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俊峰,谭俊峰讲师,谭俊峰联系方式,谭俊峰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沙盘培训专家、沙盘专利持有人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谭俊峰:SAC模型解析(二)--谭俊峰
2016-01-20 42167
今年初,俺曾写了篇关于《管理教育与培训SAC模型》的博文,记不得当时有什么事儿,总之是画了个图形,但没来得及认真解释与说明。今天又想了起来,慢慢地分几个角度去解析,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在上一篇《SAC模型解析(一)》中,说了两点理解:一是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践;二是管理是科学、艺术、手艺的结合。这也是SAC模型中间的部分,再往外延伸就涉及到对每一部分的说明。 3、培训的切入角度 目前关于“培训”的思考、创新、质疑、批评太多太多,人们往往都从某个侧面去看待培训,去分析培训,去批评培训,通常少有全面的认知,就如同盲人摸象一样。SAC模型能够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全面把握培训,我把它称作培训的切入角度。 既然“管理”是“科学、艺术、手艺”的结合体,那么培训就需要围绕这三者(三个目标)展开。先不谈某种培训可同时达到多个目标的情况,先分开来谈。 先说“科学”。 我们觉得做培训难,难选题材,难选老师,难改行为,难促成果,等等这一切,其实都与目标及目标可能达成的结果相关。 比如说围绕“科学”进行培训,绝对点讲就是“学知识”,“学学科的知识”,这种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行动,确实需要一个转化过程,甚至培训的目的不在于是否能转化,有时我们就是需要一种“知识”,这种“知识”与绩效或结果的关系是潜移默化的,并非一一对应。 我们的国有企业按照党的要求也都学习过“三讲”,活动也不少,反思也不少,你能说它与经营没关系吗?你又能说它与经营是个啥关系吗? 知识就是知识,你学与不学,它就在那里。问题是你必须首先明确,在此时此地你是否需要学一学“知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需要学一学“知识”的,但学习知识时,你千万别急得跟猴子似的,总想着怎么变出个结果,怎么改变行为,那还远着呢。 接下来是“艺术”。 艺术成份对人的启迪作用较大,也是最难学习的。它往往通过内心的感悟来达到某种理解与认知,也不是学了就会的,更别指望自己听几门课程,就成了“管理的艺术家”。就如同你看了再多的油画,尽管你可能是个鉴赏家,但对于作画可能近似于白痴。 艺术成份与科学不同,科学需要严谨的思维逻辑与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一不留神就可能搞错。而艺术没有对错,你喜欢露前胸,他们喜欢露后背,随它去吧,你也别争论,争论一辈子也没个球用。于是,对于艺术的学习就得围绕艺术家,谁是管理的艺术家呢?当然是管理者,卓越的管理,他们自然是管理的艺术家,这无需参加什么资格考试,也不用参加什么证书培训。你卖白菜卖成了全球第一,你就是卖白菜的艺术家了,也就是管理艺术家了。这毫无疑问。 这么看来,学习管理中艺术你就得请请现实的管理者或从业者,只要他做过,把感受讲出来就是堂好课,别指望什么理论与模型,他们统统不会,会的就是不经意间把生意搞大了。就如同佛教中的禅宗,你需要顿悟。没学到手,别怪别人,只能怪你自己笨。 最后说“手艺”。 手艺就是拼命地干呗。你给俺家打扫卫生,打扫十年八年的,如果有人问,怎么洗衣做饭,那就问你了,你是专家。因为你不但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更养过猪,喂过猪,看过小猪成长大猪,见过母猪生过小猪。不客气地讲,你就是猪精,猪的事儿,啥也骗不了你,不是因为你懂知识,更不是因为你会艺术,只因为你实实在在地喂有一辈子猪。 这样一来就简单了,想提高手艺,那就需要实践,去做中学,练中学,别无它法。 别指望有葵花宝典让你立马功力提升,如果你按着葵花宝典去做,那肯定没成神功,反被自宫。你就一招一式地练吧,练它个酷暑寒冬,花开花谢,成了,成神功了。 总结一下,你必须从科学、艺术、手艺角度去系统思考培训与管理。想练神功就别请教授,想学知识就别热衷感受,想悟艺术就别指望积累。学了一辈子不见得会用,做了一辈子不见得能懂,悟了一辈子不见得正确。仅此而已。 4、培训的讲师与评估 上面谈了培训的三个角度,这里也就不难理解培训的评估。评估要以目标为基准来展开,遗憾的是,今天的培训评估大都走过场。即便不走过场,也是瞎评一气。我到过许多高校的总裁班讲过课,评估问卷一个地方一个样。每个高校而言,不同老师又一个样。你知道我想说什么了吧。 这种评估统统没根据学习的目标,所以,评估的价值小了不少。 比如,我们今天讲的课是“惯性导航原理”,那你就是要学习知识。这时,你请的老师一定要对这个主题,即“惯性导航原理”非常熟悉,不仅是能讲,更重要的是他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没有缺陷的,说白了他得讲的是对的。 对这种以“知识”为目标的培训,你就是要评估他的“知识能力”。你别指望他讲得绘声绘色,更别指望他做过多少导弹,他就对知识负责,只要他对所讲的知识体系了解深入,那就够了。 遗憾的是,现在请什么老师都要求有经验,都要求请案例,这本身就是种无知。 对于管理培训或教育来讲,这种知识性的课程太多了,通常MBA、EMBA的一些课程就是这种“知识”,所以一些学员花了几十万元到名校听EMBA课程,听的是一些名人、大家的课程,仍然觉得不过瘾,觉得没什么。其实是自己没什么,都不知道去听什么了。 而对于“艺术”性的课程,你请谁呀?请艺术家呀,谁是艺术家呀?谁做过,谁就是艺术家! 比如,你想听一听现场服务方面的内容,不用请什么教授,更不用什么十佳培训师,这些统统没用。谁有用呀?饭店的服务员,她在某饭店端了五年的盘子,并且做得不错,她就完全有资格给你讲讲现场服务的问题。如果想感受老板的高层思维力,那就得请从事过管理工作的CEO们。 如果讲课的人没做过一天总经理,那就是瞎扯蛋了。 今天的企业培训组织者,往往愿意请一些有背景的人来授课,这通常不错。但你不要忘记,这种人带来的是一种艺术性的感受,你需要你在学习过程中生成一种感悟。你不要以为这种艺术家就是企业的高层,企业处处都是艺术家,就看你是否会欣赏。乘坐公共汽车时,如果你看到一个业务娴熟的售票员,那你就如同看一场艺术表演。“您去哪里?在哪里下车,你付了多钱,找您多钱,你拿好了,劳驾递一下,请谁不坐会儿,给老人让个座。。。。。。”非常过瘾。任何行业,任何事儿做好了,就自然产生一种艺术性。 你不要指望他的知识体系多么完整,更别指望他请的就是对的,他仅仅讲自己的一种体会,并且是艺术性的。喜欢不喜欢就全凭你自己了。当然,如果是面对“科学”与“手艺”的培训,这种讲师就无法承担了。 最后是关于“手艺”的培训,无它,唯手熟尔。这种培训重要的是“练”,所以,对讲师而言,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员参与到体验学习中去。你别指望评价讲师有没有博士头衔,也别指望讲师做过企业高管,他可能啥也不是,并且漏洞百出,但他就有一种调动学员的本事,最后学员都动起来了,并且学员用行动证明讲师是个笨蛋。好了,这是堂非常成功的培训,这是名非常成功的讲师。因为,他要的就是“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提升手艺。 反过头来,你就知道我所说的,用一张破评估表为什么不能评估所有的老师,因为课程不同。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