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升上总经理职位的时候,很不习惯没有直接指挥的单位,也很不习惯没有直接负责的工作,因此,没事就召集各个运营单位开会,直接参与各个单位的运作,彷佛我就是部门主管一般。
直到有一天,一个部门主管告诉我: 先生,你知道菩萨为什么灵验,香火不绝吗?
因为祂们宝相庄严,高高在上,不会下凡过问凡间事物。
而当凡夫俗子有困难来求神问卜时,菩萨才会显灵指点,有求必应。
因此凡人皆感念菩萨之德,香火不断。
这位主管说得文雅,意在言外,一时我还听不懂。
最后他才直截了当告诉我: 先生,你高高在上当你的总经理就好了,管管大事,制定决策,不要直接降临各单位,指东说西,这样各单位主管要怎么工作啊?
更何况,以总经理之尊,离开执行面很远,很多事已在状况外,很多决定可能是错的。
喜欢下凡的菩萨,多数只会显现自己的无能,不会赢得尊敬的。
听完这段话,我一身冷汗,原来我完全不会当总经理、不会当主管。
制定决策、分工设职,让所有的主管层层负责,发挥所长,是上位主管该做的事,千万不要亲力亲为,和部属抢事做,这样只会让下属难为,让部属愚民化。
许多刚升任主管的人,还是习惯扮演执行者的角色,不知道运用团队的力量,结果是自己忙死、部属哀怨(因为没有发挥的空间),而且无所适从。
我就曾经是这样令人讨厌的主管。
另一种类似的状况,也会出现在创业者身上。
一般而言,创业主都是能干的老板,尤其在创业阶段,人力、财力都不足时,通常要靠创业主亲力亲为,才能突破困境,因此创业主习惯自己动手做。
可是当组织变大、规模变大时,如果创业主不了解「宝相庄严」才能香火不绝的道理,通常会出现组织规模变大的不适应症。
我也曾听创业主抱怨,部属能力不足、团队不佳,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老板能力强, 无法忍受部属的不足,以至于老是自己动手做,结果当然无法培养出好的团队、好的部属。
我甚至曾经要求一位主管,禁止他自己下手执行工作。
因为他嫌部属动作慢,做事不到位,于是老是自己做。
我告诉他,就算失手,也要让部属独力完成,他的协助,只会让团队继续无力、无能。
想大事,想明天的事、想制度、想团队,这是老板与主管该做的事,
做一个宝相庄严的菩萨,只有在部属带着问题、带着困难求救时,才适时给予指点,而且仅止于指点,绝不可以代他完成,这是培养部属、建立团队的第一步。
附记:菩萨的礼貌
何飞鹏
进媒体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那时刚毕业不久,又有幸进了发行量极大的『中国时报』,采访的又是经济新闻,台湾的知名企业及老板,对我这个不懂事的年轻人,待若上宾,不知不觉中,我开始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杰出」、很「伟大」,因为所有的人见了我,都尊敬有加。
直到有一天,我发觉一个采访对象,对一位我非常认同的同业,非常不礼貌,我十分讶异,这个同业能力比我强,但却得不到采访对象的尊敬,经过仔细思考后,我终于弄清楚事怎么回事。因为我代表的是大报,他们尊敬的不是我,而是我背后的大报:他们看清的也不是那位同业,他们轻忽的是那家发行量小的报社。
这个体验我牢记在心,「我」和组织是两件事,千万不要混唯一谈,而这个故事背后,也隐藏了一个管理学上到底是「庙大、还是菩萨大」的有趣话题。
对高阶经理人而言,如果能力超强,让所任职的组织快速成长、风生水起,以一人之力带动组织变革,扭转了公司的命运,这个人绝对是大菩萨,而他所属的组织,也就是庙,因为有大菩萨,而灵验、而香火鼎盛,这是典型的「庙小菩萨大」!
但是这种情境极为少见,就算有也只会短暂存在。因为能以一人之力旋干转坤的案例不多,而就算真有其事,组织的力量会累积,日子久了组织的力量还是大于个人。大菩萨所做的努力,所获得的成果,全部会汇整成组织的力量,这个庙会益加宏伟壮丽。经过岁月的洗礼,菩萨再大,大不过庙;庙再小,经过许多菩萨的投入努力之后,庙会越来越大。
因此「庙大,还是菩萨大」的管理话题,似乎有了结论:菩萨再灵,灵在一时;菩萨再大,也要有庙依附,无庙不成菩萨,庙与菩萨是一个共生共荣的关系。
由于有了前述的经验,我很清楚,就算我能力再强,就算我自许成为大菩萨,但没有庙的依托,我无法修成正果,因此菩萨应有分寸、有礼貌,应该知道谦卑、应该知道进退。谨慎小心的维持与庙之间的关系,绝对不要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组织,这就是菩萨应有的礼貌!
这个礼貌的终极境界,是视每一个自己经停驻过的庙,为自己的家,把庙和自己画上等号,不只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更要留下认同,我是「大庙中的小菩萨」,而且是永远的小菩萨。不管我现在在哪里,我曾经停驻过的组织,都是「我」的组织、「我」的庙!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相情愿的「礼貌」,但礼貌不是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