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何建华认为,雄安新区吸引大批炒房客折射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乱象。种种乱象困扰当今中国社会大众心理,导致财富价值观的偏差和冲突。雄安作为千年大计,应该树立一个不靠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发展的榜样。
雄安新区横空出世,“跳出去建新城”,合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切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喜讯一出,静寂冀中大地瞬间成沸腾热土,引起海内外目光聚焦关注,也意外迎来大批躁动房产投资客涌入雄安三县,一时造成交通堵塞、楼市“速冻”、房价暴涨,致使政府用高声喇叭警示炒房行为,老百姓明确表示“不欢迎炒高房价”。
对这一现象仁智互见:有人评论深圳建设经济特区吸引拓荒者,浦东开发开放吸引创业者,雄安建新城吸引房产投资客,说明社会发展进步;有人认为资本逐利,哪里有利可图就流向那里,有钱人到雄安投资炒房无可厚非,关键在政策引导管控;有人建言房地产发展“有限资源、无限市场”此路不通,雄安在建设一座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化新城伟大实践中,应当有打破房地产困局之胆之策之举。
毋庸置疑,房地产市场乱象是困扰当今中国社会大众心理的一个痛点,导致财富价值观认同差异上的严重冲突,亟待化解整合以达成共识。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其中住就是住房,其本质是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栖息地,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居住功能是住房的本质属性。严格意义上说,住房是社会准公共物品,同教育医疗卫生一样,涉及财政收入公平分配、减少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等人类社会治理基本命题。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近40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物质财富大量涌现,其中举世公认成就就是老百姓住房得到很大改善。
以上海为例,翻开我的“记者笔记”采访报道载,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住房紧张连同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是上海城市病三大顽症。1985年上海市区180万住户中按国家部颁标准统计竟有89.98万住房困难户,几占市区住户一半,位居全国之首。其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的拥挤户有21.6万户,居住不方便户有24.3万户,人均居住不到2平方米特困户有16660户。“鸽子笼”在飘摇,“鸽子笼”里的居民饱尝着酸苦艰辛滋味。
据记载,法国社会问题专家朗兹先生曾来上海考察,他诡秘地窜进大街小巷,将自己所获全部感受灌输在一篇札记字里行间——
我瞥见一条凝滞不动的小河边搭建而起的一间小木屋,屋顶披着歪斜的油毛毡,上面压着几十个瓶瓶罐罐。窗户的玻璃全部破裂,显示着利齿般形态。至多只有10平方米空间,却居住着一个5口之家,时时可闻腐烂的蔬菜气息荡漾在小屋四周。这情景让我想起了孟买、加尔各答和新墨西哥城……
是浦东开发开放一声春雷唤醒了黄浦江两岸,大规模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神奇般地改变了上海城市面貌,住房紧张这一城市顽疾也快速得以诊治疏解。据权威调查发布,目前上海市常住居民家庭户均居住建筑面积达71.04平方米,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24.16平方米。不少人搬进了宽敞明亮新居,享受着舒适居住带来的身心愉悦和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