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建国,师建国讲师,师建国联系方式,师建国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师建国:做好前期心理疏导 有效防控抑郁症
2016-01-20 3512

一、案例回顾

2015年1月1日陕西某中学高一女生张某从11楼跳下自杀身亡,死前她曾经告诉她母亲自己的情绪特差,自卑自责,悲观厌世,心情十分郁闷。

2015年1月27日就读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女学生王某从旧金山金门大桥上跳下身亡。据她的同学透露,王某有“严重情绪问题”,悲观自责,必须接受治疗,此前为此一度停学。

  2015年3月31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周晓辉主任医师因医疗纠纷自缢身亡。周晓辉遭遇医闹长达8个月,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压力太大,觉得对不起同事,救死扶伤最终变成了绝望荒芜的旅行!

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去应该让我们警醒,生命如此宝贵,为何轻言放弃!

  一个流传颇广的比喻说道,抑郁就像精神感冒,但这形容的只是普通的抑郁情绪;如果是重度抑郁症,它很可能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困扰,甚至是“精神癌症”。 抑郁症患者的消极悲观思想可萌发绝望的念头,继而发展成自杀行为。数据显示,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可能死于自杀。而在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50%-70%。自杀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自杀是多学科、多元化障碍、不属于独立的疾病单元、没有特定的临床表现。

二、发现征兆 提早预防

  抑郁症患者觉得自己的天空是灰色的,生命对于他们,就像一场索然无味的演出,他们渴望着尽早谢幕……种种社会的、心理的、生理的沉重负荷让他们迫不得已选择了一种最消极的解脱方式——自杀。人们不应该对可能的自杀迹象掉以轻心,并有责任救助自杀者。

发现自杀迹象:没有任何人100%想自杀,有自杀意念的人通常是非常矛盾的,他们总是在茫然之中,想紧紧抓住生命,因而通常会提供多种线索和呼救信号,这给我们实行救助提供了机会。因此及时评估自杀危险性就是实行自杀干预的基本保证。大约三分之二的自杀者在自杀前都有可能观察到征兆,也就是说,病人自杀前,常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实际上是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



言语:“生活是无意义的。”“我没有希望了。”“如果我不在人世了,情况可能还会好些。”“你会参加我的葬礼吗?”“我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行为:异常的冷淡,萎靡不振,绝望,逃避社会,或食欲不振。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将平时珍视的私人物品送人,明显的自伤行为,“无意中”服药过量,或在日记、绘画、信函、博客中流露出来想死的念头。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各国研究指出,曾经自杀未遂的人,再次自杀的机会相当高。香港一项调查显示,20%的自杀者曾有过自杀记录,其中更有35%是用同一方法自尽的。

绝望是临床自杀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也是预测立即自杀以及后来自杀的指标。为了预测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最近我们进行了心理痛苦温度计(DT)与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相关性研究,结果显著相关。以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为参照标准,DT的截断点在6分时得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因此,当DT测量值≥6时自杀风险增大,应予以高度重视。抑郁症患者自杀率高,且常隐藏自杀想法,甚至扩大自杀、曲线自杀。“痛苦”这一词较“自杀”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从评估患者痛苦程度来推测患者自杀风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自杀既然有征兆,就可以预防。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身边的自杀先兆,如果能够及时破译、及早发现,筛查出自杀高危人群实施干预,就可以大大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自杀,又被称为心理卫生的“急症”。自杀如同阴影,心理危机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当亲友家人出现反常行为和言语时,就是发出求助信号。




三、自杀干预

  自杀干预(suicide intervention),指为了阻止或防止人自杀的企图而采取的介入措施,以减少自杀的风险。避免在消极情绪下出现自杀行为要做到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防止曾经有过自杀行为的人出现第二次自杀,帮助他重建人生;二级预防,是帮助正处于可能自杀的危机期的人走出误区,消除他自杀的倾向性;三级预防,就是对健康人进行精神卫生教育,学会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积极治疗抑郁症是一项有效的自杀干预措施,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

1.药物治疗

  虽然有人说抑郁症是“情绪的感冒”,但其实远非感冒那么简单、短暂,而是暗藏杀机。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首选。目前有许多抗抑郁药,疗效都很显著,副作用都很小。只要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大多会有满意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的治疗切不可见好就收。维持治疗非常重要,即使感觉自己情绪恢复到了正常状态、没有问题了,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用药,维持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预防、延迟、避免抑郁症的复发。

