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提出一个新的关于“大小中国”与“大小日本”的分析框架,中国媒体对于生活、教育、科技、服务、经济、人民素质意义上的“小日本”有很多的正面报道,中国民众对于“小日本”层面的认同度也比较高;但对于政府与军事意义上的“大日本”,中国民众的认同度低,对“旧日本”“大日本”有严重疑虑与不安;而日本的媒体对于政治军事意义上的“大中国”有较多的负面报道,民众的疑虑程度也高,而对于生活质量、科技与文化发展、社会秩序与社会品质意义上的“小中国”的报道量不足,报道倾向也较多负面。据此,在中日民调显示的两国民众对于彼此的反感度居高不下的同时,其实只要日方领导人在姿态与意愿上有所调整,那么中国民众对日认识与态度的调整弹性,可能比日本民众大,而日本民众对于大小中国各个层次的认识程度不够,改变偏见的难度更大。
日本政府与媒体近来高度关注今年“8·15”安倍讲话与9月初中国的抗战胜利日阅兵式,因为日方观察家认为中国是在针对和牵制日本。事实上,我相信中国的胜利日阅兵很可能与以往的国庆阅兵展现国防力量长足进步的模式不同,而更多重温反法西斯同盟的历史情感,更多展开面向未来、开创新的区域合作、“一带一路”合作与国际合作新秩序新态势的大方向。简单地说,日方如果把“大中国”的作为看成是针对日本的做法也就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中国的眼光与战略已经放得更长更远,在这样的战略之下,中日合作当然同蒙其利,而日本采取简单的竞争克制策略恐怕真占不了啥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