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薇,庞薇讲师,庞薇联系方式,庞薇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直销课题销售、健康、心态培训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庞薇:商鞅变法为何功成身败?
2016-03-09 1214


商鞅变法为何功成身败?

魏惠王即位之后,天下格局开始大变。怎么大变呢?简单讲,就是一句话:秦国崛起了。



就在魏惠王即位的第三年,魏韩联军被秦国打败。又过了两年,魏、赵、韩三国联军再次被秦国打败,这次是惨败,三国联军被秦军斩首六万!又过了两年,魏国又跟秦国单挑,还是被打败。



前面讲过啊,魏文侯任用吴起时,不是压着秦国打吗?怎么现在秦国这么厉害了呢?为什么?因为国君换了,现在的秦国国君是秦献公。



早前的秦国也曾经很厉害过,曾是春秋五霸之一,那是在秦穆公时期,大约公元前600多年时。秦穆公之后的国君都没有什么大作为,整体国力是被紧挨着的晋国给压着的。特别是秦献公之前的那六七任国君,都干得不怎么样,弄得秦国连续几十年都动荡不安,国力就很弱。



到了秦献公这,终于开始扭转局面,秦国要发力了。可惜,秦献公刚打了这几场漂亮仗之后,公元前362年,他就薨了。他的儿子,21岁的秦孝公继位。21岁,这是什么年纪?嗯,什么年纪?大二?大三?搞对象的年纪?我告诉你,这是创业的年纪!秦孝公的创业,就是要全面地重振300年前秦穆公的霸主之业。



创业得需要什么?得需要帮手,需要团队,需要人才!于是,公元前361年,即位一年的秦孝公颁布著名的《求贤令》,招揽天下英才。这个“求贤令”说白了就是一个招聘启示,今天这种启示咱们见得多了,一般都有个固定的格式。先是招什么岗位;再是有什么要求,什么学历啊、专业啊、年龄啊之类的;最后就是提供什么待遇,月薪多少、奖金多少、提成啊、假期啊,五险一金啊之类的。秦孝公的求贤令没这么复杂,就一句话:



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资治通鉴*周纪二》



这里面有岗位吗?有,吾且尊官,我给你高官之位,想当什么官随便挑。有要求吗?有,就一条,你要能出奇计强秦,你得有创意、有点子、有思路、有战略能帮我把秦国壮大起来。有待遇吗?有,这个待遇太诱人了,与之分土,我给你一块封地,那不是论平米给的,那是论平方公里给的,只要你工作干得好,那边八百平方公里归你了。哈。



于是,牛人来了。谁啊?商鞅。





(图)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此时的商鞅还不叫商鞅,他叫卫鞅。他姓卫吗?不是,本来他是叫公孙鞅的,那么,他姓公孙吗?差不多吧,严格地讲,他应当是姬姓、公孙氏。



他是卫国国君的庶孙,卫国的先祖是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弟,所以,他肯定是姓姬的。

一个大姓下又分出好多支脉来,为了好区别吧,这些支脉慢慢又被称为某某氏,大致如此吧。



关于卫国的故事,最有名的应当是子见南子,是关于孔子的一个很八卦的故事,《论语》里这样写的: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美艳淫荡,孔子去会见过她,显得很暧昧。因为时间关系,这个故事咱们就不展开了。孔子在卫国呆过十多年,中间肯定有不少的爱恨纠葛。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他的孙子孔伋[jí] ,也就是子思,伋是名,子思是字。子思是孟子的老师,也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中庸》的作者。



通鉴里记载了一段子思与卫侯的交往。



子思向卫侯举荐一个人,认为这个人可以做将军。可是卫侯不以为然,他说:我知道这个人有将帅之才,可是我听说啊,他曾经偷吃过老百姓家里的两个鸡蛋。这样的人,不能用吧?



子思哭笑不得,他讲: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资治通鉴*周纪一》



圣明的君主任用官员,就像木匠选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现在是战国啊,天下大乱啊,作为国君,您必须招揽爪牙之士,因为两个鸡蛋就放弃一个将军,这不是笑话吗?



卫侯呢,被弄了个大红脸,嘴上讲着:您说的有道理。可心里老大的不高兴。



经历了类似的几次交流之后,子思对卫侯就彻底失望了。他跟朋友指出,卫国的毛病是:



君暗臣谄。--《资治通鉴*周纪一》



做君主的,“不察是非而悦人赞己”,不分是非,只喜欢听奉承。



做大臣的,“不度[duó]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不管对错,一味阿谀讨好。



子思还讲:



