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红,彭永红讲师,彭永红联系方式,彭永红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彭永红:如何建立起坚定的工作精神?
2016-01-20 21656

 

建立起坚定的工作精神,从终极意义上讲,就是成为一个忠于行动的人。让你的个人发展道路驶入这个方向。下定决心成长为拥有坚定强大工作精神的人。当你能拥抱这一心态,行动部分就将更轻松自然地发生。

没有什么疲劳会像缺少工作那样如此令人厌倦。

若你最近一直困于懒惰的习性中,这里就有些建议,能让你开始高效地工作。

■接受许多成果需要辛苦工作才能获得的事实

请提醒自己留心由决定,到行动,再到结果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这一关系的中间阶段才是大部分工作的所在之处。

假如你从来没有要埋头苦干的意愿,假如你对全力督促自己抱着抵触态度,假如你有过度膨胀的想法,认为生活中的所有好事都该毫不费力地向你涌来,这样挺棒。你就可以纯粹为了娱乐目的来读读这篇文章。

但如果你是个更务实的现实主义者,如果你能意识到许多目标都非常艰巨和充满挑战,无法凭空就将其变为现实,如果你能看出追求更大目标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把自己锻炼成敢于大胆行动的人士,如果你认可全然回避行动就是让生活陷于停滞的妙方,特别是如果你厌倦了无法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不得不妥协于较差结果,那么,你也许就能实现这一思想上的重要飞跃,接受一些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工作和大量自律专注的行动才会实现的事实。

■请注意你对自律 vs 懒惰的真实感受

请留意在你真正以自律状态行动的那些时候,一旦度过最初的15分钟,整个人便常常感到精神焕发。享受最终的结果当然十分美妙。但也请你记住在超越自我舒适区后,进入酣畅行动状态时的那种痛。

额外奋斗一小时是种什么感觉?可以休息一天却选择工作又是什么感受?主动投入时间完成可选的创意项目呢?

当然,这样做会包含一些自我牺牲。但你实际上放弃的又是什么?无非是多看的一段电视,多玩的一会儿网上冲浪,可能还有平躺闲睡的一点时间。但从这些额外努力中你又获得了什么?你所得的不仅仅是最后的努力结果。你还因此而成长得更为强大。

毫不行动是不可原谅的。它会扼杀你的努力成果,耗尽你的能量,熄灭你的希望。自律则能给你提供所有回报,更棒的是,它还能为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满足和自尊。

■拥抱责任

请意识到没人会来拯救你。没人能迫使你进入自然流畅的行动状态。你必须为自己做这些事。

对责任的懒惰回避不是你要的选择。你不想停滞不前。你想要成长,这便需要自己行动、前进和改变。需要你做出某些决定并着手去干。

不要将放松与懒惰混为一谈。长远看来,懒惰只会制造毫无意义的难题和令人痛苦的悔恨而且理应如此,因为你一直都知道,假如当初早走一步,本可避免这些难题。

别把行动的担子交给其他任何人。它就该落在你肩上,因为你是最终要肩负行动结果的人。

■以坚定的姿态开始每一天

坚定的工作精神应由自律的早晨常规开始。不要半醒着躺在床上,懒洋洋地拽起自己开始一天的生活。

当你醒来时,就立刻起床。开始行动做事。这很快便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你还没自然自然地这样做,那就求助于一部好闹钟。闹钟一响,就先跳下床站起身来;让双脚稳稳站在地上,再关闭闹钟。

假如你无法在早晨充满活力地醒来,就先改善自己让人无法接受的饮食。你的饮食应当为你提供强大动力,而非耗尽你的能量和积极性。

若每天都能以充满活力的清晨开始,当天剩余时间就倾向于顺应这种状态。请在醒后的第一个小时满怀力量和人生目的来行动。彻底拥有你的每个早上。保持自己对时间的这种掌控态度,将其尽可能融入每天的生活。

■锻炼

如果美国总统都能在他极度繁忙的日程中,每早用45分钟来锻炼,你也肯定能抽出时间进行锻炼。

强有力的锻炼能让你充满活力。你的身体本来就需要运动。缺乏锻炼尤其会使人的大脑受苦,导致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失衡。身体锻炼是恢复大脑活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别让你的思维被疲弱的身体拖累。

要是你感到很难专注于思维,就从专注于自己的身体开始行动。

在你锻炼时,要让其富于挑战。不要反复只做同一件事。多混合些内容。强迫自己提升。增强其烈度。不但要给自己身体挑战,也让其成为思维上的挑战。最好能在早上,尽情拥抱每天都能战胜一些难题的美妙感觉。用身体上的胜利开启自己一天的生活。

锻炼不仅训练你的身体。它还是对个人头脑思维的训练 — 尤其是你的自律性。

■在午餐之前解决一份真正的挑战

不工作的人不能有效地思考。闲散扭曲心灵。——Henry Ford

用一份思维上的挑战开始每一个工作日。不要从那些轻松容易的事情开始。直接潜心投入一份自己更想逃避的充满挑战的任务。训练自己去拥抱难题,而非将其推在一边。

当你回避困难任务,将它们推迟到当天晚些时候再解决时,很快你就会替自己把它们推到下一天的行为辩护……接着又推后一天……随后推到下周……之后你将意识到这个小小的延迟,不知怎地已膨胀成长达数月的拖延问题。

