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芳,赵燕芳讲师,赵燕芳联系方式,赵燕芳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高级人力资源讲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赵燕芳:让员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
2016-01-20 42017
一个企业是否有很强的战斗力或忠诚,同一个企业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企业文化是具体的同时也是无形的,要让企业的员工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就比较难了。 中国很多企业要求员工对企业要有家的认可,但是又很难从日常工作中体现出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书上看到了一件事,就是说一个公司所有的员工到公司后第一件就是换上拖鞋然后再到办公区上班。这个公司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中三个原因:一是让员工的脚全面放松;二是保护木地板不被划伤;三是员工走动不影响其他同事。其实员工在换鞋时就已经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如果有了这样的归属感,你说员工能不自动自发地拼命工作吗?可见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的重要了。 管理学教授格雷厄姆(GeraldGraham)就工作场所潜在的激励因素做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员工最重视的五个激励因素中,有三个是与赞赏、鼓励有关,即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后,上司亲自致谢,上司书面致谢以及个人得到公开表扬。在现实的管理中,的确也是如此。试想一下,无论员工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其上司总是一言不发,好像事不关己一样,这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结果只有一个恶性循环,员工将会认为这个上司是非常苛刻、冷漠、没人情味,长期以往,员工的自尊被摧毁,自信被打击,智慧被扼杀,上下级的关系步入井水与河水之处的境地,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热情自然也是每况愈下。但若是经常赞赏和鼓励员工,不仅会让员工树立自信心,充满成就感,还会唤起员工的工作激情,激发他们的创意。同时这种经常赞赏和鼓励也对建立融洽的上下级关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说,在管理中,企业的管理者不要吝啬赞赏和鼓励的语言,正如管理大师坎特(RosabethMossKanter)所说:"薪酬是权利;认可是礼物。"在工作中多给一点开口即成的礼物,让员工快乐的同时让自己也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人总有一种安全的需要,他需要加入到某一个集体当中去,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被这个集体的其他成员所认同,进而产生一种被社会认同的感觉。人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消除无助感和孤独感,减少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更有力量,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能够感觉到是安全的、有依托的、被他人信任的。人们在安全感的基础上,更能够满足地位感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实现目标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对该群体的归属感。正因为如此,在现代企业中,营造一个融洽、稳固的合作关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员工愿意留在团队,不会接受外界的游说,是因为他们与上级和同级之间已建立了一种牢不可破的融洽的合作关系,他们担心在其它公司很难或根本无法构建这种关系。 一个让员工有强大归属感的企业,必定有着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虽说归属感最终表现为感情的依恋和融入,但任何感情都有其物质基础。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尤其如此。如果没有现实的、稳定的物质待遇,就去谈员工的归属感,多少显得有些奢侈。薪金是最直接的现实回报,最有效地满足了职工的基本要求,为职工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与薪金不同,福利反映的是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精心设计的福利还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尊重,更容易使员工产生归属感。然而合理的薪酬待遇只是留住人才的基本方法。良好的发展前景、合理的竞争机制有时往往比薪金更能留住人才。在一份离职原因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在众多的离职原因中,位居榜首的不是薪金待遇不满意,而是觉得没有发展前途。没有人喜欢平庸,尤其对于那些年纪轻、干劲足的员工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 企业应努力在精神方面感化员工,使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信任、尊重,以及企业努力为他们营造的公平、融洽的工作环境;要让员工看到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让管理层与员工多交流,多沟通,融合成一个共同追求、共同发展的团队,从而使员工感受到工作单位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充溢着家庭式的温暖感和归属感。员工总是渴望了解公司的营运状况,管理者可以告诉员工公司利益来源,提供许多沟通渠道让员工得到资讯,并鼓励员工提问及分享资讯;让员工参与对他们有利害关系事情的决策,这种做法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及处理事情的务实态度,员工往往最了解问题的状况、如何改进的方式,以及顾客心中的想法,当员工有参与感时,对工作的责任感便会增加,也较能轻易接受新的方式及改变;最后企业应尽可能地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使员工认识到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成功,这样会使员工感觉受到尊重和信任,有利于职工增强归属意识,积极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样员工对企业有了归属感,就会产生高度的信任,把企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并表现出较强的奉献精神,这种信任和奉献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更会让所有阻碍企业发展的困难黯然失色!!!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