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赵斌讲师,赵斌联系方式,赵斌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现代企业管理系统落地专家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赵斌:老板带团队的四部曲(二)带队伍的老板有怎样的“命”
2016-01-20 36395
一、老板必须得为别人活着

感受:大浪淘沙,谁也不知道今后的主角是谁,但一定是那些苦苦修炼,提升自我的人。当他们在市场上打拼,从一个工仔或民工成为一个老板,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人时,他们知道自己完成了第一步。当他们学习管理,起用专业人才,使他的企业规范化运作时,他们知道自己完成了第二步,成了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当他们靠自己的理想和境界吸引了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跟随者时,他们知道自己完成了第三步,成为了一名企业领袖,打造了一支富有凝聚力的核心团队。

但这中间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坎坷艰难,远比当初创业挣钱的设想要复杂得多。

他们从自身的需要出发,从满足自己和家人的基本需求出发,一路前行,不断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断的拥有更多的社会财富和资源,不断的面临许多百思不解的问题而又最终突破,不断的怀疑为什么而做但又坚定的前行,不断的提升着自己的社会地位同时改变着自己的社会角色,最终远离了那个拿着产品四处敲门,风餐露宿的自我,成为了一个能左右影响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万人的人。

那成千上万的人的生活与前途都与自己相关,甚至都系于自己一身的感觉,使他们明白自己成为了一个社会群体的领导者、管理者,这种管理者既不是谁任命的,也不是谁选举的,而是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的原则形成的,是最符合人类进化规律的原则所决定出来的,社会通过优胜劣汰原则把资源寄托在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名下。

这种管理者的地位没有政府官员风光,但就其掌握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的影响力而言,他们与政府官员其实担当着同样的责任。

如果说当今不论哪个国家的政府机构都是以地域为特征而划分,体现了农业文明下以土地为核心资源的生产方式,那么当“资本”和“知本”成为核心资源,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现代的工业文明,社会的组织形态也必然发生变化。

企业做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它将远远超出经济的范畴,而成为社会管理的单元。做为这种单元的领导者,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你都必须充当一个社会管理者的角色。

或许你只想赚钱,也或许你只想利用你的员工、你的供应商、你的经销商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来帮你赚钱,你并不想去管理这么多的社会成员和社会关系,你希望他们与你无关,你不想去管理这个社会或这个社会的一个局部,但你做不到,因为你拥有了这个社会当今最稀缺的资源——资本。

你拥有了资本,就必须对那些与这个资本息息相关的人(员工或其他与资本做交易的经销商、供应商等社会关系)负责,就必须尽心尽力的管理好这些社会成员和社会关系。

从自我需要的满足出发到达了对社会负责的彼岸,这是宿命,唯有认清这个宿命并按它的指引行事的人,才能名利双收。

当然这种社会责任与资本的规模是相关的,当你拥有的财富和资本较少的时候,当你还是一个小老板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你的社会责任,你也感觉不到你掌控的财富的社会价值,它们对你来说可能只意味着能给你自己或家人创造优越生活的价值,你更多的感觉到的是它们的私有性而不是社会性。

所以此时,你的感觉是有钱真好,有钱能买车、买房,能外出旅游,能办许多想办的事。

其实这只是当你的财富不够多的时候的感觉,因为这有限的财富对社会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它的存在和消失对你个人的价值和影响是巨大的,而对社会来说则无所谓,没有多少人会因为你的这些财富而沉浮。

所以,不是说此时的财富或资本没有社会性,而是很小,没有显现出来,许多老板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了对财富或资本的狭隘的看法,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和资本就一定是自己所完全掌控的,就一定是百分之百的自己的占有物,并且百分之百的是为自己服务的,企业发展的悲剧从此而生,企业发展的瓶颈在这里形成。

随着企业的发展,随着你所拥有的财富和资本的增加,与资本相关的人和关系也在增加着。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已经不完全是为自己及你的家人活着了,你的财富对你个人已经没有了太大的意义,多一些少一些都改变不了你的生活状况。但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大。

你不能停下你的脚步,你感觉到越来越不自由。以前还能想把节奏放慢一下就可以松懈一下,而现在这样随意的时候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加倍的努力和小心,因为企业大了,稍加不慎,哪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将造成莫大的损失,而这种损失不仅给自己带来影响,更会给你的员工、你的客户、你的供应商带来影响。