此时对困难任务的回避,就是在养成无限期推迟难题的习惯。采用这种方式,你将无法获得做成困难工作才能带来的好处。

不要抵制困难任务。要主动拥抱它们,将其作为自己每天的抗阻训练。

■直接去干

下定决心永不懒惰……要是我们一直在行动,将能取得多少精彩成就。——Thomas Jefferson

别再优柔寡断。别再讨论不休。直接去干。

付诸行动会比考虑付诸行动更快产生结果。人们无休止争论的很多问题,都能在不到10分钟的直接行动中解决。

不断驱动自己采取行动,就能创造出自然流畅的生活状态和美好感受。只是想着行动(而非正在行动),只会制造毫无必要的成堆阻碍。

 

 

■怀着美好目的行动

当你工作时,朝着你想要的最终结果努力。不要围着毫无意义的繁忙工作打转,那种工作无法导向你想要的结果。

直接设定好你的人生目的。然后让自己的行动与这份目的保持一致。

提前计划每日工作,最好是在前一天结束时做好今日计划。在做计划时,回头检查你的人生使命。假如你没有一份人生使命,或者没有清晰目标,那就读读这篇关于清晰感的文章,搞定这个问题。

让自己的每日计划与个人的长期优先目标相吻合。在考虑可能付诸的行动时,问自己哪些行动能在一年后仍有影响。用大块时间来完成你期待会产生长远进步结果的行动。

■养成自律的习惯

自律的习惯,是那些长远看来能真正改变个人生活的习惯。假如一个习惯在未来五年只能给出很少或没什么好处,那你干嘛还把它留在生活中?

请用30天尝试的方法来测试和养成新的习惯。

不要试图打破坏习惯。你没法用空白行为来替换一个习惯。相反,选择一个更好的替代习惯,在旧有的习惯之上将其养成。

■先工作,再玩耍

懒人不知道什么是享受休息,因为他还没赢得这种权利。——John Lubbock

当你赢得休息的权利时,玩耍才最甜蜜。睡眠也是这样。在白天向着目标努力工作,以赢得自己每晚的安然入眠。让自己上床时嘴角带着完成任务后的甜蜜微笑。

接受你的奖赏。享受自己的生活。但请你首先赢得自己的奖赏。

在赢得自己的玩耍时间前就去玩耍,会剥夺玩耍本身的许多乐趣。如果你热爱玩耍,那就应该热爱工作。

当你休息或玩耍时,把工作留在工作时间。别在其中掺杂工作,从而毁了非工作活动的复元价值。

■小心选择你的同伴

一个懒惰的人,不论他起初有何种才能,都将使自己堕入二等的思想和二流的朋友。——Cyril Connolly

让你的社交圈保持高标准。与那些懒惰、低效和有着负面思维的人保持距离。一个无力的社交圈就是一个心理上的监狱。

跟这个世界上勤奋努力、雄心勃勃和成功杰出的人士做朋友和交往,很快你就能成为他们之一。

■别用“吸引力法则”作为自己懒惰的借口

我认识的大多数“吸引力法则”粉丝都很擅长变现出—分角硬币。

希望从生活中得到更多,自然很好。请继续这样去做。但要意识到在把希望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你亲身付出的辛苦、自律工作常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当你身上的每个细胞都跟自己的渴望和谐一致时,吸引力法则才最起作用。当你意想获得更富足的生活,却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这样的表现又有多和谐一致呢?

我想说,在你日夜奋战,干着相信能帮自己更快实现目标的事情时,你看起来才跟吸引力法则和谐一致得多。假如你用睡懒觉一点点浪费自己的时光,耗费时间干着那些根本不用做的低价值任务(美其名曰调查研究),怀着沉没感(总觉得当天本可以做得好很多)结束自己的大部分日子,那么,你就并非在将希望变成现实。你只是在犯懒。

如果你想更好地把愿望变成现实,就踏入做出各种艰难决定的困难中。接受在一个充满干扰分心事务的世界里保持专注的挑战。看看你能将自律性发挥到多大程度。去探索创造价值并与世界分享的新鲜方式。

如果你认为自己擅于把愿望变成现实,那就变现出一些专注感、驱动力和自律性,你将发现自己实现个人愿望的能力大大增强。别再冷眼旁观,盼望着永不会来的改变。

变现出行动的力量。然后使用它。那才是你真正渴望的事物。别把时间浪费在毫无价值的捷径思维上,若你真的接受了这种思维,它只会令你变得更加虚弱。

建立起坚定的工作精神,从终极意义上讲,就是成为一个忠于行动的人。让你的个人发展道路驶入这个方向。下定决心成长为拥有坚定强大工作精神的人。当你能拥抱这一心态,行动部分就将更轻松自然地发生。

你能允许自己成为一个努力工作的人吗?当某人问你是不是个有着坚定工作精神的人,你能让自己毫不犹豫地说出YES吗?

现在,在接下来的几小时中,干些真正有挑战的事吧。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