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航伟,杨航伟讲师,杨航伟联系方式,杨航伟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金牌导师、资深实战顾问师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杨航伟: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道
2016-01-20 9807
       企业应该怎么样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对于此问题我没有权威的意见,只有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企业的发展由“投资推动型”变为“人力资源资源推动型”,重视“人才”方可稳中求进。

        随着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人才越来越被企业和社会所重视,于是人力资源管理提上了日程。但就我看来,现在的企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才”与“成本”关系的认识。

        由于受到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的企业都还是坚持一种老的思想观点,认为“人”是一种“成本”,多了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了一份成本。但他们可曾想过,企业没有了人,那还有企业存在吗?当然不可能了。一个企业因为有人才能够够生存,因为有“人才”才能够发展,因为有“精英人才”才能够崛起。所以,看到“人才的价值”的企业都在短时间之内,发展成为了国内知名甚至国际知名的企业,而把“人才”看作“成本”的企业都还是一味坚持着“减员”“低薪聘人”等等传统的观念,所以最终导致企业缓缓不前或是面临倒闭。

那么为什么没有了人才,企业就会面临厄运呢?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明显,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的差异化的难度加大,高附加值的服务竞争越来越重要,而不管是追求产品的差异化,还是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都需要由人,并且是“人才”甚至是“精英人才”来实现。所以,拥有“人才”的企业是可以发展的,拥有“精英人才”的企业是可以崛起的,而这一切还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企业对于人才的充分重视和“人才是资本而不是成本”观点的绝对认可,只有企业对于人才重视了,正确看待了,才有可能“把眼光放长远”,才可以实现“以暂时的投入获取丰厚的回报”,所以一家企业应该分清“资源”与“成本”的关系,更应该懂得“花”与“不花”的情形,切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可是“害了员工也害了公司的赔本买卖——做不得”。

        那么要做到对人才重视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对员工好一点,那么怎么叫对员工好呢?多为员工想一想,多为员工解决一下生活的难题,多为员工丰富一下精神生活……那就可以了,其实我很想说:“员工其实很容易满足”。

二、企业培训由计划经济培训、大学培训、专业培训机构培训模式转向企业内训,所以重视企业内训,方可实现人才续接。

        培训是时代的产物,是现实的产物,势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企业的教育培训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8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教育培训主要分为由上级部门组织的方针政策学习、企业自行组织职工进行的内部上岗、职业技能“扫盲培训”。

        第二阶段是1980年至1996年的“大学主导时期”。企业一般请大学教授为员工做“普及教育”,主要以开拓思想、把握宏观形势和进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基础教育。

        第三阶段是始于1997年左右的“培训产业化时期”,至今方兴未艾。短期公开课程持续升温,开始注重专业技能和行业特点,但内容仍缺乏针对性;1999年后企业开始注重个性化服务,开展从个别内部培训课程到系列内部培训,企业内训市场大幅增长。

        第四阶段是2000年以后的“企业自主教育时期”,一大批知名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培训管理体系,尤其是企业商学院或企业大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独立或与外部机构一起开发适合自己的系列培训课程和培训管理机制。比如,1999年12月26日,海尔大学成 立;2000年,国内多家企业成立商学院,如四川新希望企业商学院、完达山企业商学院、武汉小蓝鲸企业商学院、联想管理学院(企业培训中心);2001年的伊利集团商学院;2002年的首旅学苑、金碟大学;2003年 的蒙牛大学等等。

        现在还有很多小企业在采用“零星式”的培训,就是想到了或看到了某些事情,就随即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还有的技术性较强的企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没有系统化,没有规范化,随意性较大,培训效果没有保障。

        所以,大部分的企业采用的是企业内部机构培训,就是建立企业自己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事宜,这样的培训方式可以使培训的效果得到较大的保障,并且可以使培训资源得到整合,使培训成本降到最低。

在此只想说一句:“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三、懂得放权,才能发挥众人之力,促使企业快速成长。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个良好的团队可以达到1+1>2的效果,所以发挥团队里每个人的潜能是企业管理者必做的事。

        但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在日常管理过程之中“扼杀”了团队人员的聪明才智,最重要的原因是不懂得放权,什么事都要亲历亲为,对于下属决不放心。

        在企业或团队的生存阶段及发展初期或小规模运营时期“不放权”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好事情,但随着企业或团队的不断发展壮大,势必会使企业或团队的管理者陷入因能力与精力不足而失误连连的现象发生,更会出现,企业或团队的管理者希望下属无条件执行自己的命令,但在自己不能决断时,又责怪下属的无能,感到无人可用的尴尬。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管理者“不懂得放权”而造成的。

        一个人不去经历是成长不起来的,所以懂得放权,你的下属才可以成长,才可以为你分担一些重量,而事实上,那些整天叫着自己很累的管理者,也正是不懂得放权或是不舍得放权或是不会放权的管理者。