也许这种损失并不会改变你的生活状况,但它将改变许多与你相关的人的生活状况,财富和资本的社会性就显露出来了,你就必须抱着一种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而更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心态来经营你的企业,来管理你的财富和资本。

 

二、谨防资本悄然流失

所以,财富和资本的社会性不是小企业的资本不具有的东西,而是企业小的时候表现不明显,但随着企业做大就必然会显现出来。

它需要我们从一开始就认清它的本性,否则我们在用人问题上,在对待企业资产以及股权改造等问题上,甚至投资决策等方面都会出现违背资本的本性来运作的事。

用人问题上的强调忠诚而忽视规则,是因为我们不把资本当做社会资源看待,于是我们就会把资本所营造的企业空间,当做自己的独立王国,而不是一个社会平台。

没有空间,人才和精英这些能给资本带来增值的要素就不能与资本很好的结合,资本就会流向能更好的实现这种结合的地方去。资本的本质不是厂房、设备、材料,这些都只是资本的物化形式,资本的本质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能力,是一种增值力,当它不再具有增值力时,资本的外壳还在,但资本已经死了。

众多的国有企业拥有成片的厂房、大型的设备,但却不得不倒闭,就是证明,因为这样的企业已经没有增值力了,没有增值力的厂房设备等等这些物化的东西只是一种累赘,所以资本的死亡和流动都是在不知不觉间,以一种看不见的形式发生的。

当我们的厂房、设备巍然不动的时候,资本可能已经溜到别人的企业,这是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的,而防止这种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时时关注与资本增值力关系最密切的一种东西: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就必须为这种劳动力的进入打造一个公共平台,将企业由老板的“私人空间”变为人才作业的“公共空间”、“作业空间”。

在没有打破资本的私有化的情况下,必须首先打破“空间的私有化”,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变革之路

将企业资本视为社会资源,将企业由老板的“私人空间”变为人才作业的“公共空间”,必然使得企业所有人员的运作置于一种公共规则之下,这就是企业制度化运作的观念保障,没有这种保障,一切都是作秀。这是企业必须拥有的心态,否则会失败的。

将企业资本视为社会资源来进行的股权制改造与为了留住少数精英人才的心而赠予股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当我们把股份惕予当做一种用人手段时,给予股份与行贿差不多,短时有用、长期无用。(这种心态企业必死无疑)

当我们把企业资本当做一种社会资源,当做社会人才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来分配给他们时,它是一种对人才本身的价值和他们所创造的价值的肯定,是价值的回归,受予者心安理得。

在这样一种给予和受予的双方都认为顺理成章的前提下,它才具有法律的意义和约束,否则给予者认为随时可以收回,受予者认为本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既便有文件的约束,双方也很少认为具有法律的意义,最终,股权改造也成为一场作秀。

将企业资本视为社会资源来看待,使得老板投资决策时的随意性和赌博心理受到制约。(这是成功企业家必须具备的一种心态)

分析巨人集团当初的失败时,史玉柱也不得不承认与他的决策不受制约有很大关系,这种制约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外部的制约,即股权比例,史玉柱在巨人公司拥有绝对的控股权,当然没人能制约他,而另外一种更深层次的制约是内在的制约当时史玉柱完完全全将巨人的资产当成他个人的家当,他那时候应该说不怎么懂得资本的社会属性,他眼中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东西,赌一把,输了也是输自己的,这种潜意识是他失败的最终根源。(史玉柱为什么会失败,这就是根源)

他没想到万一决策失误,员工怎么办?经销商怎么办?供应商怎么办?那众多的社会关系怎么办?那买了巨人大厦楼盘的众多买家怎么办?既便想到了,也被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挤到了脑后。

他今天是东山再起,还了这些钱,如果他走不过来,那这些欠债,这些当初听信了巨人的承诺而掏钱买了巨人大厦楼盘的人,以及那些为巨人保健品打拼市场而创下巨人品牌的员工们就活该倒霉吗?

