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清,袁清讲师,袁清联系方式,袁清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袁清 2019年度中国20强讲师
品牌营销专家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袁清:“美好生活”的新消费,倒逼商业伦理的构塑
2017-11-06 2701



“新时代”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隐喻着包括商业市场的消费升级。


我国经济社会经历了“必需品消费升级、小康消费升级、品质消费升级”的3次消费升级。纵观每次消费升级都是在上次升级基础上的革新,并且在完成升级的同时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特征。而在“新消费”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消费需求、消费渠道和消费理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新消费”的新变化


新变化主要表现在:1.消费者崇尚品质生活,消费需求从固化模仿型消费,向多样化理性消费转变。无论是刚需,还是非刚需,更多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新生代(90后)成为重要的消费群体,这些“主体”中大多具有“平等意识、讲究品味、渴望成名、迷恋网络、张扬个性”等。 70、80后消费群体不再是仅以生命阶段即可概括的一类人,其中不乏亲子人群、丁克人群、单身人群等多种消费群体,由于购买力较强,其消费目的更倾向于享受生活。


2.极致的互动体验:随着技术和产品的迭代与演进,消费场景中的互动体验也日新月异,实体、虚拟、虚实结合等互动方式,使消费者的互动体验过程更为丰富、立体。营销在“产品营销”和“品牌营销”阶段后,“体验营销”大行其道。而随着更多商业市场中“消费者习惯性的怀疑”,“体验营销”又急需升级。


3.消费个性定制:由于受到审美喜好、教育文化、生活习惯等影响,以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自我、内涵的体现,个性、定制成为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大众市场、一般产能甚至优质产能都已过剩,寻求细分市场领域的拓展,必然成为企业的战略思考。所以看到更多企业所推行的“做不同,而不是做更优”的轻资产战略。


4.移动消费的旺盛:手机支付、移动应用等快速发展,在不同程度提升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效率,一方面为消费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服务环境;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消费方式;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已突破13.7亿台,国内移动互联网月度活跃用户已超过9.27亿,日均活跃总时长达3.5小时。顾客在“移动化”和“社群化”特征下,每时每刻或处于购物状态。而这种状态,某种程度上让我们今天的营销多了几分不确定性。


5.推崇绿色健康:从低碳出行,到有机食品,再到运动健身,无不折射出人们的绿色环保、健康养生的生活志趣,绿色健康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绿色消费已成为新潮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消费同样推行极简的“以商驭繁”的绿色健康观。



商业与人文反应,消费才会“平衡”和“充分”


今天的市场已呈“移动化、数据化、区隔化、社群化”特征,营销进入了“时空大变革运动”。顾客进入“流量时代”,数据作为广告、推介的基础,顾客的个性选择是其偏好的画像,市场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万物+的社群关联。


而随着O2O领域进入红海,投资热度降低,资本市场更加热衷文化、文娱、传媒、民生服务等领域,而移动互联+人文市场,更蕴藏着万亿空间,营销进入了“人文化营销”的伦理阶段。


管理学者陈春花说,生意不仅仅是给你个体的满足感,更给你过程的体验感;生意更多强调的是关注顾客生活的本身,而不是仅仅销售产品。人必须是生活者而不是消费者。现代经济将财富的源泉归结为技术、知识的“智力资本”。人们的“美好生活”大多体验在上述的“非物质财富”,它涵盖其哲学思考、人本精神、文化积淀、创新机制等。“新时代”的消费力量,在于商业与人文的化学反应。更多新生代的消费者年轻、多元、自我认知,渴望撕掉标签,寻求共情能力,体验有温度、有质感的生活方式。


未来商业正是在基于这样的逻辑下,经营者承载满足顾客情感与精神需求,探索更美好生活方式的新营销理念。挖掘顾客的价值潜力,默认顾客与你在平等地位,一定要想信他与你信息是对称的,用人文的“好感”、“社会认同”、“承诺”、“一致性”,培育商业中的“博物学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的“平衡”和“充分”同样包括在消费的精神层面。


经济学不应只是空洞的机械做法和效率分析,无论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他关注市场背后的道德,还是祖凯恩斯所强调的经济学本质上是伦理学,亦或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塞勒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融合,都在关注其厚重思想和人文对经济学的相互依存,互为表里(作者袁清,营销专家,和讯网财经评论作者,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事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环球财经》专栏作者,北京大学互联网+与资本运营课题专家组成员,全国总工会中工网特约评论员,时代新光管理咨询创始人 ,“软营销”的创建者)。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