  有资料显示,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立即停止服用有效的抗抑郁治疗药物,病情在一年之内复燃的比例高达50%。相反,继续服药的患者中,在为期一年的维持期服药治疗过程中,约有85%的患者能够保持病情的稳定状态。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国际上提出的抑郁症治疗方案强调足量和足疗程治疗理念。在每次的抑郁发作期内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不仅可有效地降低复发的风险,还有助于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认知和社会功能,降低自杀的风险。

有些抑郁症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用药剂量不足、疗程不足、频繁换药、擅自停药等不规范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每一次复发,都可能使患者的病情加重,轻度抑郁症可能会转成长期难治愈的抑郁症。有研究表明,如果抑郁症发作三次以上,就需要进行长期的抗抑郁治疗。由此可见,抑郁症治疗规范用药、防治复发非常重要。




  如果您有情绪低落,焦虑不安,不明原因的周身不适,就应该注意是否患有抑郁症的可能,特别是隐匿性抑郁症,更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因为,以躯体不适为主的隐匿性抑郁症,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

如果您认为自己患有抑郁症的可能,尤其是有自杀念头,就应该及时看精神科医生,接受系统治疗,以免延误治疗,酿成不良后果。抑郁症治疗愈早,效果愈好,愈不容易造成功能残疾。

2.心理干预

  消除抑郁,除了药物,在抑郁部分缓解之后,还可以进行因人而异的综合干预措施。首先是倾听,让他说心里的不适,讲自己的痛苦,把负面情绪清空,让他觉得得到理解,自己不是孤单的。了解病人的感觉,收藏好潜在危险物品。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你应该知道每一个自杀的人他的心理是不稳定的,一方面他想死,一方面他想活,应该把想死的念头减少,把想活的念头加强。

  其次,你得评估到底他的自杀危险有多大,要巧妙的问,不要回避自杀话题,要让他谈到这个话题。这样的话题可以说明你确实是非常关心他。

再次,认知治疗。矫正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逐步改善心境,调节情绪,从而使生活重归欢乐。

从医学专业角度分析,抑郁症是一种成因复杂的“心病”,患者平时与常人无异,但一旦发作,会令人痛苦煎熬、生不如死。当人的情绪处于抑郁状态时,人的思维往往缺乏逻辑性,出现消极情绪或行为异常。阿兰?贝克(Alan M. Beck)认为,抑郁的人存在一种负性的认知定势,包括对自己消极的看法,消极的当前体验,对未来的消极的看法。当三者合而为一时,会使得所有的体验都变得黯淡消极。

  造成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错误,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概括化”指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情绪化推理的不合理思维方式。这种人遇事总想消极的一面,就像戴了一副变色镜看问题,滤掉了所有的光明,整个世界看起来暗淡无光。总是主动承担别人的责任,并且妄下结论,认为一切坏的结果都是自己的过失和无能所致。一遇挫折便有彻底失败的感觉,进而觉得自身已不具任何价值,失去自信,甚至绝望。以上的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人陷入抑郁困境而不能自拔。我们并不希望人生坎坷,但坎坷是避免不了的,只是对每个人来说,坎坷的来临或早或晚。其实人们的绝望,往往是由于自己的某些观念造成的,也许在你认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稍微改变一下观念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抑郁者要想消除抑郁情绪,首先应该停止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埋怨,明确自己的认知错误是来源于以感觉作依据来思考问题,因为感觉不等于事实。改变错误认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一旦你对周围事物能做客观的分析后,对现实生活就有了正确的领悟。明白灵活变通,退一步,海阔天空;实事求是,不扩大不缩小,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那么,你将置身于一个充满积极向上情感的世界中,心情会豁然开朗。

死亡并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留给生者的不幸。死者把自己的遗憾带走了,却把无边的痛苦留给了那些爱他的生者。一般说来,自杀行为会给自身、家庭、亲友、社会带来悲痛,并且也是导致家庭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人活着,不是一个人的事。如果一个人用自杀的行为结束了生命,可能导致50个人的终生痛苦,关系到他的直系亲属、朋友和同学,这些人可持续20年甚至终生都会有一个阴影,特别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死者的生日和忌日里,更是念念不忘,愁断肝肠,人不是只为自己活着,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人都应该有珍爱生命的意识,对于自杀,一个都太多了!每个人的生命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拿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去为别人的错误买单,不值得!


(来源:《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 指导专家:师建国 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

上一篇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