今天评价史玉柱,可以说是一位企业英雄,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但当初他失败的根源就在于他的社会责任感,就在于他没有意识到他要对他所拥有的巨人资本承担社会责任,他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本的本性中拥有威力无比的社会属性。现在他意识到了这种社会责任,他成为了中国私营企业主中最富有责任感的人,毫无疑问这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助成了他的二次创业的高峰。

这也可见,社会责任感并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品质,同时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因为这里所讲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是人格上的自我完善,还是对资本的社会性的认识。

资本像生物一样,它需要最合适的环境才能生存和成长,而最佳的生存环境就是能使它增值人才环境、决策环境……

每一个老板的责任就在于为资本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环境,否则他就会在这场追求和占有社会资源的角逐中淘汰出局,资本就会离他而去。

企业在小的阶段,资本的属性问题不会成为企业运作的根本问题,相反各种操作层面的问题,比如营销的技巧,产品的定位,用人的技巧等主宰着企业的命运。

而企业发展壮大以后,资本的属性问题就会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为资本的属性以及对它的认识决定了企业的“容积”。 

三、企业的“容积”决定于老板的心胸

如果把企业比做一个容器,它可以容纳各种社会资源,包括人才资源,而这种容器是由资本所构建的,这种容器的空间大小或者说“容积”,就取决于资本的属性以及老板对这种属性的认识。

当老板视资本为完全个人占有物时,企业的容积就非常小,容不下多少有才能的人,企业的外表正如同容器的外形不管显得有多大,但它所能容纳的空间都非常狭小和有限,这种容积与老板的个人胸怀成比例。

而当老板视资本为社会的资源时,企业的容积就能无限大,能容纳各种人才,成为一种公共平台,行业内的精英人物就能汇聚,企业就能凭借这些精英人物形成的团队而成为行业内的绞绞者,并引领着行业发展。

许多企业经过并不算长的发展时间,而成为知名企业,这其中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比如有一套好的经营管理模式,或者是抓住了一些市场机会等等,但不论哪一种原因,都离不开人的因素。

好的产品是人研发出来的,好的营销手法是人总结和摸索出来的,市场机会的把握源于人的市场敏感和直觉,管理的实效更是取决于人的操作。

所以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在于聚集了一群优秀的人才,企业的快速成功在于快速聚集了一群优秀人才,企业的领先在于聚集了一批行业内领先的人才,这是一条铁的规律。

而人才的聚集数量和质量就在于这“容器”的容积,所以企业的发展在到达一定层面后,竞争的焦点就在于老板能将企业这个容器的容积做的多大,而显然这取于老板对资本属性的认识。

其实即使老板们把资本视为自己的私有物,也不能等同的把企业视为自己的私有物。因为企业固然是由资本所构成的,没有资本的投入就不存在企业,但企业的构成要素却绝对不完全由资本所构成。

在企业中,除了资本的要素外,人是最活跃也是最关健的要素。我们可以占有资本,但人对人的占有却是法律不允许现实中也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奴隶制时代才允许,许多一意孤行这样做的老板,动不动就凭老板的意志随意处置员工的老板,最终都难以把企业做大,就因为他无视这个事实,受到了客观规律的惩罚。

企业内除了人的要素,还有许多诸如核心技术、管理模式、营销方法、企业文化、客户关系等等这些软性因素对企业的成败起着决定的作用,而显然这些要素也不能完全归于资本的势力范围。

因为这些是人们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资本对它有贡献,而每一个从事实际运作的员工对它的贡献更大,它应该视为企业的公共财物,是企业群体的创造和共享的价值。

如果人们感觉不到这一点,如果人们觉得老板视这些东西为自己的个人所有,那么人们就会采取离开的方式各自带走这些无形资产。

这其实是对无形资产的瓜分,最终这个企业将难以形成一套稳定的有价值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这种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很小的,它完全受市场的机会所支配,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如何做一个没人与你作对的老板

所以,以一种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眼光来看待企业和资本,认识到企业和资本的社会属性,并以这种认识做为管理企业的出发点是老板的一种“境界”。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能显现出一种商业领袖的魅力,而不仅仅显现为一个商人,只有具备了这种领袖气质的人,才能很好的驾驭一个高素质的团队,才能让那些拥有各种专才的人放弃自己的个人追求,将自己的个人理想融入到企业的理想中去。

当一个成功的老板愿意将自己的资本和企业视为一个公共平台,放弃自己的独占权,当老板的目标是为了不断的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个人利益的时候,这些专才们才可能放弃自我,他在这样的企业中才能找到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而反之他会认为归根结底还是为别人而干为别人卖命,他的自我价值得不到最终的实现,他就不可能认定谁,不可能全身心的追随谁,企业的核心团队的凝聚力必然脆弱,企业也必然脆弱。(美的公司的何享健就具备这种能力和水平)

有人认为企业能否整合精英人才,在于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当然这种观点不能说是错的,但至少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企业应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老板应该将这个战略目标做为凝聚人才的前提,这都没有错。

