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实,苗实讲师,苗实联系方式,苗实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苗实:苗实:理想争论协奏曲
2016-01-20 1070

理想,价值何在?理想,就是催化剂,有了它,就前前后后不一样。过去十几年,我就是在理想的牵引下拼命奔跑。可以说,这么多年,是我人生的黄金期,发展最快,堪为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就是说,本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居然发生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奇迹?就是由于理想的存在。更进一步讲,有了理想的支撑以后,我个人如虎添翼,不仅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上世纪末,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还在迷茫中摸索。随之,在持续坚守了十几年理想之后,到了2014年,成为了小有造就的独立经济学家。假如,没有理想,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知识境界。或许,就是一位平平常常的高中物理教师。当然,这里不是贬低高中物理教师,而是为了说明,就我个人而言,没有理想就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斗志,没有斗志就没有闯劲,没有闯劲就没有造就。极有可能,平淡无奇,成绩平平。甚至,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唯一值得庆幸的可能就是,有一个铁饭碗,物质上有保障而已。所以,理想就是最好的平台,能够最大化挖掘潜能,充分发展自己。当人大经济论坛热心网友天下为菌看到我说“有理想与没有理想,区别是很大的,这一点必须搞清楚。如果我先前不放弃铁饭碗,现在就是中学高级教师;如果我想早结婚,如今孩子都可以上大学了。”之后说,现在后悔了吧?在当今的社会,理想能当饭吃吗?更何况你的并不是理想,只是幻想、痴想,得不到任何人的承认,自己还死抗着,有意义吗?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吧,你的那些所谓“创新”完完全全就是在自欺欺人,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如果大家现在还在挺你,那倒是真的彻底害了你!我苗实回应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否则,人都睡大觉,混日子了。另外,您就别替我操闲心了,先把自己做强了再说吧!网友财政小书童接着说,勿忘本心。我苗实说,谢谢,这个是根本。实话实说,这位天下为菌网友没有理想,根本就没有尝到过理想的甜头,所以才会很现实。说来,我也可以理解他。不过,我们确实不在一个层次,风牛马不相及。财经评论员杨国英先生看到这个微博后说,坚持理想,让别人去说吧.。的确,我苗实一直在做自己,而不是从众。十几年前,我就是年轻,什么也没有。现在,我已经有了证明自己的东西,完全挺得住。或者说,别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我既不畏惧,也不在乎,更不退缩。

       我苗实说,有理想与没有理想,区别是很大的,这一点必须搞清楚。如果我先前不放弃铁饭碗,现在就是中学高级教师;如果我想早结婚,如今孩子都可以上大学了。人大经济论坛网友漏光的百叶窗评论道,如果你大学辍学,你就是世界首富了。如果你毕业考公务员,你就成XXX了。。。这样的yy一点意思也没有。其一,其实大学什么时候取消分配的,大家心里都清楚。其二,更何况宝鸡文理学院毕业生,又能找到什么工作,大家也很清楚。其三,就算你真的能撞大运,找到一份高中教师的工作,你自己当年考高中都考了两年,考大学考了三年,现在你来教高中生,你确定真的有家长敢把小孩送给你教?还高级教师?其四,有些事叫做人艰不拆,你撒谎,大家不揭穿不代表大家上当了。这种情形下,你应当见好就收,而不是自以为计得,就没完没了侮辱大家智商,逼急了,总有人会忍不住揭穿你的。比如说,你声称放弃的那些选项,真的是主动放弃的吗?难道不是因为根本没得到那张纸,被迫家里蹲?我苗实回复道,您完全可以想象,我也阻拦不了。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我也胡说不了。实在不行,可以去问问当时知道来龙去脉的物理系老教师。漏光的百叶窗接着自己上面的话评论说,还有不要再讲你父亲的事了,我看了总是感到心痛。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有个学生,父母都不在,是老祖母养大的。他不好好学习,熬夜看小说,还骗不识字的祖母是在看课本,老人家觉得自己孙子如此好学,深感欣慰。第二天,发现孙子上学却把“课本”落在家了,还跑了很远的路给孙子送去。你上网骗我们没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辨别的能力。但你拿这些网上的口水贴当“成果”去骗自己老父亲,真的是该天打雷劈的。十几岁的小孩子骗大人说要买书,结果拿钱去打游戏机,或者悄悄涂改成绩报告书上的分数,这都情有可原。小孩子做这种事叫不懂事,可别忘了你都四十岁了。我苗实回复道,在学习研究上,我下得功夫有多少,有多深,有多久,父母都看在眼里,心里跟明镜似的。可以说,天知,地知,我知,父母知。另外,如果您有空,欢迎来我家里做客,真实了解一下我是怎样学习研究的。最近,西北大学有一批人顺道来过。老实告诉您,不谦虚地说,我的读书量之大,对学问的执着,以及对中国经济之理解,在国内外能够超过我的人,真的是相当相当罕见。话说,极个别人心里过于阴暗,再加上善于发挥想象,我即就是再三耐心解释,他们也会充耳不闻,或者装作看不见。那么,怎么办?只能让时间来检验,真正到了那个时候,事实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既然他们有充足精力来搅浑水,撒烂药,摇唇鼓舌,不亦乐乎,那就随他们好了。再说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争论来争论去打口水仗,一旦到了山穷水尽,自然就会偃旗息鼓,散伙了事。我看,这类人不仅仅是带着有色眼镜的问题,而且极有可能心理上多多少少有点扭曲。看看吧,人家孩子都考上大学了,他们还对人家是不是正式夫妻关系进行说是道非,喋喋不休,大家说无聊不?只有四个字,无聊透顶。