人主自臧[zāng],则众谋不进。--《资治通鉴*周纪一》



你作为领导者,要是自以为是,什么都是自己对,那么,你有再多的谋士,他们有再好的建议,也是白搭了,因为你根本听不进去啊。



总之,卫国一直比较乱,国力也很弱。商鞅虽然是卫国国君的庶孙,什么叫庶孙?庶孙相对的就是嫡孙。古代不都是一夫多妻吗?其实,这个说法不对,不是一夫多妻,而是一夫一妻多妾。正室只有一个,正室生的一般就是嫡子、嫡子正室生的就是嫡孙。侧室、妾生的呢,就是庶出,庶子、庶孙的,地位就比较低,一般没有继承权。国君的庶孙肯定是挺多的,商鞅在卫国应当也不怎么吃香。他在来秦国之前是在魏国的,做魏国丞相公叔痤的门客。他很有才能,很得公叔痤的欣赏。



这一年,公叔痤病重。魏惠王到家里来看望,问公叔痤:老丞相啊,您万一要是一病不起,谁还可以辅佐我啊?



公叔痤就说:我向推荐一个人吧,我向您推荐卫鞅。这个人年少而有奇才,有当丞相的能力。



魏惠王一撇嘴,有点不以为然。



公叔痤看在眼中,立即又说:您要是不能重用他,就一定要杀了他,千万不要让他跑到国外去,成就别的国家,将来威胁咱们魏国。



魏惠王满口答应着就走了。



魏惠王头脚走,公叔痤就赶紧派人把商鞅请来。请来干嘛呢?道歉。他对商鞅讲:



我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资治通鉴*周纪二》



我得先尽忠君之职,再顾朋友的交情。所以,刚才,我劝魏王如果不能用你,最好杀了你。现在,我要告诉你,你赶紧跑吧!



商鞅听了之后,心头一震,但马上又恢复镇定,对公叔痤讲:没关系,没关系,我不用跑,魏王如果不能听您的话重用我,也一定不会听您的话杀我啊。



之后,商鞅确实在魏国又呆了一段时间,平安无事。不过,他心里肯定也长草了,正好秦国这边发“求贤令”,就跑到秦国来了。



商鞅到秦国后,先投到秦孝公的嬖(bì)臣景监门下,由景监引荐给秦孝公。





(图)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越绝书》作秦平王,嬴姓赵氏。



《史记》中讲,商鞅曾先后三次面见秦孝公,去陈述自己的治国之道,他得把自己强秦的奇计给讲出来嘛。结果,头一次讲,把秦孝公给讲睡了;第二次讲,秦孝公没睡,但也腻歪得够呛;到了第三次讲,终于讲到了秦孝公的心坎里,语数日不厌。



那么,这三次分别讲了什么呢?他的引荐人景监也很好奇,因为都是密谈嘛,他就问商鞅。商鞅回答:第一次我讲的是帝道、第二次讲的是王道、第三次讲的是霸道。



那么,究竟什么叫帝道、什么叫王道、什么叫霸道呢?史书未载。不过,我在作黄老思想的研究时,分析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商鞅所谓的帝道应当就是道家的以道治国,王道就是儒家的以德治国,这两样都不够直接,好像不够实用,所以秦孝公都没有兴趣。最终,霸道讲以法治国,拿过来就能用,操作性强,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了。变法的具体举措,在传世的《商君书》里有比较详细地记载,比如大力发展农业和军事之类的,咱们就不细讲了,这里只谈几个关系成败的关键点:



一是,变法之所以成功,首先得益于一把手亲自推动。国君秦孝公全力支持,跟商鞅高度一致。



二是,变法,秦人不悦,大家习惯老样子,不愿意变。怎么办?



商鞅讲: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资治通鉴*周纪二》



意思是,跟普通人去商量一个远大的战略,他们是理解不了的。只有做成了这件事时,他们才能理解,才会知道其中的好处。真理往往只掌握于少数人的手中,成就大功业的人全靠倾听自己的内心。所以,改革者必须一意孤行,这事讲不了民主。



三是,变法、变法,就是要改变很多常规的做法,人们能适应吗?会不会反而变坏了呢?有反对者就讲:



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资治通鉴*周纪二》



都按照老规矩老路子走,官吏轻车熟路,老百姓也安生,多好啊,咱们费这个劲干嘛呢?



