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劝其,宋劝其讲师,宋劝其联系方式,宋劝其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知名战略绩效管理专家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宋劝其:宋劝其老师分享:刚知道原来蒙牛也用了海尔的绩效管理模式(OEC)-不信你向下看.
2016-01-20 47778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在蒙牛工作,必定很放松,因为蒙牛的企业文化是“经营人心”。如果这样想,那就错了。作为一家飞速发展的大公司,纪律对于蒙牛来说尤为重要。海尔CEO张瑞敏也曾说过,“规定不高或者管理不严,很容易导致企业竞争力不足,要想参加国际竞争,就一定要加强管理,尽可能多地整合企业拥有的资源,强化竞争力。如果你好我好,看上去似乎不错,但是企业倒闭了,对职工的‘关照’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1983年,牛根生在担任伊利冷冻食品公司的厂长时,就非常重视法制化改革。牛根生让人在厂里的路上划分了区域,人有人道,车有车路,车占了人道要罚款,人占了车路须交钱。生产管理中规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质量奖惩制度,生产部的黑板报上每天都公布质量检查结果。用工制度也改了:能干的,留下,不管他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不能干的,请回家,不管你有什么来头。  当时的中国企业中,特别是国营企业,管理很松散。因此人们不适应这种严格的制度约束。有些工人抱怨:伊利什么都好,就是罚款太多。  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市场竞争虽不是真刀真枪的较量,但其残酷性无异于枪林弹雨的战斗;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取得最终胜利的可能。   牛根生要求企业必须有外资企业般的严格管理,自己的员工必须像士兵一样时刻准备作战,因为这是残酷的市场所要求的。  创立蒙牛后,牛根生同样实施严格的法制管理,并且更加强调“责任到人”的原则。  牛根生毫不掩饰他是从海尔那里移植过来OEC管理模块的。如今,OEC已转变成了具有蒙牛特色的管理。  OEC是英文Over 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的缩写,即全方位地对每天、每人、每事进行清理、控制。在海尔,OEC制度规定海尔员工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后要清理、检查并且每天有所提高,即要求“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事完评价”,以保证事物向预定目标发展。在这一管理模式下,“人人有事,事事有人”。责权利的紧密挂钩,促使海尔的企业管理制度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企业运作实现了高度规范化。  在蒙牛,OEC考核榜是覆盖面最广的一项制度,没有人能够绕过。每一个部门外都有一张OEC考核榜,这张展示牌只有1米大小,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每事进行综合控制。这种管理方法类似于军事化管理。  建构在制度与规章之上的管辖与治理就是管理。我始终认为,管理工作做得最好的是军队,所以军队的战斗力强。把蒙牛管成像军队那样,恐怕多数人受不了,但一定要学习军队的硬朗作风,任务的贯彻与执行不打任何折扣。国内外那么多的企业都在模仿美国的西点军校,蒙牛也在学,希望不只是学皮毛,而是真正学到真谛。  如何使这个OEC制度落到实处呢?蒙牛采取了罚款的方法。这个方法看似没有什么创意,却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从最底层的员工到中层领导、高级主管甚至牛根生本人,都得服从这个规定。迟到、开会响手机、在食堂剩饭等都会受到处罚,罚款金额根据职位高低从10元到50元不等。  在我们企业里,人人要管事,事事有人管,每个物件,就连卫生间里的干手器,都写明了责任人。企业禁烟禁酒,饮酒后不能进工厂。就餐不准剩饭,否则向公益事业捐款50元。开会时绝对静音,谁的手机响铃了,也要向公益事业捐款50元。与产品有关的管理更是严格。出现不合格产品,员工与领导一起赔偿。   刚开始,蒙牛一些员工对这种类似于军事化的管理风格很不适应,甚至极为不满。但是在牛根生的坚持下,经过了一段时间,员工就真的“播种了一种行为,收获了一种习惯”,习惯形成之后,人们逐渐体会到了OEC的好处。  牛根生深知,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就必须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但与此同时辅之以人本管理也是必要的。这也就体现了“严肃的爱”的一个方面。事实上人本管理则是蒙牛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牛根生在《天变人变模式也要变》一文中,分析了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定时定地定范式,早晚考勤,中间督察,仿佛框框比效率还当紧,管行比管心还重要……曾几何时,这就是全社会的管理“范本”。  