而要放权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选对人放,而这一项的前提是要有人可选;二是放权适度,过犹不及,放权太小不如不放,放权过大,后患无穷,所以适度可贵。

        所有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放权,比如在开会时,很多的管理者都会先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再征求大家的意见,发现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哑巴”,如果偶有不是“哑巴”的,发表了一些观点却被扣上了许多的“大帽子”,那个光环没有人想戴,所以,为了自保就只有“三缄其口”了。

        懂得放权,管理者轻松,下属有提升,企业人才生生不息,企业发展世代相延。

四、“虚心使企业进步,骄傲使企业落后”,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虚心起来吧,虚心才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

        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和进步就应该不断处于创业之中。因为任何的生命都是有周期的,都必然经历出现——发展——衰退——死亡。之所以生命的会出现固有的周期,是因为没有新的生命机体去代替衰退机体。所以,要想让企业长久生存,就只有打破这样的一个生命周期,在企业进入衰退时,就用一个新的生命“覆盖”原有的生命。那么创业无疑是实现企业机体更新的最好方式。要想以创业替代原有的企业,而建立更高起点的新生企业,就需要企业的高层领导归入“空杯”心态。

        企业发展强大之后,企业的高层领导一般会陷入一种“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境地,心态不能保持到创业时的“空”,所以往往会看不清事实,从而导致决策失误,使企业死亡。所以,企业要想长远顺利发展,企业高层领导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因为“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导致后果”。很难想象一个企业领导者能在发“昏”的时候做出什么好的决定来。

        保持头脑清醒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是要想做到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人是情绪化的动物,不可避免,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一个人会被“催眠”或者叫“洗脑”。被“催眠”或被“洗脑”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当事人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催眠”或“洗脑”了。就像做传销的不会说自己做的是错的,恶人也不会说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对的,喝醉的人不会说自己是“醉”的,所以,一个思想已经不能保持清醒的人也很难认识到自己是“不清醒”的。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独裁”,出现了“牛角尖”,从而导致了企业的“死亡”,最终才又有了一个清醒的人。

        当一个人在极其想要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不清醒”了,因为他已经集中精力于一件事物之上,而失去了其它事物对自己影响的判断力。所以,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只不过在做一件“事情”而已,而做这件事情也只不过为了让自己的生命过程更加灿烂罢了。

        如果把事情看平淡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了欲望,没有了动力,没有远大的志向。其实不然,要知道“欲得而不能”“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无为而无不为”……

        其实把事情看平淡是指真正的认清事情存在的意义,看到事情的本质。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把事情看平淡了,才能真正认清事情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把握和掌控事物的发展方向。

记住一句话“最大的理智就是疯狂”,为什么会疯狂,是因为看得太透彻,认识太清;为什么会疯狂,是因为能在行为中享受“掌控”事物发展的快感。所以,一个人会因为“理智”而在万千“引诱”中不动声色,更会因为“理智”而不惜一切代价去做一件事。而理智的作用就在于能让人认清事物的“本质”和“意义”,从而让人认识到“为什么要做和为什么不做”,于是就产生了无穷的“内驱力”。

        那么企业要想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企业领导层清楚认识到“什么要做,为什么要做”,“什么不做,为什么不做”,那么就需要企业的领导层始终保持一颗“空荡荡”的心,而不断的创业,是让企业领导层保持“空杯”的最佳途径。

五、精简机构,企业才能跑得快。

        很多的企业在发展势头良好之时往往犯一个错误——盲目求大,最终造成了拥有庞大机构的系统却没有强大内部驱动力,即良好的管理协调机制,从而使内耗加大,无形地侵蚀着自己的身体。更为可怕的是,当遇到突发事件时,灵活性不够,跑得又不快,所以只有被自己庞大的驱体托累而死,这就像一个人体内过虚,而体形过大,最终导致每走一步都是如此之艰难,更有甚者,只有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行走,一个人如此,体内紊乱自伤,体外受击则残;一个企业如此,内耗过大自损,外压过强则闭。

        认准道路,全力以赴,集中优势,一击必中,主次分明,兴旺发达,所以在此只想说:“国家尚须精简机构,企业能出其右乎”?

六、建立超级“智囊团”,逢凶化吉,谋事在人,成事不在于天。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的问题,对于产生的问题解决得越早、越快,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就越小,而要快速解决问题,单凭一人独战是绝对不行的,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建立起自己的一个强大的“智囊团”。

        在企业面临一些难题时,企业的智囊团人员可以马上召开会议,研讨解决方案,就犹如国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召集所有的专家人物进行战略性会议,研讨解决方案是一样的道理。

    在此我想说一句:“世界上没有人们解决不了的事情,只有人们没有时间解决的事情”。

七、建立现代化管理系统

        现代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比的是速度,是效率,是质量,谁慢谁就得吃亏,落后就要挨打,质量不过硬就会臭名远扬,所以,信息系统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流程化……

        在此只想说:“规范的才是最好的”。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