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小众思维
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爱,我们将这种偏爱叫个性化需求,客户最愿意为这种个性化需求掏腰包,这个观点我想大家都认可。如果你的客户能够发出这样的声音:“这就是我日里思、夜里梦的东西,甭管多少钱,给我来一个”,那就说明你的产品成功了。而且这样的市场行为才是企业追求的最理想状态。多少企业为了这个状态在锲而不舍地奋斗,可是几十年过去了,虽然从理论上越来越成熟,但在现实的商业实践中,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状态。
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企业不知道小众顾客群体到底要什么;第二,企业的个性化产品推出来了,但不知道客户在哪里,同时由于产品数量有限,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成本也会太高。
但现在好了,互联网来了,沟通方便了,于是像客户要什么产品,客户在哪里之类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为企业进行细分和聚焦提供了落足点,这样,市场资源就实现了理想状态的有效配置。行业越来越细分,产品越来越细分,然后让在细分领域最有实力、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企业聚焦去做,直到将这一领域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到第一、做到极致。
有人说电商不盈利,不成功,马云的成功代替不了电商,但最近就有两家电商企业获得了盈利, 并成功的进行了IPO,它们分别是聚美优品和唯品会,一个是专注于化妆品的,一个是专注于品牌特卖的,所以成功了。这是一个趋势,大而全,什么都搞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必死无疑。有人说,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不也是多元化经营吗,那不一样,人家的运营模式是平台化生态系统的运营模式,需要大规模的客户做支撑,但最开始不也是专注于一点吗?腾讯专注于即时聊天工具,百度专注于搜索,阿里巴巴专注于电商。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小众化、个性化经济已成为必然,不遵循这一趋势的企业将必死无疑。
大众先变屌丝,然后屌丝变小众
刚才我们说在互联网时代要大众变小众,但我强调一下,在大众变小众之前,最好要先将大众变为屌丝,然后才是屌丝变小众。
为什么呢?我们先看小众,小众就是一种个性化需求。在当今的社会层次结构中,可以将社会群体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上层的贵族阶层,他们也有个性化需求,但这种个性化需求是一种奢侈型需求,对产品的原料和品位的苛求要求给大多数企业设置了一个隔离带,同时他们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般企业未必能接触的上他们;
第二层是中间层,有一定收入,文化水平尚可,追求个性,但口袋不太鼓,这就是所谓的屌丝,我个人理解就是一个人吊在半空不上不下,既不贫穷,又不土豪,同时还追求点小品位。这类群体市场规模非常庞大,容易成就企业。
第三层就是生活层,每天踏踏实实生活,需求比较大众化。用马斯洛需求模型分析,他们还处在生存和安全的需求层面。
可以看出,最能产生个性化需求的是贵族阶层和屌丝阶层。贵族阶层的群体特征明显,在传统经济时代就已经让一些有实力的公司捷足先登。屌丝阶层是最难区隔出个性化需求的群体,而且规模庞大。互联网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将他们进行区隔(大多数屌丝都热衷上网),产生出一个个的小众需求,每个需求背后蕴含了巨大的市场价值。
所以我们应该先将满足大众的思维切换为满足屌丝的思维,因为屌丝市场聚集起来就可能是一个上千亿甚至上万亿的规模。马云的余额宝中已经有1000个亿的资金额,这正是利用了屌丝规模庞大,集少成多的原理产生的一个伟大创举。
小众再变长尾
大家可能会产生疑虑,小众经济的市场容量能有多大,能撑得起企业的盈利需求吗?
大众经济的市场需求规模巨大,但是基本处于红海之中,竞争剧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大打价格战,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而小众需求的群体,虽然需求不大(曲线不陡),但竞争小,针对特定的客户,利润空间很大。
其实,不同小众市场的规模加起来是远远大于大众市场规模的,这就是长尾经济。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经营思维应该是大众变屌丝、屌丝变小众、小众变长尾,然后在长尾中继续找小众,小众中继续长尾。这样周而复始,一方面可以让企业不断的寻找和发现差异市场,同时在这些市场中取得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这些多个差异市场加起来,也会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只不过这种经济效益不是在一类市场中获取的,是在多个不同的市场中获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