然而这都是核心问题解决之后的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如果人们认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或者老板提出的发展远景最终说到底还是老板的东西,人们凭什么要去热烈的追求?凭什么要把它做为个人的目标来看待?没有理由这样做。

正如同红军长征时,人们一般认为英雄们是靠一种理想在支撑,但没有看出其中最关健的是这种理想的属性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大众的。

如果人们为了领袖人物的个人理想毫无疑问没有谁会出生入死。

所以企业战略目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不仅仅在于目标本身的内容更在于目标的属性。所以要解决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吸引力问题,既要解决战略目标对企业意味着什么?更要解决企业对人们意味着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战略目标的实现自然会带来人们普遍收入的提高,带来普遍的价值提升,但人们对这种未来不可靠的目标本身就心存疑问,而这种目标实现之后的个人利益如果再一模糊,几乎就没有人敢对这种目标抱有激情和信心了,战略目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终几乎为零。

所以,老板对企业和资本属性的认识,决定了老板的“境界”,同时也决定了老板提出目标是否有价值,只有当人们认可了老板的团队领袖地位,老板提出的目标才能化为个人的动力,而不是相反,老板的远景目标可能强化他的团队领袖地位,但不能成为前提和基础。

将企业的社会价值置于企业的个人价值之上,将企业的价值和需要置于个人的好恶之上,是老板们需要通过修炼达到的“境界”。

而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已经不是一个老板,也不再是一个领导,因为老板是有对立面的,老板的对立面就是工仔,老板是劳资矛盾中的一方。领导也是有对立面的,领导者的对立面是被领导者,领导者是领导与被领导这对矛盾的一方。

做为矛盾双方中的一方,做为事件的当事人,老板做为领导者往往缺乏公信力,这种对立天然的使弱势的一方即被领导的一方失去了对领导者的信任。

而缺乏这种信任,双方的沟通成本会增加,防范成本会增加,管理效率会降低。管理决策主要依赖于强制推行,被领导者的积极性的发挥受到巨大阻碍和压抑,企业的整合力降低,内部矛盾容易激化,问题容易演变成危机,危机易变成灾难,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极差,这是许多企业的通病。

当企业有了公认的领袖式的人物,情况则大不相同。

领袖是没有对立面的,领袖人物的对立面不是被领袖人物,领袖与追随者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跟随着之所以跟随领袖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而不是外部的强制。

追随者不会与领袖做对,而只想得到领袖的关注和承认。他们好好表现都来不及,哪谈得上对立。

有了这样的基础,领袖人物就能超脱于各种矛盾之上,成为矛盾的调合者,使各种矛盾能局限在一个范围内展开,而不致于造成毁灭,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能极大的增强。

企业是一个动态的,每时每刻都充满了矛盾和变化的组织,各种利益的冲突、观念的冲突、行为方式的冲突以及外部危机所引发的内部冲突,都时时刻刻发生着。

倘若没有一个凌驾于各种矛盾之上的人物存在,则企业终会在这么多的冲突对立中失去内部平衡,最终不战自败。

凌驾于各种矛盾之上的人物有时可能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没有实际的权力,不操作具体的事,甚至能力也不是非常突出,但其价值却非常的大。

他是企业统一的象征,是矛盾各方的平衡点,是各方都接受和认同的人物。这种人物的存在或缺失造成了中小私企发展的差异。智慧型的老板都在通过自己的修练完成着这种角色的自我改造,这种改造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如前所述的“境界”的达成。 

五、老板带队伍要脱几层“皮”

领袖式人物是谁都想做的,但领袖式人物又不是谁都能做的,没有严格个人修练达成一种“境界”的人只能是空想,而个人修练的核心内容就是自制。自我控制能力是领袖人物的重要品质,而这恰恰是许多老板的软处,老板们创业求财本来图的就是财富自由,有了财富自由,才能自己想过的生活,才有各种选择的可能,许多小老板正是停留在这个阶段,享受着财富带来的自由和乐趣。(小老板是没有自制力的,这就是小格局的人必须面临的境地)

然而真正想把企业做大,想成为企业领袖式的人物,却不能停留在这里,对他们而言,刚刚获得的财富转眼就变成了另外的东西,财富带来了自由,更带来了责任,为了承担和很好的覆行这种责任,他们必须学会自我控制。

