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傅佩荣讲师,傅佩荣联系方式,傅佩荣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傅佩荣 2020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深入研究儒家和道家思想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傅佩荣:傅佩荣:与人相处做儒家,与己相处做道家
2016-05-11 2244



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的人生,你要完整了解了才懂,但30岁的你如何了解60岁的人生,60岁的你又如何明白什么是死亡?你没有经验。学习哲学,能帮我们明白人生的道路。  ——傅佩荣

哲学之于人生 就像罗盘之于航海

乔布斯曾说,他愿意用一生的财富,换取跟苏格拉底共处一个下午。苏格拉底是西方大哲学家,哲学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乔布斯愿意倾其所有换取与大哲学家共处的一个下午呢?

西方人认为哲学之于人生,就像罗盘之于航海,让你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但这是一个虚的形容,我们还是要了解哲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要了解哲学,我们先解读一下人类文化的内涵。

人类文化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器物,也就是物质层面。我从台湾到上海花了一个半小时,孔子当年周游列国14年只跑了3个省。古人的远行就像是生离死别,充满离愁别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器物层次是最基础的。

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是指从风俗习惯到法律、政治制度的各种规范。这同样非常重要,却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欧洲那些高福利国家,物质丰富,即所谓器物层次很理想,制度也很“完善”,人们从摇篮到坟墓都比较有保障,可自杀率很高。为什么人不想活了?这就要看文化内涵的第三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是理念。具体一点,理念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和哲学。我们要谈的哲学就在这里。哲学和文学、艺术、宗教有何不同呢?文学和艺术是抒发情感让人欣赏,快意恩仇,满足人心。宗教是解释现世的各种苦难,并告诉你一个更好的、超越的世界,给灵魂以慰藉。哲学是最特别的,它用纯粹的概念来阐释。

“哲学”一词最早在古希腊出现,原意是“爱好智慧”。“智慧”一词包含信息、知识,但“哲学”的“智慧”既不是信息,也不是知识,而是一种特别的东西,它有两个特色,第一是完整性,第二是根本性。

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的人生,你要完整了解了才懂,但30岁的你如何了解60岁的人生,60岁的你又如何明白什么是死亡?你没有经验。学习哲学,能帮我们明白人生的道路。

人生有三个根本的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第一是痛苦。谁都受过苦,但谁讲得清什么是痛苦?没有饭吃是痛苦;可什么都有了,心里还是不踏实,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第二是罪恶。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我们谁都做过错事,伤害过别人;同时也不能理解别人的罪恶,不能说清什么是罪恶。

第三是死亡。面对死亡怎么办?这里分享一个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被处以死刑,行刑时,他催促狱卒快点把毒酒拿来。赴死之前,他镇定自若,面不改色,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周围的人忍不住哭泣,苏格拉底说:“请坚强点!”临死前,他还嘱咐学生代他祭神。这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故事。这也解释了西方人为何那么崇拜他。

人生的三个意义 有事做,有人爱,有苦受

很多人问: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那么我们首先要问:什么是意义?“意义”就是理解的可能性。说一句话有没有意义,要看别人能不能理解,不能理解,这句话就没有意义。

首先,就身体来说,有工作可以做,人生就有意义。举一个例子,养老院的院长做了一个实验,把老人家分两组,第一组老人家每个人负责照顾一盆盆景,第二组老人家什么事情都不做,就是养老。数年下来结果发现,第一组老人家平均比第二组老人家多活两年以上。

其次,有人可以关怀。我女儿小时候崇拜明星,我跟她讲明星都是假的,是制造出来的。她跟我说了一句话:如果没有明星让我崇拜,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句话启发了我,很多青少年崇拜偶像是因为他需要关怀一个人。

如果一个人没有工作可做,也没有人可去关怀,那么第三步一定是他人生最后的救援:有痛苦可以受。你会问:受苦也有意义吗?有的,受苦的意义在于让你知道你有这样的承受能力。

我从8岁到17岁,都是一名严重的口吃患者,小学三年级到高二,我上课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话,同学超过3个以上时我就一句话说不出来,所以我从小很自卑,也没有人能帮我。这是我实际的经验。

痛苦也是有意义的,上天不会白白给你任何一种痛苦,而是会给你相对成长的机会。能力强的人,失去一切照样挺立。这是人的真正的价值。

学习儒道哲学 打通“任督二脉”

今天大陆兴起了一股国学热,学习国学就是要把我们古人的人生观、宇宙观、基本理念、价值说清楚。这是我们自己的哲学。

作为中国人,我们听到孔孟老庄都觉得老掉牙了,事实上,孔子、孟子也委屈了2000多年。

中国人大多念过《三字经》,所以都认为儒家讲“人性本善”,其实那是朱熹说的,不是孔、孟说的。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荀子所谓的“天”与孔、孟所谓的“天”不一样,荀子讲的“天”是自然界。荀子讲性恶,人生下来就有本能欲望,这个欲望发生出来之后一定有冲突。荀子教出两个学生,一个是李斯,一个是韩非,一个儒家教出两个法家大人物。所以我认为,荀子并非真正的儒家。

《论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是说,学习并经常复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如果他真这么说,那他就缺乏同理心了。老实讲,复习是痛苦的事。孔子说的“时”在我理解并不是“时常”的意思,《论语》里有11个“时”。“学而时习之”的“时”有“适当的时候”的意思。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学了之后,在适当的时候去实践,是一件快乐的事。学有所用,怀才遇时,是一件快乐的事。

再看道家讲“道法自然”,是叫我们去亲近大自然吗?不是。《老子》里“自然”出现过5次,没有一次是指“大自然”。他用“自然”这两个字是最原始的组合,“自”就是“自己”,“然”就是“样子”,“自然”就是自己的样子。万物保持自己的样子,里面就有道;道无处不在,万物可多可少,可有可无,道不受影响。学习道家之后对生老病死各种变幻无常一点不用担心,道是不变的。道像大海一样,海面波涛汹涌、变化万千,海则是不变的。

学习儒家之后,我们能够更好地跟别人相处。儒家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下朝回家,得知家里马厩失火,他就问了一句:有人受伤吗?那个时代,奴仆的命是不值钱的,马却很贵重,是重要的财产,但孔子问:有人受伤吗?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都是人。

学习了道家之后,我们能更好地跟自己相处。道家认为道生出万物,所以不要有得到和失去的概念。如果你今天笑,你将来就会哭。等你悟道的时候你就会叹:何必哭?何必笑?道家思想是一个整体观,是一个根本观,学习了道家,你看待自己的情况时,不会只看眼前,也不会只看局部,会长远看、整体看。

年轻人最好学习儒家,中年之后再学习道家;千万不要太早学习道家,太早学习道家,以为自己看破了,其实往往是看错了。除非你已经到了很高的层次,你可以学习道家。你看到年轻人上班时打瞌睡,你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学习了道家思想,要顺其自然。你如果是老板,能接受吗?

我跟别人相处时是儒家,跟自己相处时是道家。比如,我两个月前答应今天来给大家上课,言出必行是儒家。道家呢?此一时彼一时,讲不讲都一样,听谁讲都差不多,听不听也没分别,再过100年什么都不见了。如果我们一直用这样的道家方式跟别人相处,社会发展就受影响了。所以,学习儒家道家,要慢慢觉悟,才能打通“任督二脉”。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