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统用人之道
1.用人总原则: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
“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是指英明的君主一般都要花很多时间去寻找贤才,而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一些小事上。如果一个管理人员花很多时间用于管理事务,而不去设法寻求贤才,那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是用人的总则。
2.用人阶段性: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是由三国时期曹操提出。曹操认为,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可以把道德标准放在前面,慢慢地去寻找那些德才兼备的人,但在一个多事之秋的战争时期,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时候,这个时候奖赏的是功能,功就是功劳,能就是能力。
3.用人基本原则:用人所长
用人所长是很多人所认可的用人理论,唐太宗其《帝范?审官第四》中对用人之道有如下描述:“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这是典型的用人所长理论。
古代对用人所长还有很多描述,诸如:“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武可安邦,文可治国”、“行行出状元”等。
二、如何看待用人所短
用人的基本原则是“用人所长”,从而发挥人的长处,达到组织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任何管理都存在例外,包括用人。
某大企业A集团一位高层领导,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有的时候,也要用人所短。”
管理需要有原则,那是科学性。但管理也需要艺术,那就是例外。对于A集团用人,可以看出,A集团领导培养人才的用心良苦,通过重要平台让关键人才尽快弥补自己的短板,从而更加全面,提升整体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看待用人所短呢?
用人所短需要慎用,更需要少用。毕竟,这不是常规管理原则。
历史上,用人所短并不无先例,但一般都是失败案例。
著名的历史典故,马谡失街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马谡是一个谋略家、战略家,但不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战术家。诸葛亮在街亭重要的战役中,启用马谡,其实在用其所短。
对于诸葛亮而言,街亭如此重要战役,应该明白如何用人。更好的搭配应该是是关兴当主帅,马谡当副帅。历史事实恰恰相反,结果酿成悲剧。
三、用人所短的理论依据
美国领导力专家杰克?曾格针对6000多名领导人的优势和弱势进行研究,发现领导人可以划分为大体数量相等的三组:
第一组是自身有一处或两处弱势的领导人。将那些严重弱势称之为“致命缺陷。”对于这一组的领导人来说,在他们同事,直接上级和老板的眼中,他们的整体领导有效性达到18%。
第二组是既无明显也无严重弱势的领导人。此组人员同样占所有领导者总数的1/3。从整体来看,此组领导人的领导整体效能处于中心位置,即领导有效性为50%。
第三组是自身具有一种或两种优势、但没有致命缺陷的领导人,人生大致也占所有成员的1/3。就这一组成员来说,领导整体效能达到81%。
杰克?曾格依据以上三组情况分析指出:“在领导整体效能方面有‘致命缺陷’的领导人必然会阻拦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那么此时领导人就不应投入大量精力用于提升自身优势。毫无疑问,对这部分领导人来说,应立即着手修补短板,改进弱势。只有当短板已被修补时,领导效能才有可能整体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领导得以继续发展优势。总之,对于占总人数1/3的第一组成员来说,领导人的重心应放在分析自身弱势以及改进弱势之上。”
不难看出,假如领导者存在某些“致命缺陷”的话,领(导人就需要努力改进自己的弱势,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在自身存在“致命缺陷”的时候,还关注自身发展优势,基本在做无用功。只有领导人弥补了自身短板,才有可能提高领导人的整体领导效能,促进个人良性发展。
四、什么时候用人所短
那么,在用人的时候,什么时候适合“用人所短”呢?
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这个岗位不至于影响全局。
这很关键。一个企业,一个战役,如果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千万不能“用人所短”。同样,对于一个部门,关键岗位工作,在重要又紧急的情况下,不要用人所短,毕竟,用人所短不容易出成绩,也容易出错误,直接后果是主管用人不当,业绩不佳。
二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
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人才快速成长。要实践,就需要平台。平台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一个人能否快速成长的机会。对于企业而言,培养关键人才要知道人才的短板,更需要予以培养锻炼的平台。此时,安排一些岗位不是关系全局,但又能培养人才短板的。比如书记和副总经理、副厂长等副职职务。
三是“所短”应有所长来弥补。
在组织中,人面各异,能力也有所长也有所短。此时,为了能够培养更加全面人才,提高组织绩效,就需要提供平台。那么,所短必需要有所长来弥补。假如A在沟通方面比较欠缺,担任副总经理,而总经理在这方面比较擅长,那么,团队就没有明显的短板,也可以很好的传达团队整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