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郎咸平讲师,郎咸平联系方式,郎咸平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郎咸平:高考难倒了考生,还是中国教改?
2016-01-20 63053
进入骄阳似火的6月,一切都要为高考让路。可以预见的是,在6月7日的新闻中又将出现封路、拦车的家长队伍,以防止路过车辆影响一旁的高考考生。比这一离奇现象,更离奇的是,如此“无理”的要求,在中国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纸考卷决定孩子一生”等老生常谈就是最佳解释。高考改革一直是教改的“重中之重”,但不论是以清华、北大为首的名校提前招生,还是对高考考卷做的各种改良,都没能解决“中国学生苦,中国家长更苦”的根本问题。
 
在中国,做学生非常辛苦。做父母,那更辛苦。为了让子女念重点学校、重点班, 真的是费尽心力,绞尽脑汁,运用各种关系才把孩子送进去。可我们的重点学校、重点班数量有限,那么多的学子争先恐后地往上爬,导致我们学生的负担过重,父母亲也是负担过重。
学生的父母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小孩子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对不对?换个思维讲,输了又怎么样呢?你觉得会影响人的一辈子吗?我以自身经历为例,和各位讲一讲。我从小就输在起跑线上,念初中的时候,不只是念普通学校的普通班,而且是属于最差的“放牛班”。
为什么叫“放牛班”呢?就是这班里的学生,是绝对没有希望继续升学,初中毕业就要去就业的。我当时的想法是,准备做一个木工师傅。但是最后辗转这么多年,还是念完了博士。
不过,有我这种想法的人是极少数,大部分父母都逼着子女上重点学校,上重点班。为什么?我拿陕西省的高考举个例子。2010年北大、清华在陕西省进行自主招生,参与的学生98.9%都来自于西安的五所超级重点学校。这就是为什么,学生的父母通过各种方法让子女进入重点学校;就算没进重点校,至少也要上普通学校的重点班。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教育部等有关单位推出了所谓的“减负令”。你们猜过去几十年里,我们的教育单位、教育部门推出了多少个“减负令”?56个,1949—1967年推出37个,1977—2000年推出12个,2000—2013年,推出7个。我请问各位,学生觉得自己减负了吗?根本没有。
但我在这里想给各位谈一个悖论,就是“你可能减负吗?”什么意思?美国人的第一志愿是想上哈佛大学,日本人的第一志愿是想上东京大学,中国人的第一志愿是想上北大、清华。我们再看美国、日本、中国的高中毕业人数和大学录取比例,美国想上哈佛的高中毕业生有0.06%的机会能最终被录取,日本想上东京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有0.19%的机会,中国想上北大、清华的高中毕业生只有0.04%的机会。
所以各位朋友,请你记住,你想上名校就不可能减负。日本有句话,想上东京大学就得“四当五落”。什么意思?晚上睡四个小时的人,才有可能当选,进入东京大学;如果睡五个小时,那就只能落榜。你想进名牌大学,就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读书,这就不可能实现减负。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想念哈佛、东京大学,还有北大、清华。很多人可能只是想去一本大学、二本大学,甚至专科。根据这个情况,美国、日本,还有中国的政府,就发展出一套独立的教育体系。什么目的呢?分配学生进入不同的学校。
我们先来看美国。美国的生源分流是什么样的制度呢?叫作“财富制”,只有有钱人才有机会念名校。听起来有点荒谬是不是?我给各位提供一组数据,全美国有4%左右的中学是顶级私立学校,基本都是美国最有钱的人去念。学费一年大约在3万~4万美元。他们请最好的老师,配备最好的设备,营造最好的环境。这些中学升大学的比例也是你不可想象的,平均而言,相当于其他公立学校的1.2倍以上,也就是比公立学校多出20%的升学率。我再说得具体一点,2012年全美升学率最高的32所学校,只有第9名的亨特学院是公立学校。
