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清,黄桂清讲师,黄桂清联系方式,黄桂清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企业教育百强专业十佳培训师做智慧的催化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黄桂清:领导者走向成功的创新思路(案例教学)
2016-01-20 48932
对象
领导干部
目的
学习和培养领导者的创新能力
内容
领导者走向成功的创新思路(案例教学) ----毛泽东领导创新思路案例分析 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率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既然是率领和引导,这就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既然是朝着一定的方向,这又表明了领导工作的目的性,因为前进的方式是由前进的目标决定的。这些计划、步骤、目标,是领导者通过主观思维的加工制作功夫创造出来的。没有领导者的创造性,就没有计划、步骤和目标,就没有领导工作本身。从根本上说,领导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领导工作所研究、解决的问题,一般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如果领导工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势必在客观上、整体上束缚了各个局部的创造性。领导者是领导工作的载体,领导工作的创造本质决定了领导者必须具备创造性的素质。可见,没有创造性的领导工作,是无所作为的工作,无创造素质的领导者,是不称职的领导者。 案例一:“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全中国” “八七会议”后,已经34岁从来没有想到过要领兵打仗的毛泽东却在湘赣边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秋收起义。在人们的记忆中,毛泽东是穿着一件棉布长衫来指挥这场几千人的暴动的。秋收起义的部队,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但是,攻打长沙的计划失败了,有人要求按中央指示,继续攻打长沙。毛泽东认为,这是拿鸡蛋碰石头。他毅然率领起义军,背着长沙向井冈山走去。远在上海的中央不同意毛泽东的选择,决定撤销毛泽东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当这个命令传到湖南时,毛泽东早已上了井冈山,在那里建立起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60年代,来访的外宾常常问起毛泽东的革命经历,毛泽东常常只用4个字:逼上梁山。这是《水浒传》里那些扯旗造反的绿林英雄们的共同经历。毛泽东对外国客人说:我没有准备打仗,我只是一个小学教师,干革命,我们也很蠢,没有想到要用枪杆子,也没有想到蒋介石到处抓人杀人,不要我们活了。这七逼八逼,把我们逼上了梁山。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新的信念,新的方式演绎了逼上梁山这条路上的悲壮故事。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因为他看准了一点:在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中,边远的农村恰好是红色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蒋介石在南京宣称:谁控制了北京、广东、上海和武汉,谁就控制了全中国。毛泽东则在农村预言: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全中国。后来的事实证明,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始从井冈山逐步延伸,一直延伸到北京的天安门。 讨论题: 毛泽东把秋收起义的部队带上了井冈山,其领导创新的亮点在哪里? 案例二:“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以惊人的胆识,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他们又站在一起,相隔二十年,毛泽东依然是一身便装,无论是信仰还是性格都格格不入的毛泽东和蒋介石,成为当时国统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应诗人柳亚子的要求,毛泽东抄录自己的词,1936年作的词《沁园春•雪》相赠。正是这首词,使当时国统区的人们领略到了毛泽东的文人风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毛泽东的诗情画意和人民和平的愿望被炸碎了!国民党单方撕毁了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内战爆发了。 1947年春暖花开的时节,蒋介石调动20万大军进犯延安。当时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的兵力只有区区3万余人。重兵压境,延安人心里十万火急。同仇敌忾的延安军民决心打一场延安保卫战。而此时毛泽东的眼里,却不仅仅只有延安。3月11日他力排众议,决定在必要时撤离延安。这个决策对于延安军民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许多人想法转不过弯来。毛泽东告诉人们,蒋介石打仗是为了争地盘,占领延安,他好开庆祝会。我们就给他地盘。我们打仗是要俘虏他的兵员,缴获他的装备,消灭他的有生力量。这样,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等蒋介石算清这笔账,后悔就晚了。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又说,退出延安是为了打到西安。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延安的军队和群众开始撤离,毛泽东和中央机关是最后撤离延安的。离开曾经居住了十三年的延安的那天,毛泽东从地上捡起一块敌军轰炸延安的炮弹碎片,拿在手里掂了掂,说了一句:“可惜了,是块好钢,可以打两把菜刀。”在毛泽东看来,撤出延安,只是他战略棋盘上的一步棋而已,更大的行动还在后头。为了拖住几十万国民党主力,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只率领四个警卫连的兵力,留在陕北同敌人兜起了圈子,并有意让蒋介石知道。为了隐蔽行踪,毛泽东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李得胜,意思是离开延安取得胜利。当毛泽东、周恩来一行在陕北的山道上悠悠兜圈子的时候,蒋介石的部队就这样进入了延安城。与此同时,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前线同几十万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殊死较量,并击毙敌29军军长刘戡和中将师长严明。1948年4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 讨论题: 毛泽东力排众议决定撤离延安,蕴含着什么领导创新的方法? 案例三:“对长春采取围而不打,南下攻取锦州的方针”   1945年开始,气势恢宏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势如破竹。这时候,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最后的决战关头。毛泽东也从陕北东渡黄河,住进了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叫西柏坡的小村庄。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就是在西柏坡的农家小院里指挥的。在这里,毛泽东把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决战时刻,美国人评论说: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最大区别,在于蒋介石有铺满地毯的总统府和“美龄号”总统座机,可以飞来飞去地指点部下作战。漫步在乡间小道上的毛泽东,却是在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土“司令部”里,用手写电文指挥着一场世界上罕见规模的人民解放战争。 辽沈战役打响以后,毛泽东的眼光便盯住了锦州,因为它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1948年10月,毛泽东果断决定,对长春采取围而不打的方针,让林彪率部南下攻取锦州。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命令范汉杰死守锦州。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锦州战役就这样打响了。然而,仅仅用了31个小时,挑起国民党东北和华北两大军事集团的扁担便折断了。人民解放军活捉守将范汉杰部下九万人,东北的大门关上了。为了一座孤城,蒋介石赔了部队,还丧失了战机。后来,毛泽东这样评价这场战役:如果当时蒋介石果断地放弃锦州,西撤华北,同傅作义军事集团连兵一处,我们的仗就不好打了。人们在总结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时感叹道:战争指挥艺术的高下,关键是看指挥员有没有眼观全局、运筹帷幄的战略胸怀。 讨论题: “围而不打,直取锦州”方针是如何体现毛泽东创新的军事指挥艺术的? 案例四:“应该去调查一下,老百姓为什么会骂我们”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的领袖。人民,在毛泽东心里是至高无上的。也是他始终不渝的信仰。他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境界语追求。他书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永久地镌刻在被誉为第一国门的新华门。身处人民群众之中就像如鱼得水,毛泽东显得是那样地开心。在谈到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毛泽东常用这样的比喻: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儿永远离不开水。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毛泽东,事中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情感。从延安到北京,毛泽东保持着农民的一些生活习惯:穿了多年的衣物舍不得扔掉,总是缝缝补补再穿;饮食习惯也不大讲究;听到农民受苦就掉眼泪。 1942年6月3日,天正下着大雨。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召开县长联席会议。会场突然遭到雷击。延川县代县长被雷电击死。事后,一个农民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保安部门听说后极为震惊,要把此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毛泽东知道后急忙制止。他说,你们倒是应该去调查一下,老百姓为什么会骂我们。调查的结果是,由于边区军政人员太多,征收的公粮太多,老百姓负担过重,群众中产生了不满情绪。通过这件事,促使毛泽东反思党的政策,决定精兵简政。毛泽东还亲笔书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就这样开始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也都分得了生产任务。 讨论题: 在毛泽东在本案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中包含了怎样的领导创新思路?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