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晟阳,谷晟阳讲师,谷晟阳联系方式,谷晟阳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谷晟阳 2022年度中国50强讲师
晟道文化创始人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谷晟阳:论养生
2020-05-26 2335

宇宙之间,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芸芸众生,其事业取向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是生存。人们在一世中不但追求生存,而且还希望在生存中愉快健康地生活。


自古以来,人们探讨养生之道的极多,但最早最完善最具有价值的是道教。道教的养生之法,起源于黄老,历史久远。广成子授黄帝以长生之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庄子·在宥》)


上段是高道广成子传授与黄帝的养生之法,而黄帝就依这一养生宗旨而成正果,同时根据他修炼成功之法,将修炼境界分为三等,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虽有三种之不同,但均以顺应天地阴阳之运度为宗旨,以食欲有节、起居有常、绝情去欲,使形与神俱(和)为中心思想。


到了春秋时代,老子仍遵依广成子传授黄帝“守一处和”这一养生理念,进一步在其著作《道德经》中阐述了养生之道。如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营”在这里当神魂讲,“魄”作精气与身形讲,这与《内经》中讲的“故能形与神俱”是同一道理。常人思虑过甚,七情逞狂,六欲放荡,使人神志紊乱,魂不守舍,心肾不交,阴阳失调,所以老子让人神形相守,魂魄交会,自然长生。《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和),以降甘露”,此处讲的甘露是指不大不小的细雨,故称甘露,是由天地阴阳相合(和),才能降细雨,滋润万物。《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宇宙之间的森罗万象、芸芸众生,都在“和”的情理中生息,所以“和”是自然界唯一的真常之道。它最有生命力,所以称做“常”。人们知道“和”这个真“常”之情理,才算体悟了真正的养生之道。如能常使人身中阴阳(元精与元神、心神与形体)抱一而不离,到此境界,自然日益增强本身生命。道教中人按照黄老以阴阳和谐及清静身心的这一养生宗旨,撰著了庞大的经典文献,如号称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中,将人身之元精与元神合凝一意比喻相爱,也始终贯穿着“和”这一宗旨。到后来多少修炼丹经或以坎离抽添作比,或用水火既济作喻,或以婴儿姹女作论,以及龙虎相须、神魂精魄、铅汞合凝等,都属假名易号,殊途同归,均指人身的阴阳(元精与元神)相合而言。这一理念是养生的唯一宗旨,故在道教经典中常出现这类论述。如《早坛·功课经》中讲的:“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仍突出了神与形不脱离与精气相守的重要性。


到北宋时期,张紫阳真人著作了一部丹经《悟真篇》。其书说:“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丹经不解生。”沿至南宋时,重阳祖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又有发挥,而创立全真派。他将修炼功法,用一首词作了概括:“大道长生门户,几个醒醒觉悟,铅汞紧收藏,方始凝神澄虑,心慕,心慕,便趋蓬莱仙路”。既然使人身元精与元神合凝,是唯一修炼方法,那么,用什么方法能使人身的元精与元神融合呢?必须扫除诸妄念,一念真诚才能达到此境界。所以道教经典中先后将除情去欲的这一方法列入至要位置。前人恐其修炼者不重视,故列入必读功课之内,让修炼者早晚诵而持之。


早课《清静经》讲:“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同时又在《护命妙经》强调说,要“清静六根,断诸邪障。”《生天得道真经》中也说:“能屏众缘,永除染着,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于正念中,乃得五脏清凉,六腑调泰,三百六十骨节之间,有诸滞碍,十恶之业,百八十烦恼之业,众苦罪源,悉皆除荡。即引太和真气,注润身田,五脏六腑,心目内观……乃节饮食者,驱遣鬼尸,安寂六根,静照八识,空其五蕴,证妙三元,得道成真,自然升度。”这一段讲得更具体。


下边再讲具体的操作功法。

一、先用大道“无为”与“自然”的运动法则给自身创造一个和缓、宽松自如的环境。


无为与自然的法则意义何在?例如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均在阴阳升降、进退伸屈、消息盈虚中自然而然呈现出雷震风动、日暄雨润、日之阴晴、月之圆缺、人之悲欢离合。万物的聚散、四时运度、寒暑交替;万物的长生、收藏,都是自然形成的。其中无有任何主观意志、感情私心的有意作为。道的运动法则应于人身就是时时处处,在日常生活处事中,必须顺从天道的自然法则。符合人们的自然常性,不宜自我突出、超常越份、任意妄为、锋芒太露、故意造次、节外生枝、奸诈诡异、鲁莽粗躁、悖理徇私、冒然进取、急功近利、注重感情、偏用私心、主观意志。以上动态都是违背大道的“无为”与“自然”的运动法则,无形中给自己造成时局背扭,环境紧张,人情乖戾,心烦气躁。因此必须遵循大道的“无为”与“自然”的运动法则。在日常处世为人的方面,时时顺从天道自然运行之道,随着人们的自然常情,对人与物保持谦虚、柔和、慈祥、善良。心中无存任何毁伤事物的心态动机,如此日久,在无形中给自身创造一个宽松自如、祥和安静的环境。人如能常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生息,自然心旷神怡、心态平和、情志清泰,不求长生,自然长生。以上是谈在日常处世交往方面,遵循大道“无为”与“自然”的运动法则,给自身创造一个方便养生的好环境。

二、扫除诸妄念,给自身的天真本性建立一个常清常静的境地。


《道德经》说:“常无欲以观其妙”。《清静经》中说:“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到此境界,人之灵台自然干净,自身之“天性”自来归宿,“元神”归位。

三、调和饮食。


《黄帝阴符经》中说:“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丹经中也常说:“调和饮食小接命。”由此可见,上古仙真在养生过程中将调和饮食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调和饮食的具体方法如何?


(1)饮食有规律,不可过量,是食常忍三分饥。


(2)五味均匀,生熟相宜。


(3)晚饭少食为佳。

四、调息。


现将调息之法例举如下:


(1)《道德经》第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2)《玉皇心印经》中说:“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生根。”


(3)《吕祖百字碑中》说: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4)《百句章》亦讲:


“无念方为静,静中气自平。


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


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


(5)其他丹经中常讲:“呼吸窍孔透天机”,呼吸日久似断,真气息息归根,无为之中空又空,似乎无踪无影。


由此可见,上古仙真在养生之道上具体操作功法都注重调息,最后调息到由有到无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到此境界,人身呼吸似有非有,似无非无。正是后天气接先天真气。到此境界,人身魂魄自交,水火既济,龙虎相制,精神相聚,性命合凝。有关道教的养身之道,自古迄今,千经万典,汗牛充栋,均以此为最高级、最为正确的修炼理论。真可谓“清静真一为不二法门”。如汉时祖天师遵依这一妙法,绝弃后天的七情六欲,以致元精与元神二者合凝,达到性功的最高境界,证果成真之后,呈现出无穷的神功妙用。如“祈晴祷雨济世界,治病驱邪救众生”等不可思议的道妙。朝野钦崇,功德无量,门弟遍布。故阐立了正一法门,道教由此而振兴天下。沿至金元之际,祖师王重阳以三教合一的理论为基础,仍遵循“性”(阳)“命”(阴)双修为宗旨,创立了全真派。随后,登真成仙者不可胜举,道教又得到了中兴。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