人修好了后在门口设了个收费站,死了要上天堂的收500,上下去投胎每人每次500,双向收费上不封顶,给500的投到欧洲,再多给钱的投胎到美国,逃费的一律投到中国。

故事虽然是个笑话,但我们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所思一下,的确类似的事在我们身边上演过。作为对采购供应链多年深入研究,本人认为出现第一种状态的问题就是没有做好比价工作,决定权过於集中,询价、议价、定价、审批过於集中,造成了一些关键岗位上的人物出现管理真空,让一些荒唐的事在不断上演,好比曾在一些政府单位采购IPHONE当U盘,普通内存1G的要上千块。。。。。。

 第二次事件出现时从程序上作了修订,也给予了目标价格,所有事项表面上看是完美的了。但使用了没有实战经验的采购人员,没有对供应商的资质和施工的交货时间等作出约束,合同管理不到位,当然最终的结果肯定不尽人意了!

 第三次事件出现时这次中印双方的报价都是3000,我不知道吸取上两次的教训,中方居然还可以参加竞标?实乃神人也!通过层层卖通中间人员,的确达到了订单的工的目的。若合同中双方约定品质保证项目 ,并提供品质保证金,那么这个工程不会让采购方输得这么惨,假如连这个都没有写入双方的合同,这个采购过程出现问题是不足为奇。

从最后一个收费站的建立就让人感觉在这整个过程中毫无保留地把咱国人的传统发挥光大了!真是太有才了!和前面的相比,这最后一个才是大智慧呀!
天堂门坏了,上帝招标重修。印度人说:3千块弄好,理由是材料费1千,人工费1千,我自己赚1千;德国人说:要6千,材料费2千,人工2千,自己赚2千;最后中国人淡定地说:这个要9千元,3千给你,3千我的,剩下3千包给那个印度人干。上帝拍案:中标!
       后来地狱的门也坏了,招标时吸取教训,制定控制价3000。德国人看了一眼走了,印度人报价3000。中国人给了评标的小鬼500,报价3000,中标。德国人印度人都纳闷。之后,中国人花了500材料500人工,修了一半宣布停工。拖了半年,天国追加投资3000,完
工!
       再后来天堂连接地狱的电梯坏了,也要重修,经过前面两次教训后。控制定价3000而且规定要一次性修好。德国人又来,看了一下走了,印度人报价3000。中国人也报价3000并称完工后有茅台送,中标。拿到钱后中国人开工。材料500人工500。完工后。上帝叫人验收。验收员(事先收了中国人红包500)说“合格”。不久又坏了,安监、质检(都收了钱)等部门说超载所致,要重建。于是天国追加资金9000重建!
        再再后来,通往人间的大门也坏了,死的上不来,投胎的下不去,众鬼很着急。问题很严重。经过前几次的
教训之后,天国严格定价3000,监理,审计现场跟踪!并且免费保修1亿年,德国人吓跑了,印度人报价3000,中国人来了,报无偿修理,且免费保修2亿年,但要1亿年的管理权,上帝同意了。于是中国人修好了后在门口设了个收费站,死了要上天堂的收500,上下去投胎每人每次500,双向收费上不封顶,给500的投到欧洲,再多给钱的投胎到美国,逃费的一律投到中国。

故事虽然是个笑话,但我们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所思一下,的确类似的事在我们身边上演过。作为对采购供应链多年深入研究,本人认为出现第一种状态的问题就是没有做好比价工作,决定权过於集中,询价、议价、定价、审批过於集中,造成了一些关键岗位上的人物出现管理真空,让一些荒唐的事在不断上演,好比曾在一些政府单位采购IPHONE当U盘,普通内存1G的要上千块。。。。。。

 第二次事件出现时从程序上作了修订,也给予了目标价格,所有事项表面上看是完美的了。但使用了没有实战经验的采购人员,没有对供应商的资质和施工的交货时间等作出约束,合同管理不到位,当然最终的结果肯定不尽人意了!

 第三次事件出现时这次中印双方的报价都是3000,我不知道吸取上两次的教训,中方居然还可以参加竞标?实乃神人也!通过层层卖通中间人员,的确达到了订单的工的目的。若合同中双方约定品质保证项目 ,并提供品质保证金,那么这个工程不会让采购方输得这么惨,假如连这个都没有写入双方的合同,这个采购过程出现问题是不足为奇。

从最后一个收费站的建立就让人感觉在这整个过程中毫无保留地把咱国人的传统发挥光大了!真是太有才了!和前面的相比,这最后一个才是大智慧呀!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