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听说:婆婆对我不好、媳妇对我不孝、老公不爱我、老婆不理解、孩子不听话、、、、、、之类的话,各位有没有想静下来想想,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看看先贤是如何教导后人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乃人伦之大道。
父慈子孝,母贤女爱,做父母的都想儿女好,希望儿女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是为什么儿子娶个媳妇回来家里就开始纷争不断,主要是放不下心,为什么放不下呢?儿子一手养大了,不容易啊,平时话都舍不得说重些,更何况家里的事,娶个媳妇回来后,听到媳妇一口一老公帮我拿这个,老公我要吃那个、、、、、、做妈的心疼啊!看到儿子什么都迁就媳妇心伤啊!“取了媳妇忘了娘”时常回响在妈妈耳边,像刺刀一点点在刺着妈的心,时间久了,矛盾就越聚越大啦!不是有句老话嘛: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担远忧。做父母的要懂得适时放下。其次呢,还得学会装聋卖傻,小两口偶尔拌个嘴什么的,做老人的就装听不见,年轻人床头打架床尾合的,您这要是怕儿子吃亏一插嘴,就是家庭战争的一导火索。
百善孝为先,孝是天伦之本,人伦之道。父母是给我们生命的人,父爱无疆,母爱如山,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现现在好多为人子女者,都打着生活压力大的幌子,逃避行孝,有的人还认为,过年过节的给父母塞点钱就是孝了。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呼?”父母含薪茹苦把我们养大,难道是为了投在他们老的时候做儿子的给多给点钱?不是,父母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他们只希望子女过年过节的回家吃顿团圆饭,唠唠家常就心满意足了,并不是给点钱。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试想一下,我们下班回到家,父母船在床上,让你给倒杯水,你是水倒了,但是往桌上一放,再来一句,“喝吧!”父母心该多难受啊!
做儿媳你得让婆婆知道你与她一样爱他儿子,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既然大家都爱着同一个人,那么我们之间的和平相处,就给我们爱的那个人少了好多烦恼,要知道我们这一吵一闹,最难做的是我们最爱的那个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伤了谁都是他不愿意的。另外呢,要做到“视诸父如事父,视诸兄如事兄”别一天就你妈我妈的,分的那么清楚,对自己的妈就是一百个好,对婆婆就总是看不顺眼。一个好女人,可以幸福三代人,因为只有你对老人孝顺,以后你的孩子才能效法,对你恭敬。结婚的时候老人一般50岁左右,能呆一起的日子有多久呢!爱你老公最好的表达方式是学会爱他妈,掉水里先救谁的问题一定不要问。其实老人也没有那么难相处:多亲热的叫几句妈、婆婆做的菜不合味口,不要扔下筷子拉着老公就走、婆婆唠叨的时候点头微笑再给个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