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奎,孟凡奎讲师,孟凡奎联系方式,孟凡奎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实战型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孟凡奎:企业文化基础知识
2016-01-20 1445

一、“文化”探源 

文化”在牛津现代辞典的解释是: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借训练与经验而促成的身心的发展、锻炼、修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对文化一词的定义是: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它的特点有:一是铭刻在人们的内心;二是缓慢诞生,但每天都在获得新生力量并取代权威力量;三是能够维持人们的法律意识,激活已经疲软的法律或取代已经消亡的法律。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及意义 
    有人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作过统计,共有180多种,几乎每一个管理学家和企业文化学家都有自己的定义,主要有: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通的文化现象。(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 
    员工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从而也就产生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这种目标感来自对生产、产品的热爱,提高质量、服务的愿望和鼓励革新,以及对每个人的贡献给予承认和荣誉,这就是企业文化(彼德斯.沃特曼)。 
    企业文化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许宏)。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潘肖珏、苏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企业文化的本质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区别加以界定: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三、企业文化结构 
    企业文化结构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是表层的物质文化;第二层是幔层的(或称浅层的)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第四层是核心层的精神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也叫企业的物质文化,它是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它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其次是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它们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企业文化的行为层。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又称为企业行为文化。如果说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层,那么企业行为文化可称为企业文化的幔层,或称为第二层,即浅层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主要分为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行为、企业员工行为。 
   (三)企业文化的制度层。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叫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企业领导体制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进步的产物。企业组织机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包括正式组织机构和非正式组织。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上述三者,构成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它必须适应精神文化的要求。人们总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去完善和改革企业各项制度的,企业的组织机构如果不与企业目标的要求相适应,企业目标就无法实现。卓越的企业总是经常用适应企业目标的企业组织结构去迎接未来,从而在竞争中获胜。 

  制度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企业精神文化起反作用。一定的企业制度的建立,又影响人们选择新的价值观念,成为新的精神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总是沿着精神文化——制度——新的精神文化的轨迹不断发展、丰富和提高的。 
    企业的制度文化也是企业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同企业职工生产、学习、娱乐、生活等方面直接发生联系的行为文化建设得如何,企业经营作风是否具有活力、是否严谨,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职工文明程度是否得到提高等,无不与制度文化的保障作用有关。 

(四)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又称为企业精神文化,相对于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 
    企业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范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每个企业都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通过企业徽志、企业规训等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一般地说,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它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企业精神作为企业内部员工群体心理定势的主导意识,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它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精神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之中,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精神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它是企业现实状况的客观反映。企业生产力状况是企业精神产生和存在的依据,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及其由此带来员工、企业家素质对企业精神的内容有着根本的影响。很难想象在生产力低下的经济条件下,企业会产生表现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观念的企业精神,同样,也只有正确反映现实的企业精神,才能起到指导企业实践活动的作用。企业精神是企业现实状况、现存生产经营方式、员工生活方式的反映,这是它最根本的特征。离开了这一点,企业精神就不会具有生命力,也发挥不了它的应有的作用。 
   (2)它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普遍掌握的理念。只有当一种精神成为企业内部的一种群体意识时,才可认作是企业精神。企业的绩效不仅取决于它自身有一种独特的、具有生命力的企业精神,而且还取决于这种企业精神在企业内部的普及程度,取决于是否具有群体性。 
   (3)它是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企业精神一旦确立,就相对稳定,但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它就一成不变了,它还是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企业精神是对员工中存在的现代生产意识、竞争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以及企业理想、目标、思想的提炼和概括,无论从它所反映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看,都具有稳定性。但同时,形势又不允许企业以一个固定的标准为目标,竞争的激化、时空的变迁、技术的飞跃、观念的更新、企业的重组,都要求企业作出与之相适应的反应,这就反映出企业精神的动态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使企业精神不断趋于完善。 
   (4)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每个企业的企业精神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和创造精神,这样才可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更具有针对性,让企业精神充分发挥它的统帅作用。企业财富的源泉蕴藏在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中,企业家的创新体现在他的战略决策上,中层管理人员的创新体现在他怎样调动下属的劳动热情上,工人的创新体现在他对操作的改进、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上。任何企业的成功,无不是其创新精神的结果,因而从企业发展的未来看,独创和创新精神应当成为每个企业的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 
   (5)要求务实和求精精神。企业精神的确立,旨在为企业员工指出方向和目标。所谓务实,就是应当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注重实际意义,切忌凭空设想和照搬照抄。 
   (6)具有时代性。企业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企业个性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具体化。优秀的企业精神应当能够让人从中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赋予企业的勃勃生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精神应当渗透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确立消费者第一的观念、灵活经营的观念、市场竞争的观念、经济效益的观念等。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应成为每个企业培育自身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 

    2、企业的经营哲学 
    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在处理人与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消费者与生产者、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利益等)、人与物(产品质量与产品价值、职工操作规范、技术开发与改造、标准化、信息、计划、成本、财务等)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处理这些关系中形成的经营哲学,一方面与民族文化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与特定时期的社会生产、特定的经济形态及国家经济体制有关。 
    企业的经营哲学还与企业文化背景有关。一个企业在确立自身的经营哲学时,必须考虑到企业文化背景对企业的影响力。外向型企业、跨国公司、企业跨国经营,更需重视这一点。东西方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在企业经营中,从方法到理念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美国家的企业受其文化传统的影响,崇尚个人奋斗和竞争。在管理中比较强调“理性”管理,强调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等。而东方文化圈的企业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的作用;强调集体的价值——企业集团、社会负责技能训练、团队精神、对公司的忠诚、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在日本尤为甚之,每当日本公司制定发展战略,一定要征求公司集体的意见;雇员利益放在利益相关集体的首位,客户次之,股东则更次之。由于雇员的利益被视为更重要,日本公司总是设法不断提高雇员的工资,以培养对公司集体的忠诚。一个是以理性为本,一个是以人为本,以情感为本,两种文化传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也形成两种不同的企业经营哲学。 
    跨文化管理,又称交叉文化管理,是指企业跨国经营。在这领域中,企业经营哲学与企业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联系显得格外重要。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跨国经营的企业是一种多文化的机构,其经营管理思想基本上是一个把政治、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哲学思想体系。跨国经营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诸多差异之间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的跨文化差异是企业跨文化管理的现实背景。在跨文化管理中,形成跨文化沟通和谐的具有东道国特色的经营哲学是至关重要的。共同的长期战略、互利、相互信任和共同管理是跨国经营哲学的基础。 

    3、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级判断。 
    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是一种主观的、可选择的关系范畴。某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对什么人有意义,而且还取决于是谁在作判断。不同的人很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如一个把“创新”作为本位价值的企业,当利润、效率与创新发生矛盾时,它会自然地选择后者,使利润、效率让位。 
    在西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价值观经历了多种形态的演变,其中最大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是比较典型的企业价值观,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企业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当代企业价值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企业能否给员工提供一个适合人的发展的良好环境,能否给人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这是衡量一个当代企业或优或劣、或先进或落后的根本标志。德国思想家康德曾指出:在经历种种冲突、牺牲、辛勤斗争和曲折复杂的漫长路程后,历史将指向一个充分发挥人的全部才智的美好社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和未来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通过主体本质力量的发挥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支配。这就要求充分注意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无论对于企业中的人,还是对全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