有些工种是离不开这种“范本”的,越是多人协作的工种越需要程式与框框,因为如果某一道工序不能按时按地运作,其他各道工序就会窝工失序。但有些工种独立性很强,越给予弹性越容易出效率,这时候,管行不如管心,管理模式就要由范本向人本转移。  有一个小例子。前几年,我们总部曾经规定办公室不准饮水(发现一次罚一次),而设立了专门的饮水室。这种做法貌似“军纪严明”,其实一点也不人性化,比如:盛夏季节,人急匆匆赶来,从温水瓶里倒出开水,却不能马上喝,需要赔上时间、耐力乃至心灵的不快;即便备上凉开水,渴极而饮,一次一大杯,从员工身心健康角度讲也并非好事;再则,统一存放的杯子上虽然分别写着各人的名字,但还是存在串用的可能,即使没被串用有人也会生出这种隐忧……搬到新办公楼后,我们就把这一条取消了。水是生命之源,办公桌旁放一杯水,随需随取,这不是既人性化又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双善之举吗?  还有,虽然过程管理在许多时候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一些创造性工种,我们不管过程,只管结果,反而更佳。  所以,范本管理要向人本管理转型,不要把程式看得比人还重要。人是核心,一切管理程式都要向有利于提高人的效率与健康的角度倾斜与靠拢。  不论是法治还是以人为本的治理,都是“治人”,促使人的行为向更合理的方向转变,即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效率。法制的规范性可以使人们少犯错误,提高效率。然而事物总是不断的变化,法制中的一些东西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需要再做调整,其不合理之处要考虑以人为本。只有当法制和以人为本的治理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相辅相成时,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向下经营人心  经营人心的含义是向下经营,而不是向上经营。牛根生在文章《最佳雇主:让员工“51%给自己干”》一文中,这样写道:  如果说蒙牛企业里有什么东西不均等,那就是“官”越大“自由”越小。比如得给员工送礼,但员工不能给你送礼。我在原企业(伊利)的时候,有个主管把20斤牛肉送到我家,结果弄得我差点妻离子散,我对老婆说,你送回去,不送回去我们就离婚——有了这次教训,这个主管就长了记性,有一次,他手下的一个员工收了人家一条羊腿,他批评道:“你送回去!我送你两条羊腿好不好?”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的,如今,我们高管团队年年拿自己的钱给员工送礼,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地送。    中国,是一个崇尚“礼尚往来”的国度,但在很久以来,送礼就变了味。把礼送给普通人,那就是“想别人替你办事”;在官场上的送礼,则称为“贿赂”。送礼一时间成了中国“非理性竞争”的代名词。蒙牛高层清楚地认识到“送礼”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而在送礼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在蒙牛,送礼是往下送,而不是往上送。这也是蒙牛“向下经营人心”的一种体现。  有一个例子,说的是有一位驻外干部两年前出国,购回一些化妆品,回来后给总部的几位好友(平级或比他级别高)每人送了一份。不久,东窗“事发”,收的人如数退还,送的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要经营人心,就必须从精神上真诚地关怀员工,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上司要学会善待下属,这样才会获得同样真诚的回报。  日本有一家公司,其老板每天只做两件事,且这两件事看似与企业经营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家公司却经营得井井有条。他做哪两件事呢?一件是早晚在员工上下班的时候,一定准时站在厂门口,向经过的每一名员工鞠躬问候;第二件是在上午工作时间,拿上钓鱼竿去钓鱼休闲,中午回来将钓到的鱼拿来为员工改善伙食。从这些行为细节中体现出来的是经营者对员工的关心和感恩,使得每一名员工深受感动,尽职尽责,极大地发挥个人潜能,所以说:“得人心者得天下”。  牛根生在公司里提出一个“关心下三层”的原则,即关心你的下级、下级的下级、下级的下级的下级。他自己每次散出的财动辄几万、几十万、上百万。  在牛根生的影响之下,下属们也开始了散财的行动,他们所采取的散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蒙牛内幕》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一位主任,2003年初向助手送了一套房子,这位助手过意不去,象征性地返了2万元。还是这位主任,2004年初,从个人红利及年薪中拿出钱,向每位部下发放了3000~5000元不等的奖金。  一位部长,2004年初给每位部下发了1000元奖金。  一位副总,2004年拿出5万元给部下买衬衫。  