       当人大经济论坛网友天下为菌看到我的文章中写道“即我本人要力争为改革而争为荣,为个人而争为耻。相对改革成败利钝,小小个人之得失荣辱又算得了什么?说白了,前者重于泰山,后者轻于鸿毛。”时说,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一个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独立,连媳妇都没有着落的人,却整天嚷嚷着为改革而争为荣,估计不是白痴也是脑子进水了!真是奇葩一个!我苗实解释道,有理想与没有理想,区别是很大的,这一点必须搞清楚。如果我先前不放弃铁饭碗,现在就是中学高级教师;如果我想早结婚,如今孩子都可以上大学了。可以说,我已经为理想坚守了近二十年,而这就决定了我走的是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家也是理想中人。既然有理想,就得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付出。正如刘东华先生所言,所有真正的企业家,都相当于战争年代无数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军元帅。学术,既是个人的事,也是大家的事,更是代代的事。就单个人而言,即便用尽所有力量,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每个人的一滴水后,再凝聚起来,就成为了大海。在这个角度,个人意义就体现出来了。需要提醒的是,个人要量力而行,劳逸结合,做好学术之余,要懂得享受生活。这一点,我做得不好,以后需要纠正。白老先生说,我们不成功的三大原因:一是总喜欢与别人相比,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与优势;二是总喜欢追求细枝末叶的完美无缺,失去了战略思考与创新发展;三是总喜欢追求全面成功,失去了专一奋斗与执着精神。依我苗实看,偏执或许可以成功,也要注意增强付出代价时的个人承受力。当然,如果失败了,更要坦然面对,为以后再战创造空间。经济学领域相当广大,作为学者,有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不能什么都评论。也就是说,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只有对某个问题有长期研究,并有通透之感,才能写评论,这样才是科学负责和冷静理性的态度。毕竟,一个人,精力也好,智力也好,毅力也好,相对经济学这门大学问,都是很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毕其一生,就只能打两三口井,根本不可能打无数口井,而经济学这个学科本质上就包括无数口井。过去三五年,我一直在写文章。可以说,我写的文章不多。但是,这些文章都是有来历的,不是想写就写,恣意而为。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些文章所涉及的问题,都是源于过去十几年的知识积累,属于我本人长期研究,并有通透之感。更进一步讲,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就是有百万赏金,也不能去乱写。否则,就会砸锅,折了摊子,一失足成千古恨,得不偿失。

       文学诺奖得主莫言先生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缺;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就我苗实的经历来讲,确实如此。大家看,我是独立经济学家不假,精神财富上富足,但是物质财富上欠缺。但是,如果我当初不放弃铁饭碗,那现在就是物质财富上富足,而精神财富上欠缺。反正,有圆就有缺,有盈就有亏。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指再有成就的人(也可以指物)也有缺点,但他的缺点并未影响到他的成就。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记得我上小学末年级那会,一学期学费好像是两元钱,没有发书,自己买本子,老师除了教字以外,就是教歌唱,玩得挺愉快。开始,没有校舍,在村里二组的会议室上课。第二学期,才有正式校舍。不过,教室内不是桌子,而是泥土墩子,正好能坐得下大概十来个小朋友。早上中午晚上,在家里吃饭睡觉,中间两段时间上课,来来回回步行十里路,无论雨天雪天。当时,与一个叫什么小鹏来着的同学经常玩。后来,他去县上上学接班。随后,由于管不住自己,遭受了许多波折。还好,听说现在安顿下了。想想我自己,也不是寻常人,尤其是刚过去这十八年,为了理想,折腾来折腾去,中途差点丢了性命,多亏老天爷眷顾,劫后余生,一如既往,锲而不舍,坚持苦读,不依不饶,否极泰来,东山再起。其实,人这一生,不是福就是罪,不是干正事就是胡学坏,反正闲不下。如果个人想出点成绩,眼睛就得尽早擦亮,少走弯路,更不能违法乱纪。说白了,人都不容易,多宽容多理解,不仅要为自己修路,而且要为别人铺路。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也是硬道理。对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政治课本还狠批这个,后来渐渐体会到,这个也不奇怪。至于“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本世纪以来听得很多了,尤其是区域之间。其实仔细琢磨,无论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还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都是经济学的真谛,亘古不变。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