商鞅驳斥道: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资治通鉴*周纪二》



圣人只要可以使国家强大,就不会拘于以前的法度和模式。不管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强者创立规则,弱者被规则约束。



四是,立木取信。商鞅预料,新法颁布后,老百姓肯定会想,这是政府搞的一阵风呢?还是动真格的啊?这样,就不会有积极地响应。所以,必须提前证明这是动真格的。于是,商鞅就在南城门立了一根大木头,旁边帖张告示:谁要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结果,谁也不相信,哪有这好事啊。过了两天,换上一张新告示:谁要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赏五十两黄金。这回,有个汉子闲着也是闲着,扛着玩吧,就当锻炼身体了,就给扛过去了。然后真就得了赏金。老百姓们都惊呆了,这时,新法颁布,迅速铺开。



五是,新法推行了一年,秦国上下几乎没人说新法好,甚至太子带头违反新法。结果商鞅正好就抓住太子这个典型。太子,那将来是要做国君的,不能用刑,就以太子的老师代其受刑。一下子,都老实了。几年之间,秦国大治。



抓太子的典型,与立木取信,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新法取信于民。只是一个是从罚的方面,一个是从奖的方面,司马光认为这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关键。他讲:



信者,人君之大宝。--《资治通鉴*周纪二》



诚信是人君的大宝贝。





(图)商鞅变法



孔子也讲过类似的话,他讲,执政能不能稳固,取决于三方面:足食、足兵、民信之。足食,就是老百姓得能吃得饱饭;足兵,就是得有保家卫国的军队;民信之,就是老百姓信任支持这个政府。如果,这三方面中只能保留一样呢?孔子认为,吃不饱可以坚持,军队弱也可以坚持,但“民无信不立”。信是生命线,是成败存亡的关键。

   

虽然,商鞅深知取信于民的意义,但是,在他个人的心目中,“信”只是手段,而非修养或信仰。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商鞅变法持续进行了二十年,秦国国力大盛,公元前340年,商鞅对秦孝公讲,魏国与秦国紧邻,是秦国的心腹之患,必须得把魏国打服了,才能进一步称霸中原。然后,亲自带兵伐魏。



魏国带兵对阵的大将是商鞅的昔年故交公子卬[áng]。商鞅扎下大营,就给公子卬写信,说,咱们虽然各为其主,但作为老朋友,怎么忍心真刀真枪的交战啊。不如你过来,咱们谈判,政治上定个盟约,顺便喝酒叙旧,然后各自撤兵,各回各家吧。



公子卬信以为真,过来谈判,结果就被商鞅给抓了。商鞅乘势进攻,大败魏师,弄得魏国割地迁都,魏惠王也才后悔当初没有杀他。

 

这时的商鞅达到人生颠峰,被秦封于商於,号曰商君。从此后才是名副其实的商鞅,以前都是叫卫鞅。



两年后,秦孝公死了。当年犯法的太子即位,也就是秦惠王。秦惠王一直就恨着商鞅呢,当年你小子治我的罪,来立你自己的威信啊。很多政敌乘机告商鞅谋反。商鞅怎么办?跑呗,他只好逃到就近的魏国,可是他早把魏国人给得罪死了,人家恨不得杀了他,根本不收留他。他只好又返回秦国来,带着他的亲兵武装要打到郑国去。结果很快就被秦人抓住,给车裂了,尽灭其家。







就在商鞅死的半年前,曾有个叫赵良的人来拜见他。商鞅问赵良,自己比当年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的五羖[gǔ]大夫百里奚怎样,谁更有才能?赵良讲: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è]谔。--《资治通鉴*周纪二》



一千个人跟你说好听的话,那没用的,不如一个人跟你讲句真话。我今天就跟您讲点真话,您可不要杀我啊。



哎,赵良这样讲,足见当时的商鞅,在人们心目中差不多就是个杀人魔王了。商鞅的以法治国,讲究的就是“重轻罪”,既便犯很轻微的法,也要处以很重的刑罚,目的是“以刑止刑”,让人们不犯罪。他经常在河边组织公审大会,审完一个就砍一个,把整个河水都给染红了。这种强大的震慑效果,当然是很见效的,后世很多酷吏都效仿之,甚至曾国藩同样认为“治乱世宜用重典”,一度被称为“曾剃头”,砍头就跟剃头似的。



商鞅答应赵良:你说吧,说什么,我也不恼。赵良就讲了:您跟百里奚没法比,他是从最底层被秦穆公请出来的,他辅佐秦穆公成就的强国霸业不比您差,而他的品德比您高尚得多。他从来不坐豪车,也不让下属给举伞,更没有过警车开道之类的。他死时,全国百姓都为之痛哭,都停下手上的工作来悼念。而商鞅您呢?您是托奸臣景监的关系,才得到的孝公重用;执政期间凌轹[lì]公族,残伤百姓,《诗经》讲,“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您不得人啊;你特别讲排场,不论到哪都是大量全副武装的军人保护着,一级戒备,《尚书》讲,“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您不能以德服人啊!您现在已经危如朝露,一旦秦穆公过世,秦国肯定就不容您了!



从人生的层面讲,商鞅之死的启示在于,把事作绝,不留后路,难逃一死。而从社会发展的层面讲,商鞅的悲惨结局,几乎是历史上所有著名改革者的共同宿命。



虽然商鞅死了,但是他的新法未被废除,因为已经实行了二十多年,秦国已经完全适应了,强大的秦国正在成为东方各国的共同威胁。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