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传启,何传启讲师,何传启联系方式,何传启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何传启:何传启:人类生存或将有三种新方式
2017-07-17 2857


21世纪有可能发生两次新科技革命。其中,“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主要发生在生命、信息和纳米科技的交叉结合部。它有十个候选标志、五个主体学科和五项关键技术。《科学通报》第8期特邀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何传启教授撰写封面文章“新科技革命的预测和解析”,设计了一种综合预测方法,来预测21世纪的新科技革命。

16世纪以来,科技革命既是一个客观现象,也是一种概念构建,同时存在争议。迄今为止,世界科技发展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渐进性的科技进步、爆发性的科技革命;前者是常态,后者是“突变”。



01

— 科技革命的概念构建 —




     科技革命大致发生在三个层次。(1)在学科层次,学科重大进展可以用“革命”来表述,如分子生物学革命等。(2)在世界科技史层次,科学革命是科学范式的转变,技术革命是技术范式的转变,如化学革命和电力革命等。(3)在人类文明史层次,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的科技变迁。根据这种定义,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即现代科学诞生(含近代物理学诞生)、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电力和运输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电子和信息革命。

    科技革命的“1+4”共生模型:科技革命不仅是科技范式的转变,而且是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包括五个领域的深刻变化,科技变化是核心。



02

— 新科技革命的方向预测 —




     首先,根据人类发展的科技需求进行预测。其次,根据科技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预测。其三,借鉴其他的科技预测,进行交叉检验和修正。综合多种因素,推测21世纪有可能先后发生两次新科技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约2020~2050年),它将以新生物学革命为学科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为人类提供提高生活质量和人类可持续性、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和健康长寿需要、以及适应宇航时代需要的最新科技;它主要发生在生命科技、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的交叉结合部,将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从科学角度看,它将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解释生命和意识的本质。从技术角度看,它将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或者说是仿生—创生—再生的“三生技术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它将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从经济角度看,它将是一次“新生物经济革命”。从人类文明角度看,它将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人类文明将进入再生时代。

     第七次科技革命有可能是一次“新物理学和时空革命”(约2050~2100年),它将以新物理学革命为学科基础,融合空间科技和能源科技,为人类提供新时空观、新能源和宇宙旅行需要的最新科技;主要发生在物质科学、空间科技和能源科技的交叉结合部,也将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届时人类文明将进入宇航时代。



03

— 新科技革命的内容预测 —




     在新科技革命方向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预测和解析新科技革命的科技内涵、新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可能影响。

     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十个候选标志,即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人体再生、创造生命、神经再生、体外子宫、家用仿生人、耦合论、整合论和永生论等。它的主体学科是:整合和创生生物学、意识和脑科学、生命和再生工程、信息仿生工程和纳米仿生工程。它的关键技术是信息转换技术、人格复制技术、仿生技术、创生技术和再生技术等。

     科技革命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为个人生活提供了新选择,同时也带来副作用。例如,电子和信息革命给人类带来了“网络空间”,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有可能给人类带来三种新“生存形式”,新物理学和时空革命有可能带来宇宙旅行和“太空家园”。

     在21世纪末,人类将有四种生存形式(自然人、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将有两个家园(地球家园和太空家园),将生活在两个空间(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人类生活的四种形式、两个家园和两个空间的互动,将构成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将塑造一个新世界。届时,地球将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宇宙将成为人类高级文明的大舞台;新科技革命的赢家有可能成为新世界的主人,输家有可能成为他人的傀儡或附庸。


     很多时候,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如何使用,如何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控制技术风险。在新科技革命浪潮面前,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有人会走在前沿,有人会走在末尾;有人会全盘接受,有人会有选择的接受,有人会完全拒绝。但是,个人选择主要影响自己的未来,而不会改变人类发展的方向。过去如此,现在和未来也会如此。

    目前新科技革命尚未发生,对新科技革命的预测具有“科学猜想”的性质,而且见仁见智。这种预测具有一定的科学和启发意义。牛顿说“没有大胆猜想就做不出伟大发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