美国5%的中学是名牌公立学校。什么意思?美国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是靠房产税来养活的,他们的财政来源就是房产税。名牌公立学校基本都处在豪华住宅区,那里的房产税征得多,给学校的投入自然也就高于其他公立学校,所以这些学校的质量,完全不输顶级私立学校。
再往下看,美国55%的学校是普通的公立学校。它们就建在一般的小区里,父母亲基本都是中产阶级,这和美国60%左右的中产阶级比例也是吻合的。最后,美国36%的学校是给底层贫困人口建立的,可以说是师资最差的学校。那里经费不足,设备不足,环境也很差。如果你进了这36%的学校的话,升学的机会很渺茫。各位朋友,这就是一个真实的美国。
我们再来看日本,它的生源分流被叫作“公平制”。日本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学校建设是由国家的财政负担。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日本在100年前就实行了硬件设备标准化,什么意思?每个学校都像克隆出来的一样。运动场、教室、图书馆、餐厅都是一个样子,就连吃的午餐也是一个样子。
第二,师资标准化。日本有个非常奇怪的制度,小学、中学老师的薪水最高,幼儿园老师、高中老师还有大学老师的薪水排在第二等。而且日本还实施六年一轮岗。六年之后,公立学校的老师从这个区调到另外一个区,或者从城市调到农村去教学。政府为了鼓励老师换岗的时候积极地去农村,给了日本公立学校老师公务员的待遇。
在这两个标准化之下,日本的教育秉承的是一个公平的机制。你想考东京大学吗?没问题,只要参加全国统考就行,大家的考卷都是一样的。最厉害的0.19%的人,最后上东京大学。其他人考不过别人,也别啰唆。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非常重视考试,非常注重成绩,所以他们的学生过得也非常辛苦。
最后看中国的教育制度。我们也是由国家财政来负担公立学校的建设,但是我们又学美国把学校分成了三、六、九等。各位猜一下我们有多少重点学校?5%。我们的政府用大量纳税人交的税去修建学校,但是却把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5%的学校的建设上。各位有没有联想到美国4%的私立学校?但是别忘了,美国私立学校是私人出钱建的。我们把所有纳税人的钱,偏向性地只投给5%的学校,你觉得公平吗?
我们再看是谁在念这些重点学校。我以北京市为例,它的小学升初中考试实行所谓的“三三制”,也就是1/3的学生是在初中所办的“占坑班”里考试成绩优秀,且在奥数等比赛里获过奖;1/3是有学区房的学生;1/3的学生是靠关系、批条子进的重点学校,特权等级在这一点上暴露无遗。
总结起来,就是中国的公立学校既学习美国的财富制,又学习日本的公平制,进而独立发展出一个特权制。另外,这里面还涉及一个区域性特权的问题。什么意思?如果你的孩子想上重点学校,最好带他来北京。我给各位提供一个数据,北大、清华在北京的录取率是0.76%,在河南的录取率是0.05%。也就是说,北大、清华在北京招生的比例是河南的15倍。仅仅因为北京是北大、清华的所在地,所以就有超比例的招生名额。
如此看来,只要你们想让孩子上名校,就得孩子、家长一起刻苦努力,不然就上不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关系。那我们能不能看到一丝希望呢?我觉得是有可能的。我就以北京市为例,2012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一个叫作《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其中就要求“15所名校以输出优质资源的方式,牵手15所位于入学矛盾和需求集中地区的普通校或新建校”,也就是让城乡结合部的孩子,也有机会能够念名校;第二,要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也就是学日本的教育制度,师资力量标准化。
最后,我对政府的建议是,第一,恢复小学升初中的统一考试。要学习日本全面的公平制度,谁有能力,谁考出来,大家都不会怨恨的。第二,坚决杜绝“条子生”的出现。似乎公平才是我们教改的真正重点。如果能够实现公平的话,我相信这一定是一个最理想的教育制度。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