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进入,他们要克制甚至改变自己行为方式甚至个人性格。为了得到稳定的客户网络,他们必须考虑客户如何得到更大的利益,为此他们必须克制自己追逐利润的欲望。

为了理顺企业的管理,降低企业的混乱程度,他们不得不控制企业的发展速度,因为长时间超过产能的订单将会使企业的内部成为崩得过紧的弦:老员工大量流失,交货率持续下降,品质难以控制。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放慢节奏,而节奏放慢意味着产量的增长放慢,这对许多老板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很多老板能难以正确处理。

而只有那些有克制力的老板,懂得自我控制的老板,想为社会为后人做出一个优秀的样板,树一块丰碑,而不仅仅是赚几个钱的老板才能把速度人为的控制下来。

正如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长时间高速行驶以后,一定要检修,否则机器的磨损、老化、长期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出现车毁人亡的事故,更何况我们的企业大多是一开始就没有很好的设计、没有很好的制造,用的材料也不怎么好的一辆车。

没有控制力的老板,可以风光一时,但倒下只是迟早的事。

为了对员工负责,为了对客户负责,为了对供应商负责,为了对所有的社会关系负责,他们的投资决策必须慎之又慎,他们必须克制自己花钱的快感和赌博的心态,他们必须放弃那种输了就输了,只当没赚过这笔钱的赌徒心态。

克制然后放弃。

放弃个人的一些习惯,放弃一味追逐自我利益的欲望,放弃快速膨胀的心理,放弃痛快一博的快感,这么多的克制和放弃之后,才能造就一个企业的领袖,也才能造成一个现代企业。

所以,这条路不是谁都能走得通的,也不是谁都愿意走的,有些人注定了只能做点生意,办个小厂,赚点钱过一种优越的生活。

但偏偏他们又想把企业做得很大,自己又想做企业家,又不想改变什么,以为只要自己继续做下去,就能慢慢做大,以为赚钱的经验就是创办现代企业的经验,以为办个小厂的经验就是打造百年老店的经验,在充分享受财富自由和快感的同时,做着企业英雄的梦。

这与白日做梦差不多,他们太轻视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自身的修练,太低估了企业做大的难度,太不了解企业发展的规律,更没有意识到解随着企业的发展自己要进行完全脱胎换骨的改造,如果企业做大那么容易,百年企业为何那么少呢?

克制或放弃的背后,反映的是老板们修炼达到的境界:对企业、对财富、对资本、对人生的透彻的感悟和看法。因为他们追求生命对社会的影响力,所以他们可以放弃许多当前的物欲的享受。

他们拥有过亿的资产,但生活却相对简朴,他们衡量生活质量或生命质量的标准不是生命中消耗的财富多少,而是生命中所创造的价值以及这些价值对社会对他人的影响如何,改变如何。

即使这些价值和财富现在是在他的名下,他可以随意掌握,也可以任意挥霍,但他绝不打算用生命去消耗它,而只是看做一种能创造更多财富和价值的条件或基础。

他们会把这些属于他们的财富中的全部或一部份传给他们的后代,他们希望后代们秉乘他的观念,把财富永远的增值下去,在增值的过程中,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为人们提供各种产品,为人才提供生存发展平台,最终树立一个不朽的企业丰碑。

(成功老板必备的心态)这是他们的理想,有了这样的理想,他们才能克制和放弃当前的许多冲动和诱惑。老板们追求生命对社会的影响力和价值,所以他们承认企业、财富和资本的社会属性,放弃自己对它们的占有欲。老板们承认了企业和资本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后,法律上的占有关系变成了一种管理和社会委托的关系。社会把自己的珍稀资源委托给最有能力的人来经营和管理,以确保资本的增值,这就是占有关系的实质。而领会到这层意思和境界的人,就能把自己的心门打开,容纳各种人才的进入,就能淡化自己的私欲,就能在需要的时候把发展的速度控制下来,就能替客户的利益考虑,就能放弃自己的痛快一博的赌徒心态。因为他已经没必要这么做,他这样做的动机已经消失了,既然他只是尽职尽责的管理经营着这些本质上属于社会的资源,他又何必冒着让这些财富毁于一旦的风险去行事呢?而恰恰在这样平和的心态下,他开始理性的去经营和管理企业了。有了理性的心理基础,理性的行为才能发生,有了理性的行为,有了人才的参与,有了团队的运作,行业内的精英都汇聚过来了,那么行业内的企业谁会有最佳的表现和业绩呢?毫无疑问是这样的企业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