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海,李发海讲师,李发海联系方式,李发海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发海:谈家庭孝道
2016-01-20 47936
故事一(论孝道与道德)
 
       孝道文化,实际上是中国根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因为在中国的根文化当中,把道德文化的德分为仁、义、礼、智、信五种子系统。在仁、义、礼、智、信五个子系统当中,在仁德系统上要有慈、爱、孝、悌四大子支系统,那么孝道文化就是仁爱系统当中的一个子支。
       要真正达到一个广博的仁慈博爱的精神,那么首先就要在孝道上具备有广博意义上的大爱和狭义上的孝道之爱,这两个内容是和谐统一的。如果没有小爱孝道之孝敬父母,也就难以有大爱之爱国。
孝国家、孝家庭,这两方面是有机的整合体。只有同时具备细微处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才能够扩展到孝爱于祖国,孝爱于更大的范围更多的人,所以说内外是连接在一起的。
       狭义方面,主要是表现在我们为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孝爱之心,里面的内容又分为小孝、中孝、大孝、至孝和真孝五个大系统。其中小孝的内容,主要是一种供养之孝,就是使父母能够衣食无忧,在这方面能够满足父母的要求。
 
故事二(论不赡养父母和弃亲情争遗产)
 
       农村不赡养父母和城市为了争夺父母遗产而闹得不可开交的现象,目前在社会上是比较普遍存在的。
       这深层的原因,可以说都是暴露了我们在教育上的一种缺失。在宣传的导向方面,没有将人们对金钱名利的追逐摆在正确位置。老子曾经有一句名言:“少思而寡欲”,那么就容易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现在是人们的私心过度膨胀,以至于欲望过度的执著,这样就舍弃了很多的道德素养,偏离了道德人格。在道德人格的确立和善性的褒扬方面,要加大力度去推行。让人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符合做人基本素质的这些要求。其实,孝道文化和慈爱文化这些方面的辨证关系,我们要正确地去理解。就像我们一个家庭一样,父母生了我们,付出了那么大的努力,从小到大他们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儿女的身上,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同样的(把心血)花在自己的小家庭上,但是却忘却了回报父母之恩。
       这里面的分析和引导,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跟上去了,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良知的,挖掘每一个人心灵的良知,使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那么农村的这些不赡养父母的现象和城市里面争夺父母财产的现象,就会出现一个根本的转变,使大家都能主动地克制自己过度的私心贪欲以及妄想和执著,而正确地认识和谐家庭关系和提倡孝道的意义,在精神层面上达到一种升华,这样就能在新的认知基础上达到一种和谐和统一。
 
故事三(论婆媳相处)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是平等的,也应当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而不存在彼此的差异性。但是,现在我们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情况,就是彼此的隔阂是一种心灵的隔阂。心灵的隔阂产生的矛盾,是由于我们对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关系的认知,没有升华到一定的层面上来,没有了解相互关系的依存、和谐的必要性和必须性。
       像婆媳关系之间,由于不是自己亲生的女儿,而是别人生的女儿,这中间无形当中就构成了心灵沟通的一个障碍。所以,婆媳关系当中最常见的就是猜忌心,相互猜忌。再一个,就是妒忌心。妒忌心就表现在媳妇、婆婆对对方的行为,有一种嫉妒产生,而和自己的母亲比较,或者和自己的女儿进行比较而产生嫉妒心。再一个,就是包容心的缺如。这样三个方面,就构成婆媳关系不容易融洽的因素。这些不融洽,实际上通过平等的交流,多一些宽容心那么就容易和谐起来。
       这个现象,虽然说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其中通过提升对孝道的认识,知道孝任何人都是在孝自己的父母。因为舍和得都是相辅相成的,你舍出去就必然会有所回报、有所得,并不是要固定在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上。
       就像中国的古语所说的: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如果把这个作为自己生存的一个法则,认识到吃亏是福,你吃了亏有一定的丢失,但是从其它方面还是有所回馈的、回报的。不要认为我吃了亏、我自己受了气,就觉得想不开,实际上只要把心放宽一点,那么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包容,相互的影响还是很容易达成的。
 
故事四(什么是真孝)
       百依百顺,并不能说是孝。因为这之间有个辨证关系,慈和孝是一对,上慈下孝。如果说,父母过度的要求他就违背了他的慈,上面的慈就是符合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你有一个正确和真善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
       很多古文里面都有这种说法,孝不是盲目地顺从,不是百依百顺,你要能够善巧方便地去规劝父母,引导父母,就像大孝里的一样,大孝里还要引导父母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多行善事,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子女还要用自己正确的认知,去反作用于父母,去影响父母。
       所以,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我满足了父母的任何要求,却没有去注重父母精神方面的同步提升,没有用自己的孝道行为去关怀父母精神领域的同步提升,而只是在物质上给予父母关怀和提升,这只是抓正确了一个环节,而不是两个环节都抓住了,这是片面的。正确的方法,是物质和精神都要去尽自己的孝道,这才是一种正确的方法。
       因为行为的作用力是最大的。比如说,作为孩子、作为子女我们在父母面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学习的习惯,做人的表率作用要做出来,这个作用可以说是无形的标杆作用,对父母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大的。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再来善巧方便地劝导父母,那么父母肯定是容易接受并且改变自己本身的不足,来认同子女的正确认识的。开始父母可能比子女还要顽固得多,坚持自己错误的认知,不愿意接受道德根文化和子女的这些良好表现,觉得这可能是假的,可能是一时的,但是只要做子女的长期坚持,那么最终这些父母由于他天然的疼爱之心,也很容易感动,作为父母而去改变自己的。
       社会的孝道问题,不外乎都跟每个人的心灵素质有关。心灵素质的善、正、德教育和培养,是从小到大逐步地形成,既有家庭教育的因素,也有学校教育的因素,还有社会影响,这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造成了每一个人道德心灵和人文素质的高低差异不同。
       这个差异的不同,实际上都可以通过不断深化对孝道文化弘扬和对道德文化教育的推广,来不断升华每个人的认知。这种认知一旦建立起来了,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真善,这样的道德认知达成共识,许多隐藏的问题和深层次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因为心是万象之王,人的心灵的取向是万象之王。我们只要把这点抓住了,对每个人的道德心灵的建设抓住了,那么他们的意识认知和智能认知,都会走向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上去。
       在生活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那么精神的同步升华一定要抓紧。精神升华,关系到社会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要达成一个社会共识,来褒扬这些孝道做得比较好的,而批评一些不良的现象,正面去引导他们建立起孝道的精神和孝道的行为,那么在宣传的过程当中,重新构建和继承传统的孝道精神,并结合现在社会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好但是人们的私心和贪欲却在同步地膨胀这种现象,就需要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抓紧推广,经济发展,精神同步提升,使两者达到一种新的和谐平衡状态。
       由于社会道德的滑坡,人们片面地追求金钱、利益、追逐名利,连这种供养父母的孝道都已经丢失了,这是我们目前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把孝道文化和孝道文明的优良传统恢复起来,才能构建家庭的和谐,达到社会的和谐。
       所以孝道文化的宣传推广,其中的隐恶扬善、正面的宣传,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这方面能够展开了以后,那么社会风气就会迅速地改观。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