一位副总,2005年提出将个人期权的1/5分给手下。  ……  在蒙牛,除了“上礼下”的主流,也存在着一些“潜流”。由于蒙牛生产基地已经分布到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个别地方难免出现“文化盲点”:亲戚悄悄拉来了,结婚偷偷收礼了,客户送来的好处收下了……对此,纪检部门查实一起,处理一起。  牛根生用辩证法来解释蒙牛的这些做法:  我为什么要散财?难道我不知道享福?难道我的家人不需要照顾?难道我的亲戚不需要接济?事实上,连我自己都是“负债人”,为了支撑企业的门面,买车又买房,欠着银行几百万!但是我称来称去,我们一家子怎么也重不过任何一“民”,也重不过任何一“军”。那么,您那一家子呢?  往外拿钱真的就是吃亏吗?往里捞钱真的就是占便宜吗?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聚的时候,先聚心,后聚人;散的时候,也是先散心,后散人。你把人心搞散了,企业垮了,到时你还有啥?你的利益还能“可持续”?  牛根生一再告诫自己的下属:  吃亏是福,占便宜是祸啊!这里面是一个“大无”与“大有”的战略关系,而不是眼前一时一事的简单“无”与简单“有”的关系。   让员工为自己干  在文章《最佳雇主:让员工“51%给自己干”》中,牛根生写道:   1   怎样才能使员工更快乐?员工给自己干活最快乐。  生产队的社员、国营工厂里的工人,往往越干越不快乐。我们要把给自己干与给社会干结合起来。51%给自己干,其余的给别人干、单位干、国家干、人民干。也就是说,要让“给自己干”控股。  当然,世界上不可能有100%的为自己干。  我们有句话:“要想知道,打个颠倒。”我小时候打零活,给人家砌地,不敢和人家一起吃饭。人家说:“你就在这里吃吧。”于是,受到尊重的那种感觉,仿佛一股暖流通遍全身。之后到了单位,就特别希望领导能够尊重、关心、重视。现在反过来想想,我们的员工何尝不是这样?所以,我的许多理念,全是体会的,不是背会的。  但有些走上管理层的干部,可能没有过这样的体会,或者缺乏“打个颠倒”的家教,所作所为,经常使员工不痛快。  2  给别人干,稍有不顺,往往牢骚满腹;给自己干,即使赔了,也是有悔无怨。  一些人在大集体中干活的时候,琢磨的是怎么样多拿一点,少累一点。当他们为自己干的时候,就变成了另一种样子。  有的人开了一家小店,风里来雨里去,吃饭都没正点,可是,一年到头,算来算去,最后又把店关了,说“没赚钱”;有的好点,没赚钱赚了点货……虽然如此,还是很快乐;即使不快乐,也是亲近者才知道,对外人绝不说不快乐。与在大集体劳动的时候相比,干活的时间长了,投入也大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干得有价值。由此,我终于体会到了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在对待个人问题上的差异。最大差异就是:是否让“为自己干”控股。以前我们既要担心能力问题,也要担心态度问题;实施邓小平理论后,再也不用担心“态度问题”了。  有一年我们雇工程队处理草坪。工程很急,起初几天按天数算工钱,每天最多处理6000平方米。后来加了点儿邓小平理论,按平方米算工钱。结果,第二天就突破1万平方米!人还是那些人,机器还是那些机器,草还是那些草,蒙牛还是那个蒙牛,但就因为制度不一样、态度不一样,速度也就不一样了。  世界上,“虎毒不食子”都不起作用:为了垂帘听政,可以杀儿;为了夺位,可以弑父。从历史规律看,在权力和利益面前,有时连父子关系、兄弟关系都靠不住。所以,我最放心的就是让员工“为自己干”。  3  8年前,蒙牛成立时就是那么几条枪,十几个人。现在,光生产基地就有50多个,各层级负责人上千,员工3万多人。  高管团队的直系亲属是不准进企业的。我们在企业里的“亲人”,就是那些与我们的血统没有一点瓜葛的人。  蒙牛的成长性在世界乳业中是排名第一的,用中央电视台的话说,叫做“一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这种成长性,最低限度,得靠五个快乐:亿万消费者快乐,千万股民快乐,百万奶农快乐,数十万销售队伍快乐,3万员工快乐。今后能不能发展,关键看能不能让他们快乐。   牛根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又一次讲到了“给自己干”的意义:   从管理哲学上讲,从邓小平开始,中国式管理的核心就是一句话:让每个人“为自己干”。不是“为别人干”,不是“为集体干”,也不是“为主义干”,就是“为自己干”。中国的农民是这样,中国的工人也是这样;中国的体力劳动者是这样,中国的脑力劳动者也是这样。为自己干一般能干好,为别人干一般就干不好。  牛根生用了一个更形象的例子来说明了“让员工为自己干”的重要意义。  一个做鞋的人,为别人负责是做不好的,为自己负责就能做好。当他“为别人负责”的时候,他的服务对象是泛指的,不特定的,模糊的,由于他的服务对象的模糊性,他在工作中的动机就不是强烈的,感情就不是具体的,思维就不是深刻的,责任意识就是松懈的。当他“为自己负责”的时候,他的服务对象就是活生生的自己:做不好就没人买,砸了牌子就卖不上好价钱,丢了工作就无以养活一家老小——这时候,他的动机足够强烈,他的智慧强力发挥,他的责任意识是紧绷的。所以,首先“为自己负责”,然后才能“为别人负责”。 以上内容版权归行隆咨询首席咨询师宋劝其老师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投诉电话:021-61213657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