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你的企业脱胎换骨吗?到现场去,别只坐在舒服的办公室里!到第一线看看员工工作情形,了解问题,马上解决。
在我每天上下班经过的东京地下铁车站里,有一幅我最喜欢的公益广告。上面的大标题写着「有你在,真好!」。常想,人生在世可能追求的就是有谁可以对自己说这句话吧!一种自己的存在被需要、被肯定的幸福和快乐。
拿到企业上来说,这句话不只是员工希望老板用来称赞自己工作能力时的话语,反过来说,经营者如果能获得员工真心认为「有老板在,真好」的肯定,这个公司的向心力一定很强,工作士气高,上下一心,具备创造高收益的良好条件。
但经营者要获得员工打从心里说出这样的评价(撇开拍马屁的表面工夫不谈)绝非易事。至少要具备以下两要件的其中之一是具有正确判断力、决断力和远见,能够正确引导公司发展,让业务蒸蒸日上,收益日增,员工能领好薪水;或就算是个平凡的领导者,业绩虽不见多突出但仍能维持,重要的是其真心体恤关心员工,了解员工,力图改善其工作环境,让员工就算景气不好也愿为老板打拚。
不论是要达到上述两个要件中的哪一个,先决条件其实都欠缺不了所谓经营者对「现场」的重视。也就是经营者重视员工工作的现场,经常到员工工作处了解员工工作情形,进而从中了解公司实际营运情形或发现问题再加以改善。
日本企业向来重视「现场主义」,日产汽车、第一三共制药、麒麟啤酒等都是著名的重视现场企业。日本也有许多制造业的社长(CEO )是从工厂厂长出身,非常了解工厂实际运作的各种状况,有深厚的技术背景。
重视「现场主义」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要让公司成长,不是只坐在自己舒服的办公室中做静态的思考,而是该常到现场,重视现场工作员工的智慧和建议,确实掌握公司现况,同时也藉由自己在现场为员工加油打气,凝聚团结力。例如从观察员工的工作方式与和员工直接的沟通,知道员工需求,同时思考如何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增强工作效率和质量,减低成本,创造员工和公司双赢局面。
相较于日系企业重视「现场」的想法,美国不少大企业的执行长较强调股东权益和公司治理,着墨较多在与投资者的沟通上。他们认为,提高收益率、促进股东获利是他们治理公司的最大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花比较多的时间研究商业竞争策略,致力财务结构改善,只要公司有一定的沟通管道,亲自去不去现场并不是他们最大的关心所在。
日美想法各有其传统和思考背景,本没有所谓哪方一定擅长的道理。日本有越来越多企业受到美国经营理念影响,越发重视股东权益。美国也有不少公司学习日本模式,加强与现场的沟通和纳入现场意见到经营策略上。
不过看到最近美国三大车厂面临破产危机、人人指责三大执行长的窘况,就不得不感慨,如果他们过去能有多到「现场」看看的习惯,早日将现场呈现的各式销售和制造问题当作提醒自己经营上的最好警钟,或许今天公司也不会落到这番荒凉地步。
这个现场指的不只是制造的现场,也是研发的现场和营业的现场。经营者如果能够到营业处了解营业员实际面临的销售困境,他们可能很多年前就会发觉省能源车开发的重要性,回来赶紧要求研发部门加速研发相关产品;或观察到多元化开发素材和多角化经营等的重要性。他们如果能透过营业现场早日找到公司该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策略,公司就还能有相当获利。
他们如果能多到制造现场走走,就会了解基层员工工作是多么不易,也不会不知民间疾苦仍享受奢华,让基层员工感到心寒,只能透过工会作抗争,劳资关系紧张。他们既无远见领导公司方向,又无法获得员工支持的心。
当然经营者到现场不是不相信员工或是去做员工监视。经营者如果不能真正体认到现场的意义为何,只是身体到了现场去作作样子,摆摆老板的架子和威风,心却离员工很远,既没有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诚意和知识,也没有关心员工的心,如此去了也是白去,可能还是反效果。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一个公司的经营者到了现场还不会想去多了解实地情形的话,在这个经营者管理下的公司大概很快就会面临破产危机。
「有你在,真好」这句话里的「在」搬到企业经营上来说,不只指的是物理上实际存在,更指的是精神上的存在。经营者如果能离开自己舒服的办公室,以身体力行和诚摰的心经常到员工工作的现场走走,创造与员工间的「同患难,共享福」的无距离情感,相信就算碰到再困难的经济环境,公司